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電視新聞報導,監察院長帶隊去行政院巡查,蹦出一句「做甲流汗,乎人嫌甲流瀾」(做得滿頭大汗,卻被人嗤之以鼻)。她是對辛苦工作的公務人員感到不捨,因為,努力的成果沒有被人民看見。弦外之音當然就是,執政黨這麼努力,為什麼工作成果沒有反映在選票上?
其實,臺灣地方自治逐漸落實,這一次是地方選舉,反映的是「地方執政黨」的執政成績。偏偏在選前民進黨執政縣市爆出一些爭議事件。最令人有感的,當然就是新竹市棒球場的事件。
落實地方自治是一種民主進步,因為愈接近民眾的政府層級,愈了解民眾的需求。前瞻計畫是這種民主進步的一個具體呈現。我們住家附近,就受益於這個計畫,改建國中校舍,並利用地下室,興建公共停車場,以及拓寬和美化鄰近人行道,對附近居住環境品質,有很大的改善。但在居民眼裡,政績應該是全部歸功給在野的「地方執政黨」。因為,多數人也許知道中央政府花了大筆納稅人的錢執行前瞻計畫,對於「成果」,卻沒有什麼概念。因為,中央政府似乎沒有把「成果」彙整成簡單、容易了解的訊息,有效傳達給一般人民。
防疫工作剛好是一個「反差」。執政黨不斷吹噓,政府防疫工作做得有多好。然而,碰到疫情這種災難,是不可能會有「好」的,只是沒有鄰國那麼糟糕而已。「恩恩案」就是這個問題的一個縮影。人民碰到疫情問題,電話打不通。好不容易電話打通了,得不到解答,電話轉來轉去的。救護車不夠,也沒有積極尋求替代方案。一些地方政府的認知,以為中央政府規定,救護車必須統一由衛生單位調派,中央政府卻是狀況外。居家隔離者,人都解隔了,確診證明書和防疫物資才送到。在執政黨看來,這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但人民的認知,未必是這樣。因為,人民沒有聽到地方政府在吹噓,他們的防疫工作做得有多好。
政務官的工作,是權衡利弊,為政府部門指引方向,做出福國利民的政治決策。不應該與文官體系的幕僚人員搶工作。例如,把例行性案件的公文帶回家,批改到三更半夜;甚至與發言人搶工作,每天忙於開記者會的事。以前當兵,軍中流行一句話,「將軍動動嘴,小兵跑斷腿」。公務人員忙到人仰馬翻,卻得不到應有「成果」,要怪誰?
這一次,聽到金門打算恢復小三通,王必勝立刻親赴第一線,了解當地的防疫和醫療準備情形,這樣就對了。想要作出正確的決策,有賴於蒐集充分的資訊。必要時就要親赴第一線了解狀況。
最近,朝野又在為稅收「超徵」煩惱。說實在的,與先進國家比較,臺灣的稅率其實很低,財政收支想要維持平衡已經很不容易,根本沒有「還財於民」的本錢。臺灣的預算制度容許赤字預算,朝野需要看的,應該是政府整體收支有沒有剩餘,而不是稅收比預算數字多出了多少?
臺灣的社會住宅政策算是「成果不彰」。社會住宅只租不賣,地方政府投注的錢,回收很慢,甚至可能無法回收。因此,除了號稱「天龍國」的柯P之外,其他地方政府首長似乎興趣不大。說實在的,在人口已經過度擁擠,交通狀況已經出現警訊的臺北市,推動社會住宅,以及用容積獎勵推行都更,並不是什麼高明的政策。
或許臺灣應該改採新加坡的「公共住宅」模式,也就是土地國有,用99年的地上權興建公共住宅出售給人民。現在,臺灣的社會住宅興建成本每坪約12萬元。政府如果利用現有公地,興建公共住宅出售給需要的民眾,少掉買地的錢,民眾只要負擔建築費用,算下來,30坪的住宅,每戶價格約360萬元。年輕夫婦應該是多數買得起。如果為了鼓勵生育,可以讓有小孩的家庭優先購買公共住宅,甚至給予一些售價上的優惠。
另一方面,改採建造「公共住宅」出售給民眾的模式,政府可以快速回收建築成本,相對於「社會住宅」,財政負擔會減輕很多,算是政府與民眾「雙贏」。如果採預售方式,政府的財政負擔就更輕了。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