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貧脊的土地種出比沃地更好吃的稻米」布吉納法索巴格雷墾區---總統農業和平獎謝順景老師

嵌入:
文字-A A +A

100.3.20

101.5.25 增修

1947年41歲,完成旗山的土庫堤防修復工程,是政府當年唯一做成功的工程,帳結清後,因通貨膨脹,當初為籌買米給工人吃的資金,所賣掉一百零四甲的土地是再也買不回來,工程期間還因買米被官員寫上「奸商囤積居奇」,如今紀念成功的獎狀已遍尋不著,但留給我最大的安慰是,我把土地還之於大地,用智慧和血汗凝聚起來的護岸堤防,如今依然像巨龍般靜靜地躺在下淡水溪畔,維護著當地生靈的安全,日日月月歲歲年年與山河同在,其所代表的意義豈是一百多甲土地的價值所可比擬?所以,今天我很高興我當年這番作為,它已經成為我生命最值得紀念的事蹟之一。

~摘自福華飯店創辦人廖欽福回憶錄、林忠勝撰述、前衛出版

1993年轉任外交部之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執行秘書長及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十餘年間全力在許多國家推動農業外交,談到「布吉納法索的巴格雷墾區」是1928年出生的第一屆總統農業和平獎得獎者謝順景老師最得意、最欣慰的「國際合作」。

 

 

1994年2月我國與布吉納法索恢復邦交,政府決定提供農業生產技術,尤其是稻米生產,該國外長沙農(Sanon)接見謝順景先生帶領的5人考察團,希望我國能協助稻米生產由每年的3萬噸到7萬噸,務實的謝順景老師還沒看環境不敢答應,僅回覆儘量做。

布吉納法索位於西非內陸,面積為台灣總面積的八倍,整個國境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大部分是荒漠,氣候炎熱,乾旱高達攝氏45度,乾季時近半年無雨水,另外有沙漠旱風吹襲,嚴重時塵沙迷濛,年降雨量僅有九百公釐(台灣年降雨量約有三千公釐),如何達成「農業外交」,沉重地考驗農技團。

 

考察團走遍布國深入了解各地的地理環境、水源、水利設施及農民組織,第一站是首都瓦加都古600公里外的姑河(vallee du Kou)墾區,那兒是1963年5月我國首次與布國建交時成功開墾1260公頃的稻作區,當時正值青壯年的侯新智接下農耕隊隊長的職務,第一次踏上西非上伏塔(上伏塔是布吉納法索在1958~1984年的國名)心裡不禁疑惑:「這地方實在太熱了,不是草原就是沙漠,能種稻子嗎?」農耕隊增設水源灌溉,指導當地農民種植臺中秈10號,水稻每年兩穫,每公頃產量達6公噸,大幅改善生活環境。 

近30年過後,當地農民知道有中華民國的考察團要來,至少500名民眾又唱又跳伸出粗糙的手夾道歡迎,其中一位老人從群眾中擠來手上拿著保存近30年、已經褪色的農耕隊設計的姑河墾區測量地圖,他是當時農耕隊的司機,希望有機會可以送還給中華民國,作為歷史見證,謝順景老師收到時,非常感動,幾乎掉下眼淚來,當地人民的感激與懷念,就像那一張泛黃地圖,珍藏在他們心中。

考察團途經村莊,當地的居民就像台灣的農村一般純樸熱情,村民打起井水倒入大臉盆,再用漱口用的塑膠杯裝一大杯請他們喝,因為是非洲生水,大家都忍著口渴不敢喝,讓居民有一些失望。

好心腸的農婦知道他們是從台灣來幫忙農民種稻的專家,就問:「你們吃午餐了沒?」他們告訴她一路找不到餐廳,還在餓肚子。村婦立刻在後院抓來自己養的一隻瘦小的雞,烤熟款待考察團,雞是逢年過節才殺來吃,平常是捨不得自己吃的。在這種情形下,她毫不考慮地把自己辛苦養的鷄貢獻出來給五個陌生人吃,令謝順景老師一行人很感動也感到很意外。謝順景老師說:「從村婦的笑容及煮水殺鷄款待五個陌生人的動作看來,非洲鄉下人雖然皮膚是黝黑的,心地卻是粉紅色很善良的。」 離開時謝順景老師給了一點錢表示感謝。

  

最後選定離首都100公里處的巴格雷(Bagre)作為發展,當地有法國人興建的人工湖,已完成多年未充份利用,而且接近公路便於農產品運銷,謝順景老師站在堤上一眼望去盡是無垠沙漠,向隨行的布國代表說: 「就在這片沙漠上, 我要讓上面種滿水稻」,他們聽了都相當高興。

