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蘭溪海口千年寧海橋
寧海橋距莆田市區約15公里的木蘭溪入海處,古為寧海渡,故名寧海橋。因這裡溪海匯集,潮大流急,泥沙滾滾,建橋工程十分艱巨。從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三百多年間,六建六圯。現存的橋,是從清雍正十年(1732年)開始,耗費15年修建的。兩旁有扶欄,望柱頭雕刻著姿態不一,線條簡練的石獅浮雕。橋的兩端,原豎有高約3米的戴盔披甲、手執長劍的護橋將軍石像四尊,現只存兩尊,系明代雕造。
寧海橋建成之後,成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人稱“寧海初日”。 初日到處有,而在寧海橋上觀看始足稱奇。當你候於橋上,東方漸白,朝霞映空,興化灣海天相接處金光閃爍,水天俱赤,一輪曉旭,大如箕頭,滾滾躍躍,噴薄而出,海灣碧波,頓成紅浪,宛如朱帛鋪地,直達橋下,“銜塞橋孔之間,駕石樑而上”,氣象萬千,蔚為奇觀。 這一奇觀他處不可得見,此正是寧海初日的特點!古人有詩云:“天雞催落潮,澎湃撼橋石,破門涌金輪,洗出海天赤。”從橋上觀日出,萬道金光直投橋下,猶如金龍逐波,儀態萬千,蔚為奇觀,故有“寧海初日”之譽。 修建跨海橋,非一日之功。為了做好準備工作,寺僧越浦一邊募捐,一邊在寧海渡北岸創建吉祥寺為龜山寺下院,作為建跨海橋的落腳點,至今涵江流傳一句口頭禪:“未有寧海橋,先有吉祥寺”就是講此事。
開工之時,民眾歡吉喜雀躍,主動參與,工程進展順利,一墩一墩的橋墩在海中屹立。橋成民眾就不必飽受渡海之苦。 自從古橋被架了新橋,交通量急劇增加,各種大型車輛通過時產生劇烈震動,使古橋橋墩不堪重負,尤其是中間橋面出現嚴重下沉,這種“橋上橋”的模式,在全國都較為罕見,對古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整個橋面還有不同程度斷裂,徹底成了危橋。已實行交通管制。 寧海新橋已正式動工建設,以保護這座元代古橋不再受損。
開放探親時、家雙親已髮百顏老踏上闊別五十餘年去省親;家慈提到沒看到千年石板橋、據以前記憶橋的兩邊有呂洞賓的腳印。 吾此行目見那75塊巨大的石樑架在14座船形的橋墩上,極為壯偉但古橋已被架了新橋、失去長虹臥波,壯偉之勢。至於呂洞賓腳印的腳印石頭;推測為壺穴因長年泥沙沖積椅背緮蓋但需考証。
寧海古橋橫架於木蘭溪上,不僅僅是興化平原上的一處重要交通管鑰,它還是一座無字碑,見證了一段不容磨滅的建築跟人文歷史,方便了交通,促進了兩岸的文化發達和經濟繁榮。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