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岳林/台中清水報導】
「社區總體營造」在臺灣於1994年興起,以社區為基礎著重在凝聚居民共同意識、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到後來行政院將2019年定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臺灣各地開始思考如何結合在地人文風情和地理特色,活化地方產業發展,讓青年回流,延續家鄉精神繼續的耕耘下去。1986年清水散步的創辦人吳長錕先生辭掉南投的獸醫工作返鄉回到清水,推動音樂造鎮與拍瀑拉文化記錄、保存的工作,希望能將這裡打造成為清水社區文化與生態的據點。
清水散步創辦人吳長錕。(攝影/楊岳林)
隱藏在清水中的神秘咖啡廳
位於清水文昌老街,前身為「華笙音樂城」,吳長錕一開始以自己的第二興趣音樂來創業,經營唱片行販售古典音樂唱片,但隨著網路數位化,很多人不再去實體店面購買,於是2012年唱片行逐漸轉型為複合式咖啡廳的形式,經營的同時也有販賣介紹音樂有關的商品和舉辦活動,像是有舉辦清水散步五夜聚會所一系列的講座,近期11月4日有播放臺灣人權影展的紀錄影片,凡對文化藝術議題有興趣的民眾,均可免費報名參加。店內也主推以清水人物廖添丁去做設計的文創商品以及清水深度導覽旅遊,清水散步為了讓遊客能有一來再來的想法,2021年以清水豐富的文化資產、景觀生態規劃了高美濕地深度之旅、自行車體驗、老街歷史探索、鰲峰山士氣的美、戰領清水的五套遊程,吳長錕解釋道:「比如眷村一般人從來不會聯想到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裡,而清泉崗機場為什麼會出現在山上,蓋了機場之後發生了越戰,對清水造成什麼樣的演變,以及大楊油庫設施的成立,和鰲峰山上牛罵頭遺址的砲兵部隊、清水鬼洞,其實他們是有關聯性的,經由大家對這個地方一定的認識,去爬梳資料劃出幾個旅遊動線,最後把他們整合出來的成果。」
而自行車體驗是沿著清水五福圳的一趟富有理性和感性的深度旅遊,騎著單車跟著水圳認識周邊的人文聚落、大肚山的產業生態,廟和清水散步據點就成為了休息站,提供旅客廁所、茶水等服務。這些遊程也在這幾年不斷跟清水的學校老師談合作,吳長錕說:「因為清水每個國小所在的地區不同,文化特色是不會一樣的,從他們的課程轉譯到我們的導覽解說,很少人是從資料的搜集訪談、去幫每個點的未來發展去做討論的。」而這樣的討論成果,將它們轉換成教案或跟環境教育有關的素材,直至產出好的旅遊行程。推出以後也受到很多的迴響、關注,在2016年轉換成客製化的行程,主打揪團告知需求、量身打造的一個旅行,每年差不多將近五十團報名參加,吳長錕表示:「幾乎每週都要出團,而每個團的好處就是都會把當地的人文產業包在一起,透過這種深度的導覽旅遊,希望這個清水發展的產業成果是大家可以共享的。」
清水五福圳田園悠遊趣。(圖片取自清水散步官網)
文化創生 洄游清水
吳長錕在分享音樂之餘,也對家鄉有著濃厚的情感,1994年在鰲峰山上成立了「牛罵頭文化協進會」,開始參與文化保存運動、討論生態環境議題,基於兩個理由,第一希望可以協助政府把這個地區可以活絡起來,去做文化的主張跟推廣,特別是史前文化拍瀑拉,第二部分很重要的開始思考要怎麼去傳承,年輕人返鄉就變成很重要的課題,於是在2017年成立拍瀑拉文化基地,研究大肚王國與拍瀑拉族的文化。在推動清水的過程當中,吳長錕表示:「是以365天旅行的概念就如同生活體驗,因此文化的鋪陳就相當重要,過程當中也很在乎年輕人的動向。」文化基地的行政人員是年輕人以外,也特別招商請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基地開設餐廳,餐廳除了史前文化以外還有和在地小農合作,每個月有農民市集和文化市集的舉辦。吳長錕認為這是身為一個資深的長輩或文史工作者也好,透過這樣子的產業機制,去幫助年輕人返鄉,是目前很重要的課題。而反觀清水散步,年輕人的參與也相當重要,透過設計發揮他們的才華外,也能把文化傳承給他們,年輕人回家鄉不是要啃老,而是替家鄉加分,繼續耕耘著這塊土地,讓文化的氛圍才會一直越來越豐富。
廖添丁文創周邊商品。(攝影/楊岳林)
疫情之下的挑戰
疫情的衝擊帶給臺灣整個社會新的挑戰,許多店家不堪虧損因此停止歇業,同樣經營清水散步的吳長錕對於未來的何去何從,觀察大眾的消費模式跟以往有所改變。現階段思考的不是疫情影響的怎麼樣,而是透過既有的規劃融合新的消費模式,吳長錕表示:「目前客製化旅行是不會變,未來會更活絡把旅行課程化,環境教育化也是一個必然的,這兩三年來加強網路行銷、電商在各種平台去販售商品,更重要的是未來怎麼去結合青年返鄉。」清水散步未來將透過開發app去做整合,將文化生態產業、民宿結合在一起,這幾年來一直都在超前部署,就是希望能開啟清水一個很重要的觀光小鎮里程碑。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