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365拍攝計畫 ∣ 離鄉數十年後的田園部落生活
杜秀霞,排灣族,66歲,台東金峰鄉歷坵人,一直以來都在外地生活,直到弟弟中風,所以才決定提早退休,回老家照顧弟弟。
家庭有四名成員,同為排灣族的丈夫仍在高雄當大樓管理員,今年九月就會回歷坵務農;兒子則是軍人退役,在高雄從事聯結車司機,已組家庭;女兒則是單身,目前與自己同住,並且創辦少妮媱手工烘焙坊於家中。家人平均每個月聚會兩次。兒女二人平均一個月每人孝親費1~2萬元不等。
秀霞阿姨國中畢業時便離開部落到都市生活,二十歲結婚;剛嫁先生時,到過時裝店做衣服,後來因為時代變遷、產業沒落,才進而接觸護理。護理工作從事至今已達三十年,最後退休前是在高雄某間醫院的呼吸照顧病房當看護,月薪有四萬多元,並且一個月只需工作十八天。
退休返鄉
秀霞阿姨決定在64歲時提早退休,因為身為大姐(底下有五名妹妹,皆在外地生活),自覺有責任要照顧最小且唯一的弟弟,再加上弟弟身旁沒有其他親屬能照顧他,所以才決定提早返鄉回老家。
弟弟因為中風,左半部的身體完全無法行動,只能窩居在床,所以生活上非常不方便,等於一天24小時隨時都需要有人照顧,但秀霞阿姨並不覺得辛苦,至今已能達到良好的默契,像是阿姨上山去種菜前,會先確認弟弟上過廁所,如此在生活上,能減少些不必要的負擔與時間精力。
自給自足的部落生活
秀霞阿姨在照顧弟弟之餘,時常往返於山上的工寮,那是一塊原住民在山上的土地,搭了遮雨遮光的棚子,可以擺放作物以及些農耕的器具,又或者是幾張椅子,與部落好友可以時不時地坐著聊天,談天說地,看山看雲,無不逍遙愜意⋯⋯
秀霞阿姨現在過得很快樂,回到了自己小時候的家。想起童年,部落都是茅草屋、石頭路:用火不甚便會引起火災,走路不注意便時時跌倒,然而至今已經鋪有柏油路,水泥房子,一切都便利許多。山上空氣很好,加上也有自己的田地,不時種種菜,烤烤火、養養狗,自給自足,能夠活得健康,也能活得快樂。
攝影、文字/林彥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