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花蓮震災的發生,又有政治人物開始在談都更。其實他們口中的危險老舊公寓,可都是經過921震災的考驗。反而是一些新蓋的大樓,通不過地震的考驗。
像我所知道的一個都更案例,在板橋7米單行道邊蓋19層以上的住宅大樓,市價每坪約50萬元。建築成本就算以每坪10萬元計算,即使分給原有5層樓公寓住戶,一坪換一坪,根本還有暴利可圖。可是如果由原有住戶集資改建,不經過政治人物支持的建商之手,可能只能一坪改建一坪,仍然蓋5層樓公寓罷了。
政治人物真的有在考慮人民的居住安全問題嗎?像陽明山有大片土地被臺北市政府列為「保變住」地區,雖然是「住宅區」,卻連老舊房屋也不准改建。即使找關係被恩准了,也只能是「臨時建築」,要承諾願意被政府隨時無條件拆除。所謂「保變住」,就是臺北市政府於1979年發布陽明山地區都市計畫主要計畫,將一些原為保護區的土地變更為住宅區,但這些住宅區的「都市計畫細部計畫」,歷經30餘年仍未定案。導致當地居民在住宅老舊後,無法改建。保護區還可以蓋農舍,住宅區竟然連房屋老舊了,都不能改建!
據老一輩的人說,當初是因為有政治人物想賺土地重劃的財,成立土地重劃公司,並設計出「保變住」地區,規定必須經過自辦土地重劃,才能開放建築使用。但政治人物的胃口太大,想賺取20%的土地,作為「重劃費用」,當地居民不肯,就一直耗到現在。現在雖然人事已非,但官僚的惰性依然不改。
只是有辦法的人還是有辦法。像最近陽明山國小大門口,預拌混凝土車煞車失靈而發生大車禍的地點,新安路與仰德大道的交叉路口,就有人在改建房屋。那棟房屋擋住駕駛視線,從新安路開出來的車,無法看到從仰德大道衝下來的預拌混凝土車,導致一輛自用小客車被撞,駕駛身亡。
都更的獎勵讓誰獲利了?大多數是建商。因為,用開放空間和開放停車場,以及容積移轉等等理由而增加的坪數,被建商拿去賣了。後來的住戶抱怨遭小偷,又光明正大地蓋起圍牆。建管單位有去把建商的「不當得利」,幫全民追討回來嗎?
總之,臺北盆地是沉積平原,地底下都是爛泥漿,推動都更蓋高樓,對防震有幫助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