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每年虛耗菸害防制預算十多億元,國健署該向人民交代!

2025/03/27 17:30
17,55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轄下有一個《菸害防制及衛生保健基金》,收入來自菸品健康福利捐,主要分配於罕見疾病相關醫療費用、癌症防治、中央與地方菸害防制及衛生保健。2025年的基金用途預算約97億元,其中13億元為菸害防制工作預算,用於建構無菸支持環境,降低吸菸率及二手煙暴露率,提供多元戒菸服務,幫助吸菸者戒菸及減少障礙。然而,該基金沒有具體明確的KPI指標進行績效檢核,長年被質疑是否淪為國民健康署的小金庫。

《菸害防制法》修法上路已滿兩年,形同具文,無人執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指定菸品(加熱菸),立法院賦予加熱菸合法菸品的地位,卻被國健署假藉上市審查卡了兩年,導致加熱菸水貨充斥台灣,菸捐菸稅損失近百億元,國健署已經不只是「行政怠惰」,更形同是水貨走私的共犯。

每年十多億元的菸害防制預算,應投入降低吸菸率與二手煙暴露率、提供多元戒菸服務等。然而,我們如今所見的現實是:二手煙瀰漫街頭;高中職學生吸菸率高達6.7%;毒品依託咪酯(Etomethazine)被反菸團體誤導為菸品;加熱菸走私猖獗搶占市場。試問,這十多億元菸害防制預算,究竟花去哪裡了?難道只是用來辦理媒體宣傳、討好反菸團體、形塑首長道德高位的形象嗎?

歷年來菸害防制預算最被人詬病的是,無任何具體公開的執行成果或KPI指標檢核。立法委員向國民健康署索資也要不到任何具體的成果資料,預算執行計畫看不到打擊二手煙的具體行動、減少國高中青少年吸菸的有效策略、加熱菸水貨的查緝計畫,更看不到菸害防制基金把錢補助給誰。國健署與其說是在進行「菸害防制」,不如說是在「菸害防制預算發包」。

政府每年投入十多億元做菸害防制,換來的結果卻是二手煙瀰漫街頭、反菸團體說禁售紙菸不可行、加熱菸走私猖獗、青少年吸菸率下降成效不彰等,令人匪夷所思。菸害防制講求的是具體成果與科學數字,是攸關全民健康的真實考驗,絕不容國健署含糊帶過。國健署必須向國人說明,每年十幾億元的預算到底花到哪裡去了,別再讓人民的錢打水漂。另外也建議行政院應該認真思考菸害防制基金是否應該改隸衛福部本部直接管理,斷絕預算浮濫使用。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