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文字-A A +A

華岡融媒體記者/黃筠珊報導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關渡平原,有著「會呼吸的肺」之稱。自2006年起,已在此濕地舉辦數年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今年為第十九屆「生態,作為一個思考」,展出至2024年12月31日。透過自然素材所製作的裝置藝術,與大眾探討人與環境的微妙關係。

▲策展人廖柏森介紹藝術季每一件展品的理念、創作過程等。 攝|黃筠珊

  早期的關渡平原,雖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之交界,生物多樣性高。但受到農田廢耕、海水侵蝕、焚燒並傾倒垃圾等影響,曾屬於無人管理的荒地。策展人廖柏森認為,關渡平原和黃瀚嶢《沒口之河》書中所描述的台東濕地有相似之處。像是光電案、環境運動,顯現社會上複雜又多元的面貌。而他透過藝術的表現手法和規劃展覽,引領民眾去了解這些社會問題。

  從前年「療癒,作為一個方法」,去年「自然,作為一個禮物」到今年「生態,作為一個思考」。除是語法的延續性外,還針對人類會有的行為與反應,去回應後疫情時代下的環境。廖柏森說:「不要把自然當成一個抽象名詞,我們應該去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

  此外,今年一共展出七項作品。不僅由來自四面八方的藝術家所創作外,還揮別從前的展覽限制,不局限於關渡自然公園這塊寶地。廖柏森表示,我們希望藝術季不是只在自然公園內發生,而是到外面空間,甚至是外面的人。從陳有德藝術家的作品可見,除結合在地關渡宮之特色外,也與關渡社群做連結。和關渡國中九位學生一同創作「永渡池」。

  這次展覽在挑選材料的過程中,側重環境保育概念,較少使用鐵,多利用漂流木、果實和竹子。廖柏森解釋,選用竹子是因其生長快速且重量較木頭小,在運輸過程中可減少碳排放量。而在創作過程與作品擺放的設置也盡量不去破壞自然環境。

  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不僅喚起人們對於自然的重新省思,也展現藝術如何作為社群及推動環境保育的一臂之力。廖柏森坦言,藝術有種把感性擴大,讓更多人去理解的一種方法。當自身去靠近、發現和體驗時,便能得知自然是什麼,了解作品表露出來的意涵。例如躺在菅野麻依子藝術家的「嘗試做一隻鳥」上,想像自己是一隻水鳥,用不同角度去看這片會呼吸的肺。

▲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藝術家菅野麻衣子作品「嘗試做一隻鳥」。 攝|黃筠珊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5.22

文化一周

加入時間: 2007.05.22
805則報導
380則影音
3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思考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968篇報導,共13,19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968篇報導

13,19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