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方舟太魯閣」影片首映~ 紀錄太魯閣珍貴物種,地震風災後展現生命韌性,守護續航,別具意義!!

2024/11/20 15:08
3,981次瀏覽 ・ 1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台北市藝文報導/記者林慧茹

照片

(國家公園署陳貞蓉代理署長(左3)、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劉守禮處長(左4)、方舟太魯閣影片製作顧問朱有田教授(左5)、李振棠導演(左1)等人合影。)

2024「方舟太魯閣」影片首映~ 紀錄太魯閣珍貴物種,地震風災後展現生命自由的韌性,守護續航,別具意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KtJoaXyCKg

**方舟太魯閣影片發表首映**

https://books.taroko.tw/ark2/

**方舟太魯閣電子書**

方舟太魯閣影片發表首映~ 紀錄太魯閣珍貴物種~~國家公園是讓生命自由展現韌性的地方~~**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在113年11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30在臺北「集思臺大會議中心 蘇格拉底廳」舉辦「方舟太魯閣」影片發表會,邀請大家一起關愛我們生活的土地,從生活地景讀懂台灣,了解見證台灣擁有年輕的地質環境卻裝著古老的靈魂,這是一部以採用多視角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環境與生態特色,著重高畫質、高音質和高感度的形象影片。在0403地震及康芮颱風重創後首映,別具意義。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由代理署長陳貞蓉、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太管處)處長劉守禮出席,及邀請方舟太魯閣影片導演李振棠、顧問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朱有田教授、主題音樂創作余政憲、攝影總監孫苡翔等貴賓出席,並開放民眾報名入場欣賞。

照片

(「方舟太魯閣發表會」國家公園署陳貞蓉代理署長致詞。)

國家公園署代理署長陳貞蓉表示:「這部影片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及李振棠導演團隊歷時2年時間製作,,(111年11月至113年10月,共計2年完。)太魯閣獨特的棲地環境,不僅孕育從熱帶、溫帶到寒帶物種,更是許多冰河時期物種的重要避難所,讓許多生物能在這片土地上代代繁衍。影片紀錄許多~~珍貴稀有的物種。製作期間正逢0403地震,地震自然力量帶來巨大的改變實在令人感到不捨,然而物種所展現出的韌性令人敬佩。這部影片傳達出在國家公園的環境裡,每一個生命都能以最自然的姿態生存著,國家公園發揮國土保育的重要功能,正是一個讓物種可以自由展現生命韌性的地方,無論是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濕地、海岸,或是不同類型的保護區,都是方舟,被讚譽為世界級的太魯閣國家公園~也會努力修復。感謝攝影團隊紀錄了地震前與地震後太魯閣峽谷的影像,透過本片可以看見地景的變化與生命的韌性,讓國人及全世界見證國家公園是地景生態與人文的方舟,保存和展示著這片土地的獨特性。「台灣是生活地景最多的地方,」從自然生態延伸到文化生活層面,以宏觀角度讀懂台灣。讓永續在生活裡扎根。」

太管理處長劉守禮指出:「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臺中及南投三縣市。其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包括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中央尖山連峰、清水斷崖、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境內地勢高聳,大致由西部的脊樑山脈向東傾斜,其間山巒起伏,二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面積約佔全境之半,其中有將近六分之一的面積為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峰所據。這些高山氣勢雄偉,當中躋身「臺灣百岳」者即達二十七座之多。全部面積共計九萬二千公頃。太魯閣峽谷、清水斷崖、高山和太魯閣族的山林文化是許多人對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印象,這些獨一無二的珍貴物種更是令人讚嘆。無論是在高山或峽谷中,所有的生命都各安其位,在環境的考驗中適應,也在適應中蛻變,而後演化成為更獨特的生命。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台灣是海島,也是大洋中的方舟;而太魯閣更是島中之島,方舟中的方舟。承載也守護者所有生命。這便是太魯閣方舟這部影片最初發想。希望透過影像記錄下太魯閣方舟中珍貴、特殊的地景與生命。也訴說他們的故事  。然而影片拍攝後期發生了0403地震。地震改變了若干地景。感謝攝影團隊也正好記錄下地震前、後的太魯閣峽谷,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從影片中我們不僅看到太魯閣方舟中壯麗的地景與繽紛的生態,也見識到地震後的樣貌。我們和太魯閣所有的生命一起經歷這次地震的洗禮,我們同是 方舟中的一份子,這也讓人深刻體悟到,在自然運行的規律中,更有責任守護同在方舟上的同伴,目前相關單位已投入經費,搶通.復舊.強化三大計畫,太魯閣族音樂節也如期每年舉行,預計2025上半年盡速部分開放園區,讓方舟永續航行。凝視太魯閣現況,召風喚雲,許多看似平常的植物,因為時間的縱深,都將成為最值得閱讀的符號~~

