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快樂學習法 智能障礙者遊戲中烘焙

2019/05/07 20:00
2,984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劉德苓、林妤瑄/台北市報導】你知道烘培也能變成一種遊戲嗎?畢業於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的李慈恩與朱琦設計一款針對智能障礙者的烘培教學輔具:「不凡美味實驗所」,希望能以不同於以往的設計方式,讓他們能在操作的過程中,以遊戲的方式來進行烘培,藉由不斷地練習,進而改善他們的生活。

以遊戲成就非凡 不凡美味實驗所

「不凡美味實驗所」是一個為智能障礙者族群所設計的烘培教學輔具,由畢業於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的李慈恩與朱琦組成的兩人小組設計製作。他們希望能利用這款教學工具,讓智能障礙者能以遊戲的方式烘培,在快樂的心情中完成步驟,進而促進他們的思考、最大限度地達到智能上限。

李慈恩說:「我們其實產品上面有一個座右銘就是:『希望不同的他們也能成就非凡』。」以這句話為中心思想,理念相同的兩人在畢業製作時一拍即合,都想幫助這群智能障礙者改善生活。發想初期,他們在教養院當志工,同時觀察智能障礙者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痛點」。最終,他們挑選「烘焙」為主軸,期間與教養院和智能障礙者們不斷磨合、改善設計,總共花費一年半的時間,終於完成「不凡美味實驗所」。

照片

顏色可愛且繽紛的不凡美味實驗所。 提供/李慈恩

兩人秉持著「不希望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想法,捨棄目前快速而便捷的設計主流,希望在他們能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實驗」,在做中慢慢學習、玩樂間吸收,做到普通人也能做到的事情。整個產品的設計圍繞在圖案以及顏色上,藉由逗趣可愛的外型、看起來能引起食慾的顏色,以及簡單的操作方式,激發使用者的興趣。

逗趣圖像為主軸 吸引智能障礙者目光

他們以三個在烘培上最常用到的概念來設計不凡美味實驗所:時間、重量、以及拌勻。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智能障礙者對於時間的理解可能並不像常人一樣。那麼,要怎麼讓他們知道十分鐘與二十分鐘等等的時間差別?兩人針對時間,設計出「故事書」,利用書中劇情的推演配合現實中的工具,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時間」。

照片

不凡美味實驗所為了幫助理解而構想的故事書。 提供/李慈恩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隻小猴子要去找香蕉,在路上會接連遇到各種水果,有葡萄、蘋果、鳳梨三種。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把時間轉換為「遇到水果的順序」:讓智能障礙者們記得水果的順序,藉由記憶連結的方式,理解「越後面遇到的水果,代表我要走的時間越長」這個概念。配合現實中的計時器,上頭印有水果圖案,他們在操作時就可以運用方才得到的概念,調整所需要的時間(例如一顆蘋果等於五分鐘)。

接著是重量,一般人可以很輕易地了解一杯糖與兩杯糖的重量差別會如何造成味道上的不同;然而智能障礙者卻不一樣,他們很可能就只是照著老師所說的去做,實際上卻沒有了解一杯與兩杯的差別在哪。兩人為此在產品中設計「天秤」,配合使用動物形狀的砝碼,讓智能障礙者對於重量能有初步的理解。

「大象跟老鼠誰比較重?一定是大象比較重!」他們利用天秤會「平衡」的簡單物理學概念,讓智能障礙者能藉由動物砝碼,連結現實生活中的基礎概念,知道什麼是「重與輕」,操作器材時能直覺地去調控天秤上的平衡重量。

最後是拌勻。智能障礙者經由指導,知道要拌勻材料,但是為什麼需要繞著最大圈拌勻?他們沒辦法理解,會在一個小地方不斷地繞圈圈攪拌。兩人為此設計出一種特別的攪拌碗,中間有凸起物,只在小區域攪拌的話必定會被這些凸起阻擋,進而讓他們能做最大圈的攪拌。

