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重建水生植物天堂 雙連埤復育之路

2024/05/05 18:30
10,75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標一:雙連埤植物多樣化 生態價值高 

      OS: 

      志工們拿著工具正在清除外來種魚類,這裡是位於宜蘭縣員山鄉的雙連埤溼地,曾紀錄到的水生植物高達100多種,將近全台灣三分之一的水生植物在這邊都有它們的蹤跡。 

      而這樣的水生植物天堂,近年來卻受到外來種入侵和氣候變遷的威脅。 

      OS: 

      雙連埤目前主要外來種魚類是吳郭魚和草魚,這些魚類的入侵更是對水生環境的危害,魚類會啃食水草,讓原本的魚蝦失去生活空間,破壞湖域的生態。 

       

      Bite(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守護部專員 黃閎義): 

      外來種魚類的數量如果沒有把牠控制的情況下,其實這裡的原生植物要回去復育,會有點困難。 

       

      標二:外來種入侵 復育瀕危植物遇困難 

      OS: 

      為了保護原生植物,外來種必須人工動手清除,而先前被人為放進雙連埤的外來種魚類,透過捕撈,一天最多可以抓到上千隻,再進行分類紀錄魚種。 

      OS: 

      除了透過清除外來種,荒野保護協會在保育區內復育瀕危植物,像是日本菱以及黃花狸藻等等。 

       

      標三:制定保育方針 雙連埤復育之路 

      OS: 

      雙連埤至今仍面臨許多挑戰,被破壞的生態系想要恢復原樣很困難。 

       

      Bite(外來種清除志工 鍾同學): 

      這些外來種雖然說移除上非常困難,但是如果不去做的話,牠們就會永遠的持續在這邊,危害這邊的水生生物。 

       

      OS: 

      但在荒野保護協會和志工的努力下,期望雙連埤能夠不經由人為管理自行演替,動植物也能回到原棲地,讓生態環境恢復往日光景。 

      台呼: 

      記者林禎倚 陳奕橦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