照片

(方舟太魯閣發表會製作團隊分享。)

方舟太魯閣影片導演李振棠有感而發地說:「本片紀錄了0403地震之前的峽谷河流景觀,那如流動翡翠一般的溪谷、那蓊鬱的山林...。期間也拍攝到多種高山鳥類的降遷行為、育雛,還有三種珍稀山椒魚(臺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南湖山椒魚)的生態,和南湖柳葉菜、南湖豬殃殃、奇萊紅蘭、清水山石竹、清水山黃精、小蘗家族等高山植物,動物部分有太魯閣高腰鍋牛、黃鼠狼、水鹿、長鬃山羊等。方舟太魯閣以「太魯閣是物種與人群的方舟」為核心概念,透過多角度的影像語言,深刻詮釋太魯閣的珍貴價值、壯麗景觀與生命韌性,展現融合生態與文明的內涵。在太魯閣國家公園這座以高山峽谷為背景的方舟,生命以其特有的姿態昂揚。

地震是巨大的自然力量,帶來地景與生態不小的改變,物種也有其韌性可以適應大地的變動。雖然大自然會不斷變動更迭,然而,在國家公園方舟中,每一個生命都能以最自然的姿態生存著,國家公園便是一個讓物種可以自由展現生命韌性的地方。

導演李振棠繼續說明:「方舟太魯閣的製作有不小的挑戰~~攝影團隊面對山高谷深,代表有許多的山要爬。所涵蓋的範圍其實非常廣泛。除了專業拍攝技術及登山所需的專業知識及體能。也結合了地質學,植物學,動物生態及氣候等專業領域。許多的現象包含了上述許多不同綜合專業領域的相互影響,大部分的問題及現象,除了詢問專業級顧問專家,累積相關拍攝經驗,將發現的現象與不同專家討論,運用網路及研究文件, 留下美麗的畫面及影像紀錄。可能為之後的研究和影片鋪下另一條路。

走進太魯閣國家公園,彷彿走進一個活的百科全書。你會開啟全部的感官,感受這片山林,每一塊石頭.植物都是一塊不同大小的生物系。這又跟一般登山客的路徑及時間完全不同。因為團隊需長時間盡量在對的時間拍攝可能會出現的動物和景觀。感受大自然想要交會我們的事,又更吸引人。身處整個相互依存的生態系,在這天黑之後馬上迎接我們的滿天星斗,心情豁然開朗。心中充滿無限感動。

拍攝方舟太魯閣記錄了這片美麗富饒的山河。也記錄許多珍貴生態影像。而0403大地震之後,許多地方已經不是原來的樣態,但也是因為這裡的地層及地形的狀態才能形成如此壯闊的太魯閣峽谷。這是活生生的地質教室 ,這部影片讓更多民眾關心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投入更多的研究與探索。當越了解這片我們居住的土地,越了解這艘方舟,我們就有更多的可能性,讓太魯閣方舟長長久久的航行下去!!」

照片

(「天成方舟」片頭截圖,邀請太魯閣族長老哈尤牧師為「太魯閣是大自然方舟」定義。)

影片以「太魯閣是物種與人群的方舟」為概念,分為5個單元,

1.「天成方舟」/方舟一詞被視為生命的「庇護所」,承載保源、保種的重責。而大自然方舟則是一個形象化的概念,用來描述自然界中能夠保護、存續和孕育多樣生命的特殊環境。這些「天然方舟」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為生物提供棲息地、生存資源以及適應環境變化的庇護所,確保物種的延續與演化。此外,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英文『TAROKO』字母,經過巧妙位移,可變成ARK TOO(請參考影片標準字),有「也是方舟」之意。片頭,邀請太魯閣族長老哈尤牧師為「太魯閣是大自然方舟」定義。台灣島上的一艘永續保育天然方舟。以壯麗地景、動物族群和植物聚落等,凸顯太魯閣國家公園之所以別緻之處。所謂天成~就是{自然所成就}太魯閣天成的峽谷、斷崖與高山不僅是令人屏息的地景,也是守護物種的方舟。 特別的環境中,孕育出特別的生命。天成方舟引領大家縱覽太魯閣多樣的地景,揭示太魯閣方舟的意義與價值。例如:荖西溪,合歡山暗夜星空,台灣高山杜鵑,藍腹鷴。

照片

(更加珍稀的南湖山椒魚,棲地在海拔3000米。)