原本希望開墾較平坦的左岸,但其它十一個外國早已答應開墾,只好轉為開發地勢高低、呈不規則長條、縱深達25公里、難度較高的右岸,放眼望去,是一片稀疏不均的叢林與草原。回台以後擬預算、寫計畫,不到兩個月,1994年5月,首任團長路志高先生率領十三名農技團團員火速赴任。

開始引水道工程即遭遇困難,大雨改變地貌,原先計畫主渠道所經部份路線經大雨沖刷表土後底層花崗岩盤裸露,增加施工難度,而且渠道經過的溢洪道,究竟要興建渡槽,或是使用倒虹吸工法讓主渠道穿越溢洪道,實在難以取捨,團長雖然是有名的植物病蟲害專家,卻不諳水利工程,工程陷入膠著,布國官員頗感心急而頻頻反映。

 

劉春雄團長照片來源: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http://www.icdf.org.tw/web_pub/200205171503051.pdf 

謝順景老師想起在非洲幾內亞比索擔任農技團團長的劉春雄先生,是成功大學水利系出身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專家,在非洲多年法語流利,謝順景老師詢問他是否有辦法開墾,木訥寡言的劉春雄堪查後點頭說:「沒問題。」於是,將劉春雄先生調為團長,一個月後他提出五年1000公頃的計畫與概算,構築一條長達15公里主灌溉渠道及排水系統,完成後可每年增產1萬公噸稻米。
 

11月,第一年工程開工,1500公尺的灌溉主渠道全線經過堅硬岩層,同時主渠道還必須從地底下穿越水庫的洩洪道,連接到另一邊去,這一段總長二四五公尺的地底渠道工程稱做「倒虹吸工法」,先爆破再進行開挖,施工技術困難無比,劉春雄團長估計要炸掉六千立方公尺的花崗硬岩才行,而且其中一部分緊鄰水庫的施工段,還要考慮是否對水庫主體結構造成危害。 

謝順景老師詢問劉春雄團長是否使用炸藥會影響河堤,團長認為不會,於是決定使用炸藥引爆,當時引線短缺一二○○公尺,必須向法國或瑞典的諾貝爾公司申購空運,但適逢中東恐怖份子在法國到處放置炸藥,法國安全單位及航空公司要求劉春雄團長簽署保證書,倘若運輸過程如發生人為事故,將自負一切責任。帶有客家人「硬頸」精神、責任感極強的劉春雄團長,為了不讓工程陷入停頓,便以私人名義簽下保證書。團員中也有人勸他不須做如此大的犧牲,但他還是決定這麼做,擔這麼重的責任,他甚至為此數夜不得安眠。

購買大型施工機械也是問題。如果以正常手續比價,呈請國內核准,須耗費3~5個月,工程必定無法如期完工。劉春雄團長又當機立斷,在計畫尚未核可之前,就先以私人名義訂購大批機械。他心想,如果採購案未通過,機械還可以託布國的總代理商轉賣出去,自己最多賠上差價。
 

兩個重要難關突破後,工程立刻勢如破竹。由劉春雄團長和方英彥技師帶領農技團成員親自下海執行爆破,完全不依賴歐洲工程公司,既節省時間、保證品質,也替國家節省一大筆公帑。「高溫40度的白天在工地做放樣、外場監工等工作,晚上回到宿舍繼續做數量計算、工人安排及施工前佈置等作業,每天都加班至深夜」。每次劉春雄團長到首都辦完公事,晚上八、九點習慣再去工地巡視一番,幾乎都看到團員仍在工地敲敲打打,一天一美元僱用的當地工人,也是工作認真,日夜趕工。

2000年10月13日總統頒授劉春雄團長「三等景星勳章」,表彰其多年對拓展國民外交的奉獻,如今劉春雄團長居住美國。

 
當地衛生條件差,屋裡太熱居民要到外面搭蚊帳睡覺,工程進行中,農技團九○%成員得了非洲瘧疾及赤痢,有的人一個月痢疾發作二到三次,其中一人在兩年中發作二十多次,生病了,只有送往距離工地三五○公里以外的駐布吉納法索醫療團治療,因為發作的太頻繁,醫師只好將藥物放在農技團的宿舍裡,讓團員自行醫療,團員互相警惕、清掃環境、起居正常以減少病菌侵襲。
 

 


種水稻需要較黏的土壤,有水灌溉,就可著手改善原先像沙漠的土質,栽種太陽麻、滿江紅等綠肥作物,增加有機質。1996年7月收割水稻,每公頃可達8000公斤,是該地區產量最高。
 

1998年5月謝順景老師率團參加完工典禮。

 
 
謝順景老師(右一)與當時農技團方英彥團長(左一)

