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自然借東西 染出人生百態
【記者 簡誌諒/嘉義市報導】
你知道在路邊不起眼的野花雜草,甚至是樹木的莖幹,這些都能成為天然染材嗎?位於嘉義市的天然染色工作室,是負責人周盈助在一次的機緣下接觸到傳統染色工藝,誤打誤撞後所成立。在十五年的時間中,周盈助重新認識了染色這門工藝與他的生活連結。
走入小巷一隅 發現水泥叢林色彩
以嘉義市火車站為中心的區域,是觀光客初次來到嘉義時,尋找雞肉飯、砂鍋魚頭、涼麵與咖啡廳等美食與景點的起點。往竹崎鄉的方向前進,轉進林森東路的巷弄中,會有種誤入森林的錯覺。雖然映入眼簾的仍是水泥建築群,但這裡是以住宅為主的區域,微風拂過樹葉,和家戶間的細語交織出的靜謐,像森林裡的蟲鳴鳥語,好不平靜,與市區中心的吵雜人車聲形成強烈的對比。走入巷弄深處,一處色彩鮮豔,在視線所及的範圍內,處處擺放著精美可愛的手作物,這些都是周盈助的個人創作與擺設,而這裡是他的天然染色工作室。
天然染色工作室,負責人周盈助為準備日後需使用的染料,正在進行「打藍」。【記者 簡誌諒/攝影】
對手作的堅持來自一場機緣 工作室為周盈助在十五年前所創立,對於一般人來說,天然染色中的「藍染」較為大眾所知。藍染最基本的步驟為採藍、浸藍、打藍、過濾,是借助藍草的植物特性,搭配發酵與氧化的工序與生物原理,讓染缸中的靛白素吸附在布料的植物纖維,進行染色。回溯臺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早期客家族群配合地理環境與生活習慣,因藍衫具有耐操、好穿的特性,逐漸成為客家族群的傳統服飾,也因此讓藍染與客家文化的連結更加緊密。
周盈助工作身影,處處可見工作室的綠意盎然。【記者 簡誌諒/攝影】
出於好奇,在訪談的過程中,記者向天然染色工作室負責人周盈助詢問,一般民眾對於染色技法的印象多停留在擁有較深客家文化的鄉鎮,例如桃園、新竹、苗栗等,為何會選擇將染色的傳統技法與工作室開在嘉義?周盈助開玩笑說:「因為老家在嘉義,不需要房租成本,當然選擇在嘉義做。」當時會接觸到天然染色,其實是在一個因緣際會下接觸到這門傳統工藝。
工作室外吊掛著不同的藍染作品,每一件作品皆有自己獨特的韻味。【記者 簡誌諒/攝影】
在接觸天然染色之前,周盈助著眼於壓克力夾布,利用壓克力夾布製成板材,運用在飾品、髮箍、髮夾等。不同於一般的壓克力印刷,因為每一條布的紋路都不一樣,在經過加壓後呈現出的透明感是印刷無法呈現出的細節特色。擁有壓克力夾布的經驗後,也讓周盈助更加確立了自己的對於「手作」的堅持。
誤打誤撞 撞出對染色的獨到見解
從壓克力夾布到天然染色的過程,是周盈助的家人在社區大學上植物染的課程後,告訴周盈助要不要去試聽看看,沒想到在幾次的旁聽之後,意外地在還沒報名上課前就被老師選上作為班長,也就意外地開啟了周盈助的染色人生。
由於社區大學的課程多屬於體驗性質,經過幾堂的課程訓練後,周盈助發現老師教學的內容已經無法滿足自己,因而前往位於南投草屯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報名進階課程。在上課的過程與不斷的實作後,漸漸打破過去自己對於染色的想法,體認到原來染色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是屬於「易懂、難精」的傳統工藝產業。但也是在同一時間,周盈助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染出興趣,正因如此,周盈助下定決心回到嘉義開設工作室,希望將染色的技藝帶給更多的人。
周盈助正在進行染料的調製,橘色水桶為工作室的染缸。【記者 簡誌諒/攝影】
回到嘉義後,周盈助說:「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包含找材料、創作、販售與教課等,會在每一次的累積過程產生不同的結果,也是大家常在說的「做中學」,慢慢摸索出自己對於染色的理解與希望帶給其他人的價值。例如在尋找染材的過程中,周盈助會對路上的每個植物感到好奇,然後帶回家進行實驗,小葉冷水麻就是在一次的實驗中意外發現的天然紅色系染材。周盈助表示,平時要養成收集的習慣,像是自己就有建立一個「染色地圖」,隨時更新在手機裡。
不只是一門手藝 更是生活態度
對於天然染色這門傳統工藝,周盈助認為染色的重點不在技術,而是在於想法。所有的手作物品都是相同的概念,從最基礎的技法上,慢慢延伸與找到變通之道,並且實際運用在自己的創作中。
看似單純的傳統染色工藝,在周盈助的人生中逐漸形成了屬於他的一個生活態度,透過與自己和別人的互動,慢慢修正、慢慢找到實踐的方式。如同染材成為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媒介,周盈助用植物染出人生百態,在未來也會持續渲染出不同的色彩。
圖中的染色作品,是周盈助花費近一個月,利用傳統的五個技法創作而成。【記者 簡誌諒/攝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