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故事」—宜蘭市鄂王社區工藝簡史
一、前言:
清領時期,宜蘭市興建昭應宮等廟宇,當時建廟工匠大都寄居本社區內,是故至今仍留存著大量的傳統工匠技藝於此。又因噶瑪蘭城牆貫穿本區,故自古即有「城內」、「城外」之分,分別為傳統工匠業與食品業聚集地,由此足可觀察出城市生產結構與地緣邊陲的交互關係。而當時的工匠師父,如今卻演變成為本社區傳統工藝的珍貴資產,從此即可看出本社區與宜蘭市開發史的關連性。
二、昭應宮的興建與西門匠師的薪傳
清嘉慶17年(1812),清廷察覺經營宜蘭的重要性,將宜蘭納入版圖,設「噶瑪蘭廳」,派前台灣知府楊廷理為代理通判。此前後期間為宣揚教化,陸續興建昭應宮(嘉慶13年)、文昌宮(嘉慶23年)、城隍廟(道光4年),其後宜蘭第一進士楊士芳於同治8年(1869)倡建孔廟、光緒25年(1899)又建碧霞宮,舊宜蘭城的行政中心、信仰規模與城市聚落儼然形成。
在昭應宮興建的過程中,所招聘的工匠均屬於一流匠師,再加上陸續興建眾多廟宇,導致藝師工匠需求量大增,且大都居住於西門一帶,本社區潘宅附近聚落即是。如此技術勞力集中後,帶動了傳統工藝技術的傳承與周邊產業之興起,也形成一種生活型態與倫理價值,此盛景一直延續到60年代。本社區舊城西路一帶木工坊均仍密佈,滿路木香飄散,鑿鋸聲此起彼落,榮景一時。
昭應宮俗稱「媽祖間」,原為東向,初期規模較小。昭和6年(道光14年,1834)再次修建,由本地工匠藝師作整修工作,廟貌改為西向,其外觀保留至今,已有二百年餘歷史。此階段修建規模浩大,由主辦人余水土(主),陳猴生(副)等地方仕紳倡建,再修建昭應宮,施工數十年不止,直至「支那事變」爆發而停建。
舊時的昭應宮
值得一提的事,此次擴建乃由本地師傅主導,且均為一時之選,也造就了宜蘭市工匠的規模與技術。大木頭師傅林烏樹、弟林加禮、林老虎,皆是木匠大師林阿發之嫡傳子嗣,其徒弟阿添師傳承其遺願繼續修建,昭應宮修建工程歷經三代匠師才完成,可見工程之浩大及精細。廟中土水和剪花為陳榮元師傅所作,彩繪為曾萬一(元祖曾阿鎚、子傳曾金松、曾水源)負責完成,木雕陳銀生、陳?獅二師競藝,真可謂是英雄聚會、大師雲集,這些重要的「頭師」,皆來自於西門(即現鄂王社區及附近一帶)。
三、「城隍廟」三川殿的修建與二代匠師的匯集
城隍廟肇建於清道光4年(1824),座北朝南,民國16年(1927)重建,1931年後又數度修建,民國64年(1975)整修城隍夫人殿,蓋拜亭,城隍廟規模雖不比昭應宮鉅巧,但維修工程匯集了宜蘭市二代匠師的手筆,具在地手藝的本土意義。
陳湧泉道出主持木雕的〝撇步〞:就是安排兩組木雕師傅互相較勁,城隍廟就是如此,廟方同時邀請了陳銀生、陳弄獅二大頭師競藝,一人刻一邊,一較高下。鶴蚌相爭,漁翁得利,藝師競爭手藝同時,卻成就了廟方要求品質的目的。
銀生師的木雕
?師的木雕
舊時的城隍廟
現在的城隍廟
茲將重建城隍廟的匠師介紹於後:
(一) 大木結構
1. 林阿發(俗名「跛仔發」,生於清同治11年,1872)。林氏育有四子:(長子早夭)、烏樹師(次子)、肉加禮(三子)及林老虎(四子)。三個兒子均為其得力助手,林氏56歲時與其子共同負責三川殿與正殿(含主、偏殿)悉數通樑棟架之製作。其後學徒輩阿添師、阿憨師繼續整修。
(二) 木作雕刻
1.?師(生於清光緒20年,1894),噶瑪蘭當代匠師海師之長子,常以大刀闊斧的手法擬就作品的主題輪廓,俗稱「粗胚雕」,乃「陽剛之美」的代表性人物。?師的作品如:宜蘭城隍廟,羅東震安宮(媽祖廟)、奠安宮(帝爺廟)等之木作工程等。
2.銀生師(生於清光緒25年,1899)。銀生師是以細雕技術起家,強調精雕,屬「細柔之美」,所有城隍廟通隨與正偏殿前神龕人物雕刻悉出自銀生師之手。銀生師係泉州人,為抗日的愛國藝人,被日人囚禁6年,迄至台灣光復後才被釋放。銀生師被釋放後身兼二職,一方面任民意代表(從縣議員做到副議長),另方面以木匠為業,由於來自雕刻技藝極為發達的泉州,在環境的薰習之下學有所精。陳銀生除了是宜蘭早期的木雕重要頭師,也是宜蘭縣木工工會的創辦人和第一任理事長。
陳銀生遺照
(三)彩繪
萬一師(生於清光緒19年,1893)。40時負責城隍廟正殿、三川殿、龍虎廊之彩繪工作。曾氏彩繪家族的作品自清朝以至於民初,所有興建廟宇有關的油漆或彩繪,約有百分之七十係在憨盛師〈生於清同治乙丑年,1865〉與其子萬一師〈生於清光緒癸乙年,1893〉的手中完成,北自台北南及南方澳,遍佈著他們家族的足跡,早期的製作如六、七十年前七賢張公廟、永鎮開彰聖王廟、 ?一、?二、?三、?四〈今已翻成水泥漆〉、羅東「震安宮」〈媽祖廟〉的正殿彩繪等等,均由曾氏家族聯合製作。
曾水源於城隍廟之彩繪
曾水源與其父萬一師之照片
萬一師之子金松師、水源師均傳承傳統優良技法,線形創作蜿蜒有緻,尤其漸層色彩勻稱之處理手法,在蘭地可謂無出其右者,譬如水源師在城隍夫人廟三川殿通樑棟架上之彩繪,色澤光鮮亮麗,全局相互調和輝映,頗富超塵脫俗之韻緻。金松師與水源師兄弟採南方式的彩繪優點可突顯色彩學上漸層之美,傳統彩繪使用的油漆以桐油漆為主,以福州油最好煮,憨盛師家族在彩繪方面除了重視漆料品質以外,對油漆筆也甚為考究,採人的頭髮來做筆。
(四)大、小木作:
宜蘭木匠以跛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