 
稻農將「巴格雷墾區」生產的台中秈10號呈給謝順景老師,感謝他在1994年指定該地區為開墾地點。

 

 

「我再次站上五年前來過的堤岸,一眼望盡,綠油油的稻田在腳下展開,我的胸口頓時湧起一股不可遏止的感觸,有聲音告訴自己,『我們回來了!』」謝順景老師久久無法開口形容此刻的心情 ,我們回來了!我們回來了!」內心始終激盪著這句話。

居民送了兩隻綁著紅線的羊表達感謝,由謝順景老師代表中華民國接受。當初開墾「巴格雷墾區」時,勘查的外交部官員認為困難重重,曾建議謝順景先生乾脆只開墾左岸後方300公頃應付一下就算了,但是謝順景老師極力反對,因為他是農家出身,深知水源對種稻的重要,若在左岸的尾端和十一個國家搶水用,最後必因水源不足而失敗,而且無法達成當初和布國開會時增產4萬噸的承諾,有損邦交,既然劉春雄團長可以克服開墾的困難,謝順景老師雖領外交部薪水,仍憑自己的判斷「擇善固執」不顧「官大學問大」,全力支持農技團專家完成「巴格雷墾區」,至今回想讓他感到非常欣慰。

「巴格雷墾區」全部一千公頃農地,不僅完成一千二百公尺長的高難度灌溉工程,每公頃收獲五公噸稻米,一年可以兩獲,每年增產一萬公噸稻米,姑河墾區的奇蹟再度於那甘貝河右岸發生,成為布吉納法索的穀倉,各國參觀重點。

註:當年麥克阿瑟將軍在二次大戰被日軍擊退撤出菲律賓時,對當地人民承諾「我會回來的!」(I shall return),而數年後麥帥沒有食言,打敗日本人重返菲律賓。


 
當地中學生足球隊前來歡迎,校長說:「以前這裡是不毛之地,現在我們有學校,有機械修理廠、碾米廠,我們可以買腳踏車、摩托車、新衣服,甚至學生們也組成球隊……」在非洲,足球隊的出現代表當地社區生活大有改善的指標意義。

 
 
十年左岸、十年右岸

左岸十一國承諾開墾已超過十年以上,但是毫無具體成效;相較之下,台灣農技團來此第二年,就已成果斐然,刺激了左岸的十一個國家。十多年前,河左岸農民占盡土地肥沃、有外國援助之利,生活和河右岸的居民相比,猶如天壤。十多年後,左岸居民眼睜睜看著右岸居民快速發達,自己空有肥沃土地,生活卻依舊停滯不前,不免開始抱怨、抗議,不斷對當地政府施壓。

左岸十一國為了顧全面子發憤圖強,便將工程包給一家法國公司,開始加快進度,但是,依然陷入過去失敗的覆轍──國家雖然有錢,卻缺乏像台灣農技團「以天下蒼生為念」奉獻堅毅精神的高級人才。承包的法國公司以營利為目的,計畫進展並不理想,最後甚至以倒閉收場。後來,十一個國家找上台灣農技團,商談借助台灣經驗,開發左岸,由十一個國家出資贊助。由於左岸面積遼闊,有六千公頃土地,農技團只答應開墾其中一千公頃農地。

從水利工程的品質可看出台灣農耕隊的成功,一般外國援助機構在當地興建的水壩,壽命不超過六年;農耕隊在一九六八年興建的姑河水壩,至今仍完好如初。品質良窳反映出主事者的態度與方法,其他國家的援助方式很簡單也很省事,就是給錢,工程由當地政府負責發包下去,過程中充斥各種浪費、人謀不臧及偷工減料。

台灣農耕隊的作法不同,不僅出錢,也提供技術、領導與人力,自己設計、放樣,再找當地工人,在他們的指揮、監督之下施工。農耕隊員與當地人一起生活,吃當地人吃的食物,睡當地人睡的茅草屋,還跟當地人一起下田耕種!這種並肩合作的精神,不僅贏得居民的敬重與信任,也讓居民願意高度配合,使進度更加順利。「在最貧脊的土地種出比沃地更好吃的稻米」,至今,布吉納法索仍是我國最堅強的邦交國。

 
 
謝順景先生老師1951年畢業於省立農學院(中興大學前身)農藝系,大學時代日籍岡彥一教授指導他們做學問不但要「專業化」還要「國際化」,見樹又見林、眼界更廣,岡彥一教授是個無私的人、絲毫沒有架子,學生有困難時會義無反顧的幫忙,在研究和待人處世是影響謝順景老師一生最大的人。

