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科技對藝術方面的影響
高科技也有丟臉的時刻 : 臉書、IG、Whatsapp全球大當機近6小時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1005/BN3EYZGDGZF57J3LBCBTVIW...
我一向認為【科技的無限使用】是對人類無可恢復的禍害。網路比食物更重要,沒有食物生命還可以撐個幾天,沒有網路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沒有空氣,會瀕臨死亡。
我喜歡美國好萊塢的影片,影片中很多科技夢想幾年後都能成為事實。像羅賓威廉斯的電影【變人】,AI科技的進步不但能讓智慧機器人趨近於真人,甚至可能主宰人類行為,將來十字路口站著或高掛的可能是AI 機器警察,人們很多行為行動都必須乖乖聽他的。財團和政府越是沒有人性,這樣的事就發展得越快。
科技對藝術方面會有甚麼影響 ?
我也喜歡藝術,更希望藝術可以不要因為價格高不可攀高高在上難以在生活中普及。
藝術家當中雕塑算是相對辛苦的,必須一刀一斧的雕或用土一塊一塊的塑。近年來3D列印發展神速,已經有雕塑家利用電腦和3D技術配合他的立體創意製作出人力不可能達成的作品,例如有聲有色的科技複合材料以及多層次的精密互動式立體雕刻。3D成為工具,讓這些藝術家在原有的領域之外開創了一片科技藝術的新天地,價格甚至可以變得更高,成為另一種藝術作品而非取代雕塑。
陶藝家李亮一老師,利用噴墨印刷技術和材料的進步,將平面美術轉變成空間數位藝術,可以是室內或室外,不怕日曬雨淋。
大家熟知的劉其偉,在晚年時將他甜美的作品大量複製,姑且不論有多少是畫家授權多少是盜印,都成為人人買得起的複製品。是不是所有繪畫都適合走這一條路? 還是趨勢使然非走不可?
我相信一定有出版商或畫廊會極力說服畫家提供作品版權,讓他們大量複製開發一個更大的市場,尤其是宵想龐大的中國市場。這種以廉價出發的想法、賣畫變成像賣書一樣,表面上版稅收入誘人,這個好玩。
從藝術普及化的立場,我不但不反對更是舉雙手贊成,因為我不是畫家,我不會受到傷害。回想戰後的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人人家徒四壁,破舊的牆面上貼著日曆風景印刷或美女,甚至賣藥廣告都可以增添生活氣氛,那種溫馨沒有相當年紀難以想像。絕對少數的文人雅士大戶人家,才有錢購買當時前輩畫家的原作,替台灣美術發展史保留了珍貴史料。
數位微噴科技印刷,已經發展出不同的印刷材質、不同的紙張畫布,可以利用數位輸出,列印出連畫家自己都無法分辨一模一樣的繪畫作品。當然,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是當這些名家的好畫都變成複製畫,普及了藝術生活化確實偉大,但是如此自我犧牲成為【補壁】商品,想想中國連賓士車都可以仿冒,盜印個千張萬張小事一樁,尤其是水彩畫。
市場是殘酷的,就像貞操不容冒險一樣。一但你試著使用數位微噴印了八張十張編了號簽了名的複製品上市,你就被某些有心人盯上了。如果我是畫家別人想這麼做 我無權反對,反對也沒有用,但是我會堅持作為一個只賣原作不買印刷品的畫家。
藝術愛好者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21-10-05
、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