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宜靜、游善芸/台北市報導】年輕的臉龐掛著自信的笑容,茶籽堂總經理趙文豪他表示茶籽堂不單純只是販售商品,而是表達一種理念。「想要改變一些台灣和土地的事情。」他以這樣的出發點,以父親一手創立的產品為基礎,推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苦茶籽產品。
趙文豪(中)親自到農田和農民一同查看茶籽種植及採收。
產品的背後 台灣土地與苦茶籽
趙文豪的父親趙志明於一九八二年以洗碗精、印刷化學洗劑起家,直到二〇〇四年趙志明為妻子的富貴手發明液態的天然苦茶籽洗碗精,才為日後的洗潔系列打下基礎。「後來客戶覺得我們的東西很不錯,建議我們可以做苦茶籽周邊商品。」趙文豪說,於是後來陸續出了各式各樣苦茶籽產品。
以苦茶籽洗碗精為例,先把可能會傷害碗盤的大顆粒苦茶粉磨掉,把植物性的原料、阿拉伯膠、海鹽、苦茶粉等等混合,以煮的方式加溫殺菌,自然冷卻之後再過濾攪拌。天然的乳化劑、取代防腐劑的鹽巴,茶籽堂了解化學洗潔精對人體的傷害,所以堅持用好的原物料。
然而二〇〇八年的金融海嘯,使趙文豪省思產品背後、原物料的價值。當時販賣茶籽堂商品的連鎖有機商店因為銀行緊縮貸款導致財團介入,不願意配合他們的商品只得下架。趙文豪覺得為何辛苦經營的商品只因為不給高一點的毛利率就被迫下架,這麼做的價值到底在哪裡?趙文豪重新思索自己的定位,決心朝品牌之路邁進。
採收後的新鮮嫩錄的茶籽。
趙文豪回到源頭了解苦茶籽的背景,卻發現了更多台灣土地的問題。土地棄耕、農民年事已高、年輕人不願返鄉;趙文豪忽然發覺一個有價值的品牌是因為它訴說的文化歷史故事和商品價值在哪。苦茶樹在早期台灣是很有價值的作物,因為榨取出來的油很健康,常常用來作為禮物贈送給需要補身體的人或是坐月子的婦女,然而因為等待收成的時間漫長,越來越少人願意種植,台灣的苦茶籽大多仰賴進口,導致少數種植苦茶樹的農民被進口貨壓縮生存空間。他想要扭轉台灣苦茶樹的困境,同時認為對苦茶籽有了共鳴和感情,客戶了解苦茶籽後會更支持這個品牌。
自組農業團 提升品牌價值
公司自己組農業團全台跑透透,關心苦茶樹園和農民的近況,用較好的價格收購苦茶籽;甚至有了公司的農場,親自耕種、除草,尋找屬於台灣苦茶樹的味道。趙文豪說二〇〇八年是改變的一年,改變不是和別人殺價競爭,而是往源頭、價值的方向走。
茶籽堂公司品牌行銷鄭雅方說,公司的人都很認同茶籽堂的企業文化和理念。而販售茶籽堂產品的通路店鋪──好丘商店的商品企劃副理黃致瑋則表示,茶籽堂的產品是一種生活型態、一個文化的縮影,呈現台灣以及苦茶籽的元素,購買的人會看見產品背後更深的意涵。
趙文豪說,讓台灣人尊重土地、讓農民做的事是有意義的。他希望透過茶籽堂的力量感染更多人認同他們的想法。茶籽堂的力量如何壯大?就是先去做,如果成功就有很好的說服力,會有更多認同的人加入。
好丘商店店員介紹店內茶籽堂商品及陳列。
磨練自我 傳承品牌火炬
產品的包裝也富含公司期許產品帶出的想法。與苦茶樹和台灣早期用苦茶油代表祝福之意結合,用版畫藝術的方式呈現,既可表達台灣文化也可推向國際。但對包裝和商品層次提高要求的趙文豪卻吃足苦頭。本身不是學設計管理,沒有相關學識背景只好逼自己邊學邊做,因為自己是公司的負責人,必須要全部了解整個產品從裡到外的製作過程。他笑說自己是一有想法就會立刻做的人,即便很辛苦,但他能做的就是撐下去並且一邊學習一邊彌補商品和自己的不足。
趙文豪同時也很感謝父母的幫助和體恤。公司的轉變帶給家人很大的衝突和摩擦,父母情感上支持,理智上卻離不開傳統製造業純粹做商品的想法。趙文豪說尊重和溝通很重要,懷著對感謝父母付出的心,做任何改變都會先和父母商量再下決定。趙文豪行銷業務,趙爸爸親自監督產品製作過程,彼此的合作無間讓茶籽堂的產品除了乘載對台灣土地文化的精神外,更添上一股濃濃的親情味。
公司組農團在採收茶籽的過程。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