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用鏡頭說出移民工的在台故事

2017/08/26 20:00
2,864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記者王世盈、潘佳恩/台北市報導】媒體出身的徐瑞希,不斷地倡導「自己的故事自己講。」於二〇一三年創辦了台灣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不只設立移民工影音獎,還舉辦移民工影音工作坊,培訓外籍移工、新住民用影片說故事的能力,讓外籍移工、新住民以母語說出自身的故事。

來到台灣還有更多的可能

「愈來愈多的外籍移工來到台灣工作,而這群移工除了工作,其實也需要各方面相關的生活、學習等資訊。」徐瑞希說著當初自己創辦協會的契機。徐瑞希之所以對移工充滿濃濃的愛,皆由於過去家中的菲律賓籍移工對她的女兒視如己出,有一次她好奇發問,才得知移工是單親媽媽,因為小孩是身心障礙患者,需要龐大的醫療、教育費用,不得已將孩子留在家鄉,隻身來台工作,移工說,「我是用對我小孩的愛,來照顧你的孩子。」徐瑞希當時聽了一方面覺得相當感激,另一方面卻不曉得能為移工做些什麼。

同時身為公共電視董事及台灣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徐瑞希,於二〇一三年創辦了台灣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GWO),提供在台灣及想來台灣的外籍移工在工作、生活及教育等方面的實用資訊及服務。希望經由在地的關懷及支持,保護移工的權益,肯定移工的貢獻,發現多元文化的豐富。

徐瑞希表示,台灣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會將生活、文化、教育及勞動等訊息以移工們的母語寫成文章或拍成影片,放上網路供全台各地的移工朋友們觀看,另外,針對外籍藍領階層的朋友開設一些課程,增進移工朋友們的專業技能,讓他們能記錄下自身的日常生活,跟家人朋友們分享,或是未來返鄉後,能利用專業技能找尋不一樣的工作,終結移工迫於貧窮,必須長年跨國流浪打工的窘境。

照片

台灣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GWO)創辦人徐瑞希。 潘佳恩/攝影

自己的故事自己講

星期日的下午,藏身於北車某處大樓的電腦教室裡,陸陸續續地來了一些越南籍的朋友,有人攜家帶眷、有人隻身前來。這裡是台灣外籍勞動者發展協會舉辦的二〇一七移民工影音工作坊越南場的上課地點。

「來到台灣的這些新住民及外籍移工們其實很有才能,新住民及移工們的圈子是很活躍的,他們常常舉辦一些活動、出遊等等,但可惜的是這些都是台灣人看不到也沒機會看到的一面,台灣大眾對這些外籍朋友的印象大多仍停留在假日在北車大廳聚集。」徐瑞希說道。

因此,徐瑞希發起移民工影音獎,希望改變以往以移工、新住民為主題的影片,多由他者的角度來詮釋,移工、新住民不再只是被攝者,而是能跳出螢幕,自己掌鏡,用母語說出自己的故事。

每年一次的移民工影音工作坊請來這些移工、新住民家鄉的公民記者授課。當天前來授課的公民記者表示,他會向移工及新住民介紹拍攝的基本概念和一些能在手機使用的拍攝、後製軟體,畢竟並非所有移工及新住民都有相機,大部分的人多還是用手機拍攝,接著他會教大家從哪些角度取景、拍攝,畫面會比較好看。

課堂上,大家一邊聽著老師介紹、講解,一邊實際操作手中的手機及面前的電腦,接著,大家相當熱烈地站起來用母語發表自己的拍攝構想,在短短的半小時內,就已經有學生拍出一支短短的影片,老師將影片放上投螢幕跟大家分享。移工及新住民朋友,拿著自己的手機拍攝教室的一切,再用軟體編輯,說出自己的感受及故事。來參加工作坊的學生表示,自己目前在台灣讀研究所,聽到協會的工作坊課程,就想來參加,學如何用影片拍出自己在台灣的日常生活、求學過程,然後想去參加移民工影音獎。

「這就是工作坊要誘發的,透過參與課程又發出這些外籍朋友們用影片說自己故事的動機,一個人可以拍自己的故事,說出想說的話,表示他不只具備拍片技術的能力,也代表他是一個比較積極進取的人,才會嘗試拍片。」徐瑞希笑著說道。

照片

移民工工作坊上課情形。 潘佳恩/攝影

少點憐憫 多些鼓勵

「過去總是由他者來決定移工或新住民要什麼,現在由他們站出來表達、反映自己的處境與需求。」在這個前提下,徐瑞希認為,媒體不是目的,必須學習淡化專業技術特效,還原影像、聲音的純粹;透過媒體這個工具,讓移工、新住民站在幕前,用他們的語言及他們自己運鏡,用移民工的視角去拍攝他們在台灣的生活,也讓台灣人透過影像了解每位移民工的生活樣貌,他們來台灣不再只是做低階的勞動工作,他們還有可能是來台進修或旅遊。

徐瑞希表示,許多移工的能力其實都很強,他們有台灣的生活經驗、會使用中文溝通,也有積極學習進取的心,像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副署長蔡孟良過去參加亞太經合會,接待外賓幫他翻譯的小姐,就是曾經在台灣當過外籍看護的印尼移工。誰說移工不能是協助台商進入東南亞市場的優質人力!

「少點憐憫,多些鼓勵」。徐瑞希說,台灣是移工實踐夢想的起點,台灣社會應該要除去對他們的刻板印象,讓他們看見自己的能力。

照片

越南籍移工分享在台生活經驗。 潘佳恩/攝影

 

延伸閱讀

北車最美週末 移民工同樂

孩子的秘密基地 改善新住民家庭教育弱勢

孩童用心拼 馬賽克藝術裝潢建物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