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颼颼索人命 嘆春節期間山難何其多?

風雪颼颼索人命 嘆春節期間山難何其多?
※ 山難訊息不斷傳出,代表著有相當比例的生命折損,一去不復返的山行者他把所有的一切都匯聚在一座山上,然後沉寂的長留山域深嘆息!雖說生命是一種過程,而每位山行者也都是過客。年節期間將生命遺落在山間的你們,為何這般愴然而涕下,難道是僅僅因為山讓你們天人永隔而心有不甘…?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一命嗚呼怨何來? ※
利用春節長假期去爬山漸成風氣,有經驗的、沒經驗的;有裝備的、裝備不足者,所在多有?從經驗法則得知,春節期間大多為寒冬天候,山區經常有降雪、冰霰等天候,路面結冰機率都非常高。因此,選擇在此期間去登山,最好一則要有雪攀經驗和裝備,二則要有相當經驗者帶隊且聽其指揮,三則密切注意氣象資訊變化並妥為因應。若太鐵齒或不信邪者,往往會嘗到一些苦頭,甚至把命斷送在山裡,能不謹慎嗎?
春節期間,光一條南三段百岳縱走路線最少就發生了7起山難事件,綜其原因不外乎:A.長程縱走經驗值不夠,B.無雪攀經驗,裝備也不足,C.網路揪團,各自為政,無團隊精神,D.體能、經驗、技術都不夠,卻自認可越級打怪等。難得長假期,攀登長天數之路徑規劃是合理的,只是要問自己是否準備好了(包括身心狀況及裝備)?畢竟,嚴寒天候,最不宜心存僥倖,其實在嚴寒與可能下雪天候下,能僥倖的空間或機會都很小,這是不能賭的?硬拿生命賭山頭,最為不值與不智!因而,南投縣消防局第三大隊林大隊長就沉痛地說:「年假期間已發生多起山難,在此呼籲登山山友,務必做好全盤準備,以避免浪費國家資源。」
1.有2名30多歲的林姓男、女登山客,相偕攀登南三段,在春節前夕的1月25日入山,預定2月1日下山,由於強烈冷氣團來襲,山上下大雪,這兩名山友0129日下午走到東郡大山、本鄉山鞍部附近,因失溫打119求援,南投縣消防局接獲報案後申請空勤總隊直升機救援。怎麼看都覺得這個「 失溫」現象有點怪?等小黃送下山後,這2位連醫院也不去了就直接回家?
2.春節前夕,一支5人隊伍0125日相約從茂林區多納林道入山去攀登京大山(H1673M),1名 51歲的陳姓山友因故而落單而失聯(墜落150M?),被尋獲時已無生命跡象。可嘆的是,罹山陳姓山友算是「快完百」的登山老手,「一次的失誤就回不來了」。魂斷中級山,誰能預料?
3.一支也是5名成員組成的隊伍,在農曆年前夕0125日從尖石鄉鎮西堡登山口出發行經南馬洋山,預計去攀登大霸尖山,然後再從九九山莊下馬達拉溪登山口。據悉,其中1名葉姓女山友因途中腳程跟不上而失聯,葉女曾用LINE回報領隊,通知她偏離路線且找不到回去的路,這時已在九九山莊的領隊及其他3人立刻打119求救。搜救人員於27日展開搜救,僅發現葉女的背包及衣物和帳篷,但不見手機,由於位在海拔近2千公尺的山區已佈滿白雪,夜間氣溫已降到0度以下,情況不樂觀。參與搜救的山域搜救隊教練劉崑耀表示,「重裝人包分離是登山大忌,下切溪谷更是難以脫身,...當迷途者陷入恐慌,所作的判斷與決定都令人難解」,至盼有奇蹟出現?
山,在生命中,總有著不捨的份量,那麼深,又那麼暖。山行者,為山殞命,你捨得嗎?獨在春節為山客,每逢長假必登山,遙念家人登高處,苦倚家門盼平安。「別讓家人等不到人」這是來自搜救隊員內心最沉痛的吶喊。春節前夕及春節期間,很多人都把握機會與家人團聚團員,可那些人間搜救菩薩卻暫捨親情,奔赴災難山域,頂著風雪,忍飢受凍期盼能不辱使命,將罹難山友救出,這精神這情操看在登山人眼裡,真的是寒天飲冰,點滴在心啊!
附 記:
今年春節期間,山難頻傳,在南三段甚至還傳出一天內發生3起山難事件。走在厚雪覆蓋的山徑上,確實有著太多潛在的不確定因素或危機,經驗不足或裝備不全者,想不發生事故也難?利用春節假期登山是好事,但也得衡量一下自己的能耐,否則在嚴寒天候下享受冰雪攀登之樂,恐會以災難事件收場?本照片引自2025.02.01.大愛電視,是在今年春節期間,山難接連發生空勤出動黑鷹直升機馳援搜救整備等情形。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