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氈手巾 扎出農村媽媽的自信
【記者林哲瑄、鄭筑勻/新北市報導】鶯歌區農會家政指導員王可欣,發起手作羊毛氈手巾計畫,以鶯歌鳥的農村意象為主題,透過農村媽媽的手,將家鄉故事一針一線扎進手巾裡,顛覆大家對鶯歌只有陶瓷的印象。藉由創作及販售,幫助這群媽媽們找到自信和能力。
鶯歌區農會家政指導員王可欣羊毛氈手作班學員合影。 攝影/林哲瑄
結合鶯歌農村意象的羊毛氈手巾
手作羊毛氈手巾課程,來自於農會推動的農村巧藝計畫。農村巧藝計畫自一九五六年開始,在全台農村推動家政教育,一開始用以降低農村婦女家庭開支;隨工業化催化,台灣農業轉型升級,今日鼓勵成員運用好手藝,結合農村傳統,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製作具有農村特色的產品。
鶯歌雖沒有特別的農村產業,但擁有豐富的地景文化故事,就如它的名字,因鸚哥得名。王可欣想到,如果在手帕上扎上一隻鳥的圖案賣出去,有助於傳達家鄉故事,讓更多人知道鶯歌。
使用羊毛氈作為素材,是因為鶯歌的「繪彩」文化。早期,鶯歌的居民會在陶瓷上彩繪,稱之為「繪彩」。但在工業化下,這項技術逐漸被機器取代,為了重現傳統文化價值,又不落窠臼,王可欣將原有的素材顛覆,代換成羊毛氈,結合媽媽們的巧藝,扎出不同風格的手作農村產品。
羊毛氈手巾的製作過程,先選定一塊布料,把它固定在竹筐上,使用消水筆在上面構圖,再取適量的羊毛扎在手巾上面,扎得過程不能太深入也不能太淺,避免洗滌時脫落,嘴巴跟腳的部分則用棉線刺繡上去,羊毛帶柔軟,而刺繡帶生硬,兩者結合形成對比,使得圖案更顯生動。
各種顏色的羊毛氈陳列在桌上,供學員挑選。 攝影/鄭筑勻
手作羊毛氈 沒那麼簡單
手作羊毛氈手巾課程從今年九月開始,學員皆是退休的鶯歌媽媽們,製作好的成品會配合農會到各個市集販售。計畫第一年開發鶯歌媽媽們的興趣,第二年把班的組織建立起來,第三年讓學員們獨立創作,第四年開始回饋地方,甚至發展個人工作室,獨立作業。
通常一星期至少要產出兩條羊毛氈,但在輔導過程中,有一些媽媽視力不好,手巾產量沒有其他學員多,在同儕壓力下,便選擇放棄,使得班上人數愈來愈少,計劃實行碰到困難。
為解決學員數銳減和產量不穩定的問題,王可欣說,不會要求每星期至少產出兩條,希望媽媽們以輕鬆沒有壓力為原則,盡其所能,一個月產出一條也可以。
扎出創意無限的羊毛氈
整個課程中,學員們學習到使用羊毛氈的技術,並應用所學於其他手作產品上。曾在鶯歌區農會家政課教授襪子娃娃的盧美華說,學員們會結合襪子娃娃和羊毛氈,讓作品更加具有變化跟創意。
手巾上的圖案雖以台灣原始鳥類為主,但學員們扎出來的顏色和形狀都不一樣,各有特色和自己的風格,唯一不變的是她們都很努力地學習,很努力地把圖案扎到最好。
農村媽媽製作的手巾各有其風格。 王可欣提供
從課程中找到自我價值
鶯歌媽媽們也在課程中找到自我價值,學員蔡碧華說:「一開始,我也不是很會做,做得很醜,一直想打退堂鼓;但經過同學的鼓勵,慢慢建立起自信,現在我覺得美醜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做到我想要的東西。」
從起初的生疏,到現在熟稔地扎出鳥的圖案,一針一線中,盡是媽媽們的自信和永不放棄的精神,賣出去多少條已不是重點,重點是她們在學習這項巧藝中,獲得價值及自我認同,也是此計畫真正想傳達的理念。
學員們一針一線地扎出羊毛氈手巾。 攝影/鄭筑勻
延伸閱讀
替動物平權 VNICORN穿出純素潮流
視障者巧手製作 手機穿上羊毛大
手做的幸福 羊毛氈
更多新聞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