畢業後在農業試驗所從事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工作,並於1962年獲得日本北海道大學博士學位,是水稻遺傳、育種專家,兼任農藝系主任。1970年,因以前發表不少英文撰寫的學術論文,受到國際重視,徵選錄取為「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總部高級官員」,攜家帶眷到維也納就任,與優秀的國際人才共同規劃與執行許多國際合作計畫。

1974年回中興大學任教,第一位指導的研究生謝日鑫,又黑又瘦,於是請他搬到宿舍像自己的兒子一樣照顧,還指導其女友的論文,後來謝日鑫事業有成,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成立「謝順景獎學金」鼓勵優秀學子,如今仍像父子常常聯繫,讓謝順景老師深深體悟老師只要無私的付出,學生一定回饋,他們日後的成就是老師最大的收獲。
 

 

 


謝順景老師自國合會退休後,2003年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聘請75歲的他擔任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的教座教授,該所截至95學年止,在學及畢業之外籍學生共來自41個國家,嘉惠許多國際友邦學子。謝順景老師鼓勵大家要跨領域學習,走出專業的侷限。 

 

 
謝順景老師在20幾年前就舉辦首次「台灣有機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並編成「有機農業」專書,打下台灣有機農業發展基礎,在2009年81歲時獲得第一屆有機農業終身成就獎。

 
 
謝順景老師和一路支持他的夫人黃信惠女士出海釣大魚。

給長者:

謝順景老師和劉春雄團長在60幾歲時參與「布吉納法索的巴格雷墾區」,謝順景先生說「因為年輕時有紮實的基礎研究,再加上後來國際豐富的閱歷,年紀大時更能展現出寬闊的勇氣與作為」,他們像老樹般深厚的智慧值得成立圖書館,推廣為各行各業學習的楷模。

100年3月謝順景老師撰寫「老樹的故事」
http://www.harvest.org.tw/index.asp?a=ctx&xItem=114724&ctNode=1356

給青壯年:
和長官意見不同時,無需懷疑自己,連能力更好的廖欽福先生和謝順景老師都會遭遇同樣的情況,學習他們的勇氣與精神,放手做一些80歲時會覺得很欣慰的事!!

更多年輕人投入布吉納法索:放棄僅剩一年就可領到的終身俸:「駐布吉納法索醫療團黃其麟團長」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181754.shtml

資料摘自
1.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台灣心、世界情-愛在他鄉的八個動人篇章-布吉納法索的新天堂樂園:姑河與巴格雷傳奇」http://www.icdf.org.tw/epaper_file/20021014epaper-no18.html#b1
http://www.icdf.org.tw/epaper_file/20021028epaper-no19.html#b4
2.台灣國際合作的推手-謝順景、國史館出版

Circle Of Life(生生不息)
Lyrics:Tim Rice Music:Elton John

From the day we arrive on the planet
And blinking, step into the sun
There's more to see than can ever be seen
More to do than can ever be done

Some say eat or be eaten
Some say live and let live
But all are agreed as they join the stampede
You should never take more than you give

In the circle of life
It's the wheel of fortune
It's the leap of faith
It's the band of hope
Till we find our place
On the path unwinding
In the circle, the circle of life

Some of us fall by the wayside
And some of us soar to the stars
And some of us sail through our troubles
And some have to live with the scars

There's far too much to take in here
More to find than can ever be found
But the sun rolling high through the sapphire sky
Keeps great and small on the endless round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宜蘭魚

台灣農業需有更多新血加入 否則農藝會無以傳承
很高興您介紹如此一位奉獻一生於農業與國民外交的長者

2

加入時間: 2008.09.12

林如貞

加入時間: 2008.09.12
1,642則報導
157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超好吃~惠美的月桃鹹粽

2024-06-17
瀏覽:
3,417
推:
0
回應:
0

行天宮水田生態學員_忠義稻田

2024-06-14
瀏覽:
7,466
推:
0
回應:
0

外籍生在農民市集買台灣好米

2024-06-11
瀏覽:
6,423
推:
0
回應:
0

只有一路陪伴的人才能吃到難得的日曬米

2024-05-31
瀏覽:
5,874
推:
0
回應:
0

草鴞~萬俊明導演台大演講

2024-05-28
瀏覽:
6,030
推:
0
回應:
0

外籍生在農民市集學習台灣文化

2024-05-20
瀏覽:
5,346
推:
0
回應:
0

媽媽的米嫁妝

2024-05-16
瀏覽:
7,451
推:
35
回應:
0

外籍生假日農夫 Foreign student holiday farmer

2024-05-07
瀏覽:
6,163
推:
0
回應:
0

「在最貧脊的土地種出比沃地更好吃的稻米」布吉納法索巴格雷墾區---總統農業和平獎謝順景老師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199篇報導,共13,13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199篇報導

13,13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