然而,並不是只有這樣。一般人都知道在攪拌過後要把碗中剩餘的材料刮乾淨,智能障礙者可能就不清楚為什麼他們在攪拌好、倒出材料後還要特別再把裡面刮乾淨?為此兩人在碗裡又設計了小魚圖案,要是不把碗刮乾淨的話,圖案就會被蓋住,老師可以藉由「幫我找出碗裡有幾隻小魚」的遊戲方式,引導他們不浪費地將碗中的材料刮乾淨,他們也覺得這是在「玩」,而不是在工作;感覺有趣,就能引導他們樂意去做這些事。

最後兩人還設計了桌遊式的小字卡,上面的圖案各自代表其在產品中所代表的意涵。例如今天拿出一張一顆星的卡牌,是泡一杯蜂蜜水的挑戰。上面可能就會印有如前述所提的動物砝碼代表的蜂蜜與水的重量、以及水果意象所代表的規定時間,讓智能障礙者去實作。接下來會有更難的挑戰,如同在做實驗一般,難度不斷地上升,就能循序漸進地讓智能障礙者在挑戰的過程中慢慢學習、增長經驗。

照片

不凡美味實驗中桌遊式設計的遊戲小字卡。 提供/李慈恩

突破不支持 最終完成設計

設計者之一的李慈恩有家人在教養院工作,因此兩人在設計初期可以很容易地去接觸智能障礙者。他們在這過程中發現,這些智能障礙者很多並不是只具有單一病症,很有可能會合併各式的症狀,例如:唐氏症等等,甚至智能障礙者之間的嚴重程度都不太一樣,這造成了他們在設計上很大的一個困難:該怎麼設計才能讓這些智能障礙者能共同學習使用?

李慈恩的家人與教養院的職員們一開始並不支持兩人設計這項產品,基於經驗,他們對於智能障礙者最後究竟能否理解產品中的各項意義,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一直到最後,兩人將成品設計出來,實際給學員們使用後,大家才發現原來這項產品真的能夠發揮效用,幫助智能障礙者更進一步地學習,啟發他們的才能。

「其實他們是有辦法更好的,而不是像我們都覺得為了方便而讓他們做簡單的事情。」朱琦說,她分享其實在教養院當志工的那段時間,發現其實這群人並不是完全地如我們所想;輕度智能障礙者甚至可以平常地與她對話。這也讓她深信,智能障礙者們是有潛力的,經過適度的學習、開發智能,他們也能做到像普通人一樣的事情。

不凡成就非凡 開創新可能性

目前不凡美味實驗所參加台北設計獎,獲得該獎項的銅質奬,在參展期間也有許多公益性的廠商表態想與兩人合作,不過仍須長久的討論,仍是未定數。未來如果有足夠的資金以及時間的話,他們也想把原先預定使用的食品矽膠材質正式運用在產品上,取代目前實體的光固化塑膠材質,避免智能障礙者們在操作時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例如:因使用器材而發生的敲打、或是誤食器材造成的危險等等,盡量使用安全的材質,保護智能障礙者。

照片

面露笑容的李慈恩(左)與朱琦(右)。 攝影/林妤瑄

「在這個過程中覺得真正跟自己想法很像的人很少。包括我們在展覽的時候、跟老師溝通的時候,就是會碰到很多、你會知道其實他跟你沒有相同的感覺的人,你會不知道你該怎麼跟他說。」朱琦說。因為兩人都想要成為能幫助弱勢團體的設計師,然而在設計圈中,他們選擇的道路並非多數,也非主流。但兩人相信,只要堅持做自己,總有一天,無論是不凡美味實驗所、還是他們的理念,都能被眾人看見。

採訪側記

這次採訪的經驗很棒,兩位受訪者都是很有想法的人。在受訪時就能感受到兩人在為弱勢設計的想法是很真誠的,努力地去思考、去探索那些可能需要幫助的族群的需要。面對他們侃侃而談的樣子,當下其實很感動、甚至有點鼻酸,看著兩人為自己的理想而堅持的樣子,又再次深刻體會到:社會上真的有許多為了某些族群而奔走的身影,只是我一直都沒有去注意而已。希望這些身影能越來越多;在將來,我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

延伸閱讀

三三吾鄉 打「皂」喜憨兒溫暖故事

由根山居 讓智能障礙者有所居

照顧健康 心路守護智能障礙者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