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果子拜樹頭 食米飯拜田頭 走西巒大山憶殉職開路英雄

吃果子拜樹頭 食米飯拜田頭 走西巒大山憶殉職開路英雄
※ 人生最美是軍旅,人生也因軍旅而精彩?是耶?非耶?十七八歲告別鄉親父老,不管出自何種原因,竟然去投軍,闖入不知所以然的軍營,這是人生一場莫名且客死異鄉的夢?離鄉背井,飄洋過海來到台灣這陌生異域,從戰場廝殺到山林築路,這一生東逃西竄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槍林彈雨歲月,沒想到會埋身在離鄉幾千里之遙的台灣山林!嗚呼,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耐兮魂悲天! ※
築路殉職的老兵,你是我們最珍貴的回憶。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山行!從來,過河不忘搭橋人,飲水不忘挖井人,爬山不忘開路人。山,本無路;山路是人走出來的也是人開出來的,當你行走在山徑及林道上,總該擁有幾分感恩之心,感謝前人造橋鋪路。能時時處處心懷感恩的人,世界皆是祥和與美好。唯有懂得感恩感念他人前人的努力與付出,造就今日的方便,登山人能不珍惜眼下的這一切?行山能夠心懷感恩者,才能品嘗出攀登的美好和滋味。感恩,是我們登山人一輩子的修行。
葉綠一季知歸根,那叫報恩;人活一回懂感恩,那叫良心。老兵不死,精神永在!感謝有你們,用汗、用淚、用血一路開鑿鋪造,成就一條一條的公路及林道,造就了今日我們一頁頁的山林精彩,讓登山有更多的親近與色彩呈現,如此因緣、如此成熟、如此美好。感恩不是口號、不是形式、更不是隨便的說詞,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至情至性的心聲和行動。儘管我們素昧平生,還是由衷感激為開路而犧牲的老兵們,有你們真好,願你們的英靈永遠與台灣的山同在!
日昨(2025.03.17.)報載,攀登百岳西巒大山(標高3081公尺 )必經之路~人倫林道,它是一條以造林、育苗、疏伐為目的所開闢的林道,在攀登百岳興盛以後,便藉由這條林道來攀登這座獨立的百岳山頭。1959年由一批榮民老兵來開築這條人倫林道,1961年開設完成幹線22公里(後續延伸至巒大事業區 161林班,長度共計46.6公里,其後依實際需要又規劃路線長度達到近70公里左右 ),由於工程艱辛且危險,就有70多位老兵在施工時殉職,有關單位特別「集資」,於1961年底在人倫林道管制柵欄(16.8K)後方約200公尺處(17K)處建造紀念塔安置。林務單位每年在清明節及中元節都會舉行祭祀活動,今年春祭典禮於0317日由南投分署李署長擔任主祭,感念殉職榮民於軍旅服役時捍衛疆土,退役後獻身林業建設,功在國家,厥功甚偉,永懷先烈以慰英靈。據悉,「有部分長生祿位由在中國的親人迎回,但也有擲筊後不願回中國的,目前塔內祭祀人數共65位。」林務單位及一般登山客除了感恩之外還是感恩!至盼希望一般民眾或山友有到這山域活動時,若方便的話不妨到這紀念塔,懷著感恩之心,緬懷這批犧牲生命築路造福後人的異鄉殉職老兵!
一曲輓歌,一 抔黃土(抔,以手捧物)。誰知?誰在乎?百岳老查雖曾數度攀登西巒大山,也都從人倫林道進出,卻不曾到過這築路殉職老兵紀念塔前致意致哀,慚愧!日後若還有機會上此山域,必定造訪追思。嗚呼,「一位盡職盡責的老兵,因著上帝賜予他光明,看到他的職責。(麥克阿瑟)」老兵永不死,他們只是消失了!無聲無息地消失在台灣的山林。山友們,路過時不妨駐足哀思這批築路英雄、這批真正的西巒大山地頭「龍」!
附 記:
「老兵永遠不死,他是一個苦神,他一生水來火去,輪不到一抔土墳,他無人代辦後事,也無心回首前塵,他輸光全部歷史,也丟掉所有親人。 他沒有今天夜裡,也沒有明天早晨,更沒有勳章可掛,只有著滿身彈痕。 (李敖)」苦難的一群老兵,逃得了戰場死神的催索,卻逃不掉在台灣開築林道炸藥的摧殘,萬萬沒想到會葬身在台灣山林,真是造化弄人啊!本照片引自2025.03.17.自由時報(圖/林保署南投分署提供),是林保署南投分署等單位3月17日在紀念塔舉辦春祭,感恩當年闢建林道殉職的榮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