2.「守護孑遺」/冰河期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留下冰河痕跡。間冰期許多溫寒帶族群遺留在此。各在不同的海拔棲息,安身立命。逐漸演化成太魯閣特有的物種。眾多知名孑遺物種當中,三種特有種山椒魚和南湖柳葉菜熠熠生輝。例如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台灣喜普鞋蘭,南湖柳葉菜

照片

(合歡溪裡的櫻花鉤吻鮭,影片片頭截圖)

3.「以太魯閣為名」/太魯閣多樣的生態環境中,演育出太魯閣特有,或以太魯閣為主要分佈區的物種。其中不少就以太魯閣和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山名地名來命名。例如:太魯閣櫟,太魯閣佛甲草,南湖杜鵑,奇萊紅蘭, 合歡山柳葉菜,清水圓柏,南湖山椒魚,太魯閣當歸,太魯閣高腰蝸牛,立霧煙管蝸牛等等。

照片

(太魯閣在0403地震前的山林景觀,影片片頭截圖。)

4.「絕境新機」/無論是高寒的南湖、奇萊、合歡山區,或是陡峻的大理岩峽谷;或是深邃的斷崖深谷,生命都在這裡尋找出路。峽谷中的金花石蒜,台灣蘆竹,高山上奇萊紅蘭與黃鼠狼,還有隨著季節更迭垂直遷徙的山鳥,都在不同的環境中展現生命的韌性 。

照片

(第二張是「峽谷跫音」單元片頭截圖,由音樂製作人余政憲詮釋峽谷的萬籟。)

5.「峽谷跫音」/國家公園是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典範及支援基礎研究的平台。環境教育、藝術展演以及史蹟文物的展示,引導民眾體驗國家公園。方舟之上不僅有珍貴的生態資源,更有多彩的人文。太魯閣國家公園就是絕佳的大自然教室。例如太魯閣峽谷馬拉松;太魯閣族音樂節。片頭,由音樂製作人余政憲詮釋峽谷的萬籟。

從海岸到高山,展示自然界的多樣性與適應力。影片記錄了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像是臺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南湖山椒魚,高山植物例如南湖柳葉菜、玉山圓柏,以及石灰岩特有植物等等,這些生命在經歷數千萬年的環境變遷後,演化為今日無法取代的獨特物種。

照片

(方舟太魯閣影片音樂總監余政憲帶領演奏影片主題曲

臺灣作為一座位於大洋中的島嶼,猶如地球的方舟,而太魯閣則是這方舟中的核心地帶。影片以深情筆觸,訴說著這片山水間蘊藏的生命故事,同時提醒我們,這片大自然是珍貴生命的家園,我輩應以謙卑的態度持續守護,讓這艘方舟繼續承載更多世代的希望。「永續需要累積,才會改變。」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生命旅行。邀請觀眾以全新的角度,重新認識這片壯麗的土地與其中的生命之美,也以細膩的影像,喚醒人們珍視與守護自然的使命。目前方舟太魯閣影片有中、英文版,今日在臺北首映後,將於11月28日太魯閣國家公園38週年處慶當天,在太魯閣遊客中心發表並開始每日固定放映,同時也會上傳至太魯閣國家公園YouTube頻道,讓民眾能夠隨時在網路上欣賞這部記錄生命韌性的珍貴影像。希望藉由影片分享帶領民眾走入國家公園,共享國家公園地景生態與人文之美~ 敬請期待!

 

**後記**

片名:方舟太魯閣 /主題:太魯閣國家公園森林生態以及生物多樣性的紀錄片
導演:李振棠 / 聲音工程:余政憲、翁之樑、Yannick Dauby / 企劃:余欣蓓。  統籌:鄭秋美
版本:(1)4K完整版(23分30秒),含中文語版、英文語版(2)4K單元版共有5個單元主題,含中文語版、英文語版

拍攝製作期間:111年11月至113年10月,共計2年完成。

定時播映:依規定時段在太魯閣遊客中心播放數次,並接受團體預約欣賞。

網路公播:發布在太魯閣國家公園YouTube專屬頻道。

記者連線提問:請問0403地震是否影響拍攝,其中那一點是讓拍攝團隊最有感的,想與大家分享的~0403地震發生時,製作團隊已完成全部需求影像的拍攝,所以取景並未受到影響,但是製作團隊當時確實是住留在花蓮,所以第一時間即以空拍方式記錄地震造成的災害現場,同時記錄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搶修及志工們協助清創的過程。感謝「方舟太魯閣」統籌:鄭秋美小姐資料照片提供

**記者林慧茹連線報導**

 

台灣大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