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巧手修復舊媒材影像遺留的感動

2024/10/06 08:00
14,949次瀏覽 ・ 5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9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照片

      巧手修復舊媒材影像遺留的感動
      圖/文 小喬流水

      以下為FHD 高畫質youtube版本

      OS01.
      佇數位媒材還沒出現之前  
      軟質底(膠捲)以及錄影帶 為主要紀錄影像的使用媒材
      這份載體的使用記憶       
      曾經佇過去 陪伴著許多台灣人娛樂的日子
      隨科技進步與影片紀錄設備的改變
      這些歷史影像 也漸漸消失佇台灣各鄉鎮的角落

      照片

      BITE01.南藝大音像媒體中心:曾吉賢 所長 
             講述為什麼在數位媒材之後,這些以前的媒材會變得那麼重要

       
      OS02.
      臺南藝術大學的音像藝術媒體中心 
      近十幾年來積極佇各縣市   來搶救散亂各地的影像殘捲
      佇團隊的努力與熱心民眾的協助下
      持續一二十幾年來的 檢測與修復之下
      共復原很多部珍貴的歷史影片

      照片

      BITE02.南藝大音像媒體中心:曾吉賢 所長 
             分享台灣第一部自製本土歌仔戲的修復,以及工作坊的推動的重要性

      OS03.
      不而過從原始影帶的保存 到數位化的建構的當中
      需要有一份對歷史的尊重與謙虛的態度
      這背後呈現出  對這片土地曾經的多元價值 

      照片

      BITE03.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研究生 黃宇振
             黃大哥分享上了課之後,媽媽曾經在糖廠待過的歷史,
             透過曾老師的研究紀錄,讓人感動!

      OS04.
      曾經佇磁帶載體裡面的影像紀錄   隨著時代演進 消失佇歷史的舞台
      透過媒體中心的巧手修復         讓民間寶貴的影像可以重見天日
      也讓許多地方的老故事           可以佇新的媒材繼續流傳下來

      照片

         

      BITE04.南藝大音像媒體中心:曾吉賢 所長 
             數位媒材存在著各種分險,提倡保存影像時需要多元的備份

      公民記者/洪煥喬
      台南市官田區採訪報導

      <特別感謝>

      南藝大音像媒體中心:曾吉賢 所長
      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研究生 黃宇振 大哥

      照片

      曾文社大公民新聞班

      地址:721台南市麻豆區北勢里北勢寮70-11號

      電話:06-5703100轉6131-6136|專線:06-5703122|傳真:06-5700191
      電子郵件:au0201@mail.au.edu.tw
      Copyright © 2024曾文社區大學All rights r

      台南藝術大學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7:01

      烏山頭水庫

      雅仁
      5,370 0 29
      ▶︎ 05:51

      烏山頭水庫

      雅仁
      5,370 0 29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