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地方政府可擴大建立一套住戶「節能診斷」機制,除了設備改善,能夠進一步幫弱勢家庭找出居家真正耗能之處(例如:房屋外殼隔熱不佳),並引介專業資源和經費補助
全球有超過14.4 萬個家庭,正面臨能源貧窮的窘境(圖:PixaBay)
你聽過「能源貧窮」這個詞彙嗎?依照英國的定義,凡是家裡的電力、供暖與製冷等能源開銷超出總收入的10%,排擠到其他教育、飲食、醫療等支出,就會被列為能源貧窮戶(energy poverty)。
這個情況在電費較高的歐美國家比較嚴重,如何減輕這類貧窮問題,考驗著各國的政策設計與社會資源配置。
能源貧窮議題延燒 歐盟提出政策指引
很多人認為,能源轉型會造成能源貧窮戶增多,原因在於建置再生能源需花費較高成本,如此可能會連帶漲電價。但老實說,能源貧窮的根本原因在於住宅隔熱品質,或家電能效不佳,要解決問題必須得對症下藥。2016年,歐盟執委會便開啟了一項能源貧窮觀察計畫(EPOV, Energy Poverty Observatory),主要幫助歐盟成員國提升對能源貧窮的知識,以及訂定出相關最佳實踐作法與措施。EPOV提出了一份指引,將有效改善能源貧窮政策的設計分成3步驟。
首先,政府需確認能源貧戶的所在區域,以及是否有足夠的財務資源來支應改善措施。例如:在鄰里區域的話,可進一步做高成本的資金贊助,像是安裝太陽能板、集體改善住宅隔熱;若是分散個體戶的話,能先從成本較低的到府能源查核服務開始。
再來,政府應辨別出目標群體,還有潛在的內外利害關係人。以身心障礙族群、低收入戶為例,內/外部利害關係人包含市立社會住宅、社工人員、非政府組織等熟悉地方問題的工作者,在研擬解方時,必須得將這些人都納入討論圈裡。最後,政府還可擴大鼓勵多元的行動夥伴,像是企業、能源供應業,以實際執行或贊助不同方式,一起改善能源貧窮戶面臨的窘境。
歐洲國家幾個城市現行改善能源貧窮戶的措施(資料來源:EU Energy Poverty Observatory-Policies & Measures)
一兼二顧 既照顧貧戶又可保護環境
實際舉個出現在EPOV 2019年報告的案例,比利時有個Papillon Project,2018年的9月開始試行,便標榜著「十年無後顧之憂」。這個計畫主要是採用共享經濟的概念,制定一套家電租賃模式,由Bosch供應A +++(最節能的等級)設備,且還負責保修,設備包括冰箱、冷凍櫃、洗衣機、烘衣機和洗碗機等。
無庸置疑,這對身陷能源貧窮狀態的人們來說,是一大福音!他們無需購買高昂的節能家電,每個月只要支出7歐的低價租金,就能享用租賃長達10年的節能家電和保修服務。這種模式不僅幫助用戶逃離貧窮的惡性循環,也減少了能源消耗,對氣候減緩有實質上的幫助。
低電價貧戶相對少 仍需政府有完整政策解方
回頭來看我們居住的台灣,由於國內大多以「電費」占所得比例來統計,相對低廉的電價,讓符合能源貧窮定義的門戶,只有0.06%。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人大多來自低收入戶,而且背後所衍生出來的問題,還涉及住戶的健康及安全。
目前,國內尚未看到政府針對能源貧窮戶有完整的政策解方,只有在能源局的縣市節電計畫裡,其中共有7個縣市將改善能源貧窮列入行動方案中,但實際執行做法仍停留於耗能及老舊設備(照明、電冰箱)汰舊換新。未來,建議地方政府可擴大建立一套住戶「節能診斷」機制,除了設備改善,能夠進一步幫弱勢家庭找出居家真正耗能之處(例如:房屋外殼隔熱不佳),並引介專業資源和經費補助。甚至像比利時的Papillon Project,尋找企業一同加入租賃模式,也是改善能源貧窮根本問題的好方法。
台灣現行協助減輕能源貧窮相關計畫(資料來源: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
【參考資料】
S-O-S: If COVID-19 Doesn’t Kill Your Granny, Energy Poverty Will
EU Energy Poverty Observatory, Guidance for Policymakers
Samenlevingsopbouw West-Vlaanderen, Energiearmoede in de Westhoek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