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東海書苑 長久性的社會運動

2013/05/16 12:00
1,654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李明芸、陳柔瑜/台中市報導】「其實顧客買不買書或在哪裡買不重要,重點是他讀了那本書可以有所感覺或啟發。」這是《東海書苑》的老闆廖英良看待書店的方式,原本沒想過自己會當書店老闆的廖英良,書店就是他傳遞知識的管道,只要《東海書苑》是被需要的,它就會存在。 

 

 

五二○農民運動的啟發

廖英良畢業於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五二○農民運動卻讓理科背景出身的他開始關注社會議題,「我就是雲林人,看到新聞報導的暴民就是我們家附近的農民,開始會想了解這個社會在發生什麼事情。」廖英良說。

當完兵後,廖英良選擇從念書開始來關注這個社會,他覺得念理工科技的人很多,但關心社會議題的人卻很少。一九九五年《東海書苑》在東海大學旁成立,廖英良在東海大學念社會學系研究所時,書苑因人手不足原本要收掉,廖英良覺得可惜,認為學校旁邊應該要有一個不一樣的書店,「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這間書店能繼續營運。」廖英良說,書苑因此被延續下來。

接下書店前,曾在廣播電台「望春風」工作,因為在念書過程發現,對於社會運動,自己並不是屬於衝第一線、站在台上的人,所以選擇當傳遞訊息的人,在電台工作時,邀請一些人來陳述他們的理念,讓更多人聽到,而書店也是一種傳播的方式。

當時選書除了有學生的教科書外,也選了一些書是探討比較不盛行、但他們想要宣揚的議題,如環境、本土文化、同志等,希望藉由書讓學生接觸到當時接受度不高的議題。

多次搬遷 尋找合適地點
廖英良接手經營書苑十年後,二○○六年搬到中港路上重新營業,「希望能讓更多人接觸到這間書店。」廖英良說。搬到中港路後,發現那邊的環境不那麼適合閱讀,在二○○九年,《東海書苑》從中港路搬到國立美術館附近,也就是現址,廖英良說,這裡的空間夠大、環境安靜,很適合閱讀。第一次光臨《東海書苑》的陳惠華說,這裡的環境蠻好的,很安靜可以坐下來好好讀本書,以後還會想來。

現在書店的選書有兩大類型,一個是與創作相關,包括文學、藝術、設計,甚至旅行規劃,另一個是社會議題,環境、歷史、政治等,廖英良說,選書不會限制立場,但如果只是一般社論的集結則不會特別留意,來《東海書苑》兩個多月的店員劉耀中說,最喜歡這裡的就是書籍。廖英良說,因為大部分的選書比較冷門,如果出版社因為銷售量不佳而不敢出,最怕遇到哪天會不會沒有書可以賣。

選書與創作相關
選書關注社會議題

面臨網路書店興起 書店努力維持
在網路書店還沒出現前,書苑因與連鎖書店選書類型不太一樣,還能存活,但網路書店的書籍包羅萬象又便宜,面臨這樣的環境,書苑也必須找出因應方式,選擇開始複合式經營,打造咖啡結合書的空間,就是希望藉由其他的利潤來維持書店的營運;也嘗試「讀書人工會」計畫,會員每個月繳交固定會費,能享有購書和飲品的折扣,希望藉由互助合作的方式,讓書店透過大家的支持和凝聚力來經營下去,也能讓台灣其他同樣面臨困難的獨立書店仿效。

「讀書人工會」希望能集合大家的凝聚力

「經營獨立書店不是一門生意,而是一個長期持續性的社會運動,它可能沒有一個目標,但會想辦法讓這個空間維持住。」廖英良說。廖英良現階段也有考慮把書店讓給適合的人選來經營,自己則把重心轉移到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希望透過和政府部門談論、溝通,讓台灣的環境有機會使獨立書店繼續存在,甚至讓各個地方都有機會開書店。

 

 

延伸閱讀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官方臉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