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魏姿芸的展 為什麼讓書成為書 下

2025/04/01 13:17
27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8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2025魏姿芸在內湖的展
      是什麼讓書成為書 what makes a book a book

      這個 這個空間
      因為它真的是讓人感覺到
      很多創作的活力
      非常喜歡這個地方

      你們知道
      就是其實我自己個人覺得
      出版跟解放是相關的
      就是解放的政治 需要出版
      那出版 也需要解放的政治
      因為我們都在做  ..  運動
      其實像這種小的聲音
      跟這種非主流的聲音
      就只能靠自己出書
      然後更有意義嘛


      一本書不僅是紙張的集合
      更是一扇通往無限可能的窗呀

      讓書成其為書的要素
      包括內容 形式和閱讀經驗..

      內容傳遞知識 故事 情感 激發讀者的想像力
      而形式 則是影響閱讀甚至習慣
      無論是印刷書 還是電子書
      閱讀的經驗
      則是由作者的意圖和讀者的解析 交織而成
      形成情感的共鳴

      fungispate的14
      它這次有選三本書
      分別是image generation
      然後無權論的殉國
      然後還有這一本是 譜系
      譜系它是有一個造型藝術家
      叫做雷夫艾爾格倫
      這位造型藝術家的
      他的這一筆隨本 譜系
      其實去記錄他在創作時候的隨筆
      那其中其實有一有一段是很有趣
      是這個藝術家他有一個project
      是去跟聯合國申請建國
      那他這個建國的定義呢
      他的國土是所有其他國家的邊界
      都叫他的國土
      那他希望透過這個作品去 去question
      為什麼要有國家的概念
      為什麼要國際的概念
      especially是在美國現在
      這個政治的框架下面
      或者是情勢下面 去質疑這件事情
      這本 譜系其實他出版的很早
      我記得他是2019年就出版了
      所以這本書其實對史詩來說
      是一個啊一個
      更像是一個提醒
      就是
      這也是為什麼14會開閱讀空間的原因
      因為他希望透過書本出過圖像
      透過物件
      把每一種
      對於現在我們生活的世界的想像
      集結在這個空間中
      然後這也是為什麼14會選擇一本書

      這也是我很喜歡我跟14的對談的原因
      因為非常有利


      OK我以前是做視覺藝術的
      但是我現在是轉為比較像是策展訪問
      或者是策劃訪問
      去訪問不同領域的人
      然後書是什麼
      讓書成為書
      算是我第一個採訪為主的project
      我覺得其實在做這些project的時候
      我在籌備的時候
      也是在對我自己的知識作為調整
      我去把我喜歡的知識的架構
      慢慢建構出來
      再去找 我想要得到哪些知識點
      慢慢把它串聯起來
      我覺得這是做 展覽
      比較有趣的地方
      因為 我是覺得跟人家互動
      跟去問別人為什麼你要做這件事情
      是可以學習到很多
      然後這也是這個
      what makes a book a book
      也是串聯
      我過去從小智藝術家書到
      現在是做 課程 教育課程開發
      是有息息相關的
      那 他也可以回應到譜系
      就是呃每個人的知識你要怎
      麼把它建構出屬￿自己的系統
      這個系統也是你
      你不斷可以更新跟開創的
      一個架構架

      有這個圓粗 
      而且很粗曠的創造力在的地方
      對吧
      很好很好謝謝你
      不喜歡讀書的人你有什麼建議
      讓他喜歡讀書
      我不會強求他喜歡讀書
      我覺得喜歡讀書就喜歡讀書
      不喜歡讀書就不喜歡讀書
      我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了OK
      不是書中自有顏如玉 自有美嬌娘
      不是那樣啊
      不是現在時代不一樣
      現在你攝取知識的方式有很多種
      就看你可不可以整理
      每個知識之間的關係
      比較重要而不是知識本身
      知識本身不重要

      這個這個書展它也不能算是書展
      它的主題是為什麼書而成為書
      在這個策展人她導覽之下呢
      我突然間有一種感覺
      就是說

      每一個人
      他的所作所為
      他的軌跡
      就是人類生活的軌跡
      都可以成為一種記錄
      都是可以成為書
      也許今天我突然間覺得
      今天
      如果我們把這些我們的生活的記錄
      把它記錄下來
      成為集結成冊的話
      那麼1,000年後或幾百年之後
      當人類再看到的時候
      哎這也是我們當時人類生活的軌跡
      也是我們這個時候的書
      所以呢我們藝術家
      是不是可以放下所有的框架
      我們都覺得我們要做到盡善盡美
      或者我要把這本書包裝的非常精美
      我們才是書
      才能拿出來賣
      可是事實上它只是一個記錄
      當一切的創作是出於你原始的想法
      你原始的記錄你的生活的軌跡
      你原始的創作
      你會覺得說不成熟
      其實不成熟就是一種軌跡
      也是你的創作
      所以其實人類就是不要自我設限
      在這邊
      今天我學到的東西就是所有的不成熟
      其實都是可以成熟的
      都是可以成為一個藝術品
      都是一你都是一個作家
      你就是你這一生的作家 謝謝

      姿芸這一次在臺北的展覽
      我們都非常的喜歡
      因為她的創新
      然後在一路以來
      她都是以她最自由的心態
      去面對每一件事
      而且一直在精進自己的
      創作那希望這一次
      可以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謝謝大家

      這些特質 使書籍成為文化傳遞的重要媒介
      書能觸動心靈 啟發思考
      成為我們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民記者 周老爹 台北報導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6:53
      ▶︎ 08:57
      ▶︎ 06:56

      百大名醫夫妻的人生風景

      周老爹
      3,977 0 3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