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麵俱到 彩色麵條晒出溫情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 葉亞潔、何微中/雲林土庫報導】

 

百年製麵鋪所傳承下來的不只是職人的技藝,也是眾人的記憶。雲林縣土庫鎮上的製麵鋪已傳承至第五代,除了傳統手工製麵以外,也創新發想出了獨樹一幟的彩色麵條,為這項技藝增添了幾分色彩,更期許將來大家對製麵的記憶能夠多幾分特殊。

 

傳統製麵過程 用心持續百年

雲林縣土庫鎮上有一間從日本昭和時期就開始經營的百年製麵鋪。過去秉持手工製麵、晒麵的傳統,如今成功在保持傳統與提高產能間取得平衡。他們精心對待每個步驟,做出蘊含故事的麵條。

製麵鋪第五代經營人 謝語淇:「製麵是製麵、晒麵是晒麵。因為你麵條做出來可以分成新鮮麵跟常溫麵,其實常溫麵就是日晒麵。整個流程是先把粉倒進去桶子裡面跟食材做一個攪拌的結合,這個過程完成後,會進到下一個(步驟)叫做碾壓,像是要把麵團跟每個麵團接在一起變成麵袋,然後壓延出來之後會灑(麵)粉,讓它(麵)是可以分開,再來就是分條,然後就會拿出去晒曬。」

 

產業雖接班不易 傳承才得以延續

因為有後代的接班,製麵鋪才得以傳承百年。雖然承接這份家業並非易事,但製麵鋪第五代經營人謝語淇希望能延續這份家族技藝,因此毅然決然地踏入了這個行業。

製麵鋪第五代經營人 謝語淇:「因為那時候已經是我媽媽接班了,那時候我就很好奇,我就問說:『我媽媽接班後再換誰要做這件事情?』我外婆就說:『沒有人。』我才認真的發現我們家是有歷史的。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家裡是百年老店。」

製麵鋪第四代經營人 謝麗華:「本來她(女兒)想回來接的時候,我是很反對的,因為畢竟做這種行業,是傳統產業,很累。剛開始接的時候,我不看好,結果就慢慢的打出知名度。」

 

保持傳統 追求創新 彩色蔬果麵

除了保持傳統之外,謝語淇追求創新,推出了彩色蔬果麵條,成為了製麵鋪的特色之一,逐漸受到顧客的喜愛。

製麵鋪第五代經營人 謝語淇:「我們的麵條的特色是連(蔬果)果肉都下去,我們沒有加色素、沒有加水,所以每一個蔬菜的配方、比例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其實是實地會到小農的田間跟小農聊天,然後因為有時候常常他們(小農)可能缺工,他們(小農)就會說:『要番茄,自己來摘 ;要胡蘿蔔,自己去田裡挖。』」

製麵鋪第四代經營人 謝麗華:「她(女兒)剛剛想到這個蔬果麵的時候,我也是很反對。他(大眾)的觀念就是那個是色素,他(大眾)不接受,完全是蔬果的,然後她(女兒)說會,人家客人一吃、一看就知道是色素的,還是原物料的。」

 

麵麵俱到 吃好也吃飽

製麵鋪製作的不僅僅是麵條,也是營養的來源,同時還是承載著傳統、回憶和創新的象徵。

製麵鋪第五代經營人 謝語淇:「現在人比較注重養生,所以我覺得現在是蠻期待大家像我們這樣子,把真材實料放進去麵裡面,是可以推廣給大家的。在你吃麵條的同時,也順便吃了一些營養進去。」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34則報導
2,203則影音
57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7:49

守護北門牡蠣 台南蚵新氣象

2024-06-17
瀏覽:
5,108
推:
44
回應:
0
9:08

特殊生入班 融合教育的挑戰

2024-06-17
瀏覽:
3,472
推:
2
回應:
0
6:01

融合傳統與創新 新港開臺媽祖會

2024-06-17
瀏覽:
2,259
推:
2
回應:
0
9:43

山豬吊禁用? 保育與文化的拉扯

2024-06-10
瀏覽:
10,950
推:
4
回應:
0
8:20

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2024-06-10
瀏覽:
4,202
推:
1
回應:
0
10:00

歷史轉身 蔗田間的軌道記憶

2024-06-10
瀏覽:
4,149
推:
1
回應:
0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8,028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4,165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4,184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5,759
推:
1
回應:
0

麵麵俱到 彩色麵條晒出溫情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13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13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