大海孕育寶藏 海女與生態永續共存

嵌入:
文字-A A +A

NS 海浪聲

 

標一:大海的孩子 將消逝的文化遺產

NS BITE

海女 吳鳳嬌

我叫吳鳳嬌,今年六十八歲,從事這個海邊的工作(海女)已經有五十年以上了。

NS BITE

海女 蕭麗華

我是麗華,國小畢業就跟大人去(海邊)了,十三、十四歲這樣。

NS BITE

海男 盧楊全

四十二年次現在幾歲,七十(歲)了啦,國小就開始(下海)了。

OS

在台灣的東北角,住著一群大海的子民,他們從小就跟著爸媽下海,採石花菜、珊瑚草、藤壺、海膽,看盡海底世界,與大海共生,他們是海男與海女。

NS BITE

海女 吳鳳嬌

(太累了啦妳們兩個)

OS

隨著年紀增長,最年輕的海女已經超過五十歲,而海女的數量更是不斷減少,身體不再像以往可以隨心所欲採集海產。

在馬崗,至今仍然從事海女這項工作的只剩五位,而採集海產也不再是她們的主業,大多是為了活動筋骨,採回來的海產也都是自己煮來吃,兒女有了自己的生活後搬出馬崗,因此也沒有年輕人願意接手這艱難的工作。

BITE

海女 吳鳳嬌

從事海女工作是很辛苦的,錢也賺的少,很少,沒有賺很多,所以小孩子為什麼沒有傳承,就是沒有辦法生活,一年連石花菜跟那個海菜最多也是拔的(年薪)十萬以上這樣一點點而已,那你怎麼生活?

BITE

海女 蕭麗華

這個(工作)很辛苦,沒有人要學了,這也是要技術的,要會游泳、潛水,說起來也是有一點危險,不過這個海邊(的工作),沒有說很輕鬆。

年輕的時候想說要賺錢,要賺錢,現在年紀大了,當然要放棄,沒有那個體力。

NS BITE

海女 吳鳳嬌

五十年前沒有這個頭套,都是戴著毛巾,我們洗澡的那個毛巾,直接,直接綁過來,這個眼鏡就戴上去。

OS

海女的工作並非只是採集海產如此簡單,採回來的海產還要經過洗刷、修剪或曝曬,才能夠賣給商家和民眾,也因為年紀大了,這些繁瑣的後續工程,漸漸成為她們的負擔。

NS BITE

海女 吳鳳嬌

所以就是說很費工,像這個不漂亮要把它剪掉。

BITE

海女 吳鳳嬌

拔回來還要再洗,還要洗很久,要蹲著,坐著椅子這樣一蹲,蹲好幾個小時要,現在多歲了,這個有時候腰部,也不太,太久也不舒服,盡量少去。

OS

工作辛苦而且有風險,年紀大的海女們逐漸退休,沒有血脈願意留在馬崗。致力於振興馬崗特有文化與生態的青年們組成守護極東團隊,在發現馬崗面臨的困境後,讓他們決定重新喚起馬崗沉睡的活力。

BITE

守護極東團隊 陳仲宇

我們的訴求是說,我們怎麼樣去做到永續的發展,那在這個地方發展的同時、經濟開發的同時,它應該是要兼顧生態的保護、文化的保存。

NS BITE

海女 吳鳳嬌

石花菜拔回來是這種顏色的,然後要經過曬乾了以後,要洗,洗了以後就變成,變成白色的,才可以吃,其他這一些都是冬天的海菜。

OS

守護極東團隊發起了海女導覽的活動,讓海女們說故事,如此一來不用下海也可以有收入,資源也就不用採的這麼多,兼具文化與生態的保存,居民得以維生,環境也能永續發展。

 

標二:與環境共存的困難 海洋資源危機

OS

而距離馬崗一點八公里的地方,是同樣有著海女文化的卯澳,也正面臨了相同的關卡。

台灣海洋大學的蕭堯仁教授與學生們為卯澳設計了石花商品、海女導覽等推廣活動,不過在活動發想的過程中,團隊發現卯澳不僅潛藏人口老化的問題,海洋資源的保護更是迫在眉睫。

BITE

海大應用經濟研究所 蕭堯仁

整個工業的發達、商業的發達,那人類的思維變成是我以利益為導向或者是為了要追求更高的效率,而忘了這個大自然的資源是需要時間去回復的這件事情,人類其實可以慢一下腳步,然後去思考怎麼樣傳承或者是怎麼樣去永續。

OS

台灣近年來海洋意識提高,為了研究海洋生態,政府必須花大量的時間蒐集資料,蕭教授與潛水團隊、海男海女配合,希望除了科學研究外,在地人能轉化成海洋資料的蒐集者,作為研究資料庫使用。

NS BITE

海大應用經濟研究所 蕭堯仁 有沒有辦法洗乾淨?

海男 盧楊全 除非是像颱風那種大浪才有可能洗乾淨。

海大應用經濟研究所 蕭堯仁 沒辦法。

海男 盧楊全 沒辦法乾淨。

OS

生態與人文的永續環環相扣,海男海女們樂於和專家合作,他們也希望能達成人與海共生的目標,只是無奈於年紀大,能為大海付出的時間也已剩不多。

 

標三:無人傳承的悲哀 深埋心中的願望

OS

從小取用大海的資源,現在換海男海女們照顧大海。為大海奉獻一生的他們,也由衷希望有後代願意接手,替他們照顧大海,並傳承海男海女的美麗文化。

BITE

海女 吳享蓉

你看我們這邊的年輕人都外移了,海女幾乎都像我這個年紀了,有的都比我大了,都七十幾歲他們就不願意下去了。

BITE

海女 吳鳳嬌

以前做的都老了,有的都走了,現在年輕人就沒有人學,能夠留一個兩個也好,希望是有人來傳承做下去。

OS

年長的海女們即便身體不好無法下水,也依然堅持在岸邊採集,與海互動已經成為她們的習慣。浪頭下的人生吃力不討好,而這樣勤奮的身影,藏著後繼無人的悲傷,此時此刻我們所見的美好風景,恐怕即將成為不復存在的回憶。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270則報導
2,923則影音
558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1:36

重建水生植物天堂 雙連埤復育之路

2024-05-05
瀏覽:
1,153
推:
3
回應:
0
1:37

環保回收木工 廢棄到家具的再製循環

2024-05-05
瀏覽:
868
推:
0
回應:
0
1:41

陳天來故居修復 重現茶行昔日風光

2024-05-05
瀏覽:
1,142
推:
0
回應:
0
1:40

汗得實驗教育 手思學習永續觀

2024-05-05
瀏覽:
928
推:
0
回應:
0
1:40

台灣赴韓交換生漸多 台韓文化差異需適應

2024-05-05
瀏覽:
757
推:
0
回應:
0
1:39

北市UBike恢復前30分鐘免費 尖峰無車可借待改善

2024-05-05
瀏覽:
596
推:
0
回應:
0
1:36

化石清修師 揭開古生物神秘面紗

2024-05-05
瀏覽:
624
推:
0
回應:
0
5:39

與火共舞 琺瑯之美顛覆傳統框架

2024-05-04
瀏覽:
1,901
推:
0
回應:
0
1:40

愛的陪伴 亞斯媽為兒創友善環境

2024-05-03
瀏覽:
2,309
推:
0
回應:
0
1:35

取消強制待轉成效佳 北市擬開放更多路口

2024-05-03
瀏覽:
1,882
推:
0
回應:
0

大海孕育寶藏 海女與生態永續共存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475篇報導,共12,82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475篇報導

12,82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