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023房市10大新趨勢 這樣跑跳碰

文字-A A +A

撰文 /  倪子仁

全台去年下半年起,陸續出現新屋建案銷售下滑的市況,這種下修風潮會不會於今年持續擴大襲捲全台?

房價在下修階段應該危機入市?今年會是您購屋進場的滿足點?

筆者《運巢社》社長倪子仁,於此專文剖析2023年台灣房市的新10大趨勢與全民分享~

▲2023房市價量將雙雙下修。(圖/倪子仁提供)

(一)房貸、建築貸款餘額高檔盤旋:

根據中央銀行國銀房貸、建築貸款餘額據顯示,房貸、建築貸款餘額近期雖有下修, 但2023年將仍會在相對高檔盤旋。

國內通膨壓力不減,使購買不動產,多了抗通膨保值的誘因,因此2023年的房貸、建築貸款餘額將持續在高檔盤旋。

(二)品牌輕豪宅有可為 :

都會蛋黃區土地嚴重供需失調,已幾乎沒有大塊面積的土地釋出。

惟,台灣住宅結構受少子化,老齡化影響,超過百坪以上的大坪數豪宅已不好銷售,也不符合未來需求。

所以2023對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的高總價市場而言,坪數必須壓低至50~70坪以內,再加以地段對、產品力強、設計規格高的知名品牌建案,才有望走出一片天。

▲品牌輕豪宅有可為。(圖 /倪子仁提供)

(三)、銷況個案表現 :

從全球整體經濟面來觀察,台灣今年景氣似乎不會大好,整體房市建案亦將呈「個案表現」市況。

(四)、房價緩慢下修 :

對建商而言,景氣好就多買地多推案子,去年多家指標上市櫃建商已減少大舉獵地推案,房價今年可望在緩降中下修。

(五)、全年推案恐遽降 : 

預估2023年全台新屋推案量將下修20%以上,出現推案量較大下修的走勢。

▲換屋客比率將在房屋市場中竄升。(圖/倪子仁提供)

(六)、 換屋客比率竄升 :

搭配政府推動的危老都市更新及老屋重建政策,換屋客的比率將在房屋市場中明顯竄升。

(七)、商用不動產溫水煮青蛙: 

長虹、冠德、興富發、遠雄等一線商用不動產開發商加碼布局商用不動產,壽險金控集團及傳產業持續出手購買標的物,2023年商用不動產可望穩中求。

▲2023商用不動產穩中求。(圖/倪子仁提供)

(八)、「全齡宅」後市看俏:

台灣人口結構出現少子化老齡化現象,少子化老齡化現象,讓開發商對產品的定位重新思量,多家開發商已著手開始規劃「全齡宅」,後市的產品會隨著房市走勢與需求作出調整。

(九)、公辦都更成新戰場:

近期包括冠德建設、大陸建設及茂德、興富發、麗寶等重量級開發商,紛紛投入政府推動的大型公辦都更建案。

▲大型公辦都更案成房市新戰場。(圖為冠德建設北市行二行三都更案 / 冠德建設提供)

今年在國家都中心及各地方政府的戮力推動下, 可望吸引更多的資金與地產業者搶攻公辦都更市場大餅。

創造政府與全民的多贏新局。

(十)、火車頭產業險中求: 

▲2023房產業將面臨險中求市況。(圖/倪子仁提供)

台灣房市走了幾年的大好光景,但房價拉抬得過快、過陡峭,2023年房產業將面臨險中求圖存的市況。

建議配合平均地權修正條例強渡關山,建商開價「走正道、邁大門」是王道。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22.11.09

倪子仁

加入時間: 2022.11.09
61則報導
16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房產交易糾紛多 這幾項卡很大

2023-05-04
瀏覽:
2,874
推:
6
回應:
0

美景如畫之麗山農民廣場

2023-04-29
瀏覽:
2,722
推:
3
回應:
0

母親節的獻禮

2023-04-29
瀏覽:
2,662
推:
12
回應:
0

舉發炒房 重賞1000萬元

2023-04-25
瀏覽:
3,039
推:
3
回應:
0

房市停止呼吸 買房賣房拔河戰全面開打

2023-04-17
瀏覽:
3,378
推:
12
回應:
0

打房藥方發威? 房價衝擊才正要開始? 答案是這樣

2023-04-06
瀏覽:
15,205
推:
16
回應:
0

超豪宅變妝輕豪宅 因為什麼原因?

2023-03-30
瀏覽:
5,193
推:
5
回應:
0

有沒有特色的房子 賞之觀之即可

2023-03-25
瀏覽:
4,801
推:
4
回應:
0

倪子仁論 當前住宅大計10大未來方略

2023-03-24
瀏覽:
6,595
推:
3
回應:
0

(全)2023房市10大新趨勢 這樣跑跳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179篇報導,共12,31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179篇報導

12,31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