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北醫展齡中心 打造長者的幼兒園

2017/07/31 20:00
4,294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記者林淑禪、陳厚蓉/台北市報導】「我們要讓長者們看見彼此的價值,建立起長者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的自信心。」年邁半邊癱瘓的春姨,如今雖行動及言語方面無法自足應付,然而過去做糕餅的手藝仍然沒忘記,透過女兒轉述製作秘訣,春姨將美味鳳梨酥的做法在展齡中心所舉辦的DIY活動裡與大家交流,讓長者們跨過疾病的障礙重建自信。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為全球之冠,當社會人口邁向高齡化,長期照護問題儼然成為政府至社會到個人必修課題。台北醫學大學二〇一五年四月起,首度結合專業課程與社區老人照顧,於信義區吳興街上成立「展齡中心」,以學校為中心,導入師生本科系之專業,為長者們設計課程及活動,期望打造出「長者的幼兒園」。

以社區為基礎的創新服務學習方案 打造「長者的幼兒園」

北醫屬於醫療型的大學,過去幾年都會安排相關科系學生進行專業服務,深入社區陪伴長者。北醫雖位於高度繁榮的台北信義精華區,但社區中存在許多被忽視的老舊眷村,獨居長者雖不在多數,然而白天因兒女外出工作,被單獨留在家中的「半獨居」長者卻是非常多。展齡中心專案經理高君蓉表示,「長輩生活中適時出現刺激,並與他人維持正常互動是非常必要的,太單一的生活會使他們加速退化,也更可能引發憂鬱症或失智、失能的問題。」

為了讓社區的「半獨居」長者們能在地老化,以在地的資源,讓老年人得到完整的照顧,並在熟悉的環境自然老化,增進獨立尊嚴的生活,盡量避免入住機構式的照護。二〇一五年台北醫學大學正式開設了「展齡中心」,從原先不定點、打游擊的服務方式,轉型成定點、常態性的社區關懷照顧據點,並針對輕度以上失能或失智的長者,提供日托服務,使照顧者能擁有適度的「喘息空間」,暫時放下照顧親人的責任,更放心地去工作、從事社交或身心放鬆活動。透過北醫師生的專業知識,引進學術資源,為社區高齡長者開設一系列健康講座、歌唱活動、動腦、手作DIY、活動筋骨等課程以及每日共餐活動,希望創造出一間專屬於長者的幼兒園,使他們能踏出家門,與他人互動交流,改善逐漸封閉孤獨的日子。

阿珠阿姨剛來到展齡中心時都固定坐在同一個椅子上不與人交談,就連志工跟她說話也都要講三次她才能理解。中心的同仁都懷疑阿姨是否患有輕度的失智,然而經過兩三個月的互動,阿姨竟然變得開朗甚至還會主動開玩笑,而且原本懷疑的徵兆都消失了 ,專案經理李翊寧認為,雖然這都只是一些小跡象,但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只要心情開朗,是有辦法維持健康的。

照片

參與展齡中心活動的奶奶 親自包水餃將愛心發送給社福團體 照片提供/北醫展齡中心

學生導入自身專業 為長者們提供服務

一人份的食物並不好製備,導致年長者獨自在家時通常會煮一餐分多餐吃,長期吃隔餐飯、隔夜飯的情況下,不僅無法兼顧營養,還會傷身。展齡中心每週一至週五都提供了午間共餐活動,過去是由保健營養學系的學生專為長者設計健康菜單,並有專業營養師把關,針對長者普遍三高的問題,嚴格執行少油少鹽及均衡營養的餐點;而現在則是由同樣是營養系畢業的展齡中心的專案經理來規劃每日餐點,學生協助製備。擁有多年烹飪經驗的爺爺奶奶們,在品嚐完之後也會向學生分享過往的烹飪經驗以及人生智慧,像是如何將肉煮得軟嫩,怎樣的手法能把菜煮得更加美味。高君蓉說:「我們會透過長輩們的飯後建議去做菜單調整,長輩在這之中是被視為老師的角色,並不是只被我們服務,其實他們有很多智慧的結晶在裡面。討論菜單只是一個媒介,它促成世代之間更多的互動,增進代代之間的智慧相傳,長輩也會有成就感。」

照片

學生與展齡中心同仁共同製備的健康午餐 照片提供/北醫展齡中心

而每週三下午的「大樹下逗陣」,是提供給學生們自由發揮,展現創新、創意服務的時段。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透過平日服務過程中對長者的觀察,激盪出新點子,並針對長者們的需求進行提案,藉由「大樹下逗陣」時段將想法付諸實行。一群口腔衛生學系及牙醫學系的學生發現了年長者在裝了假牙後咀嚼能力逐日衰退的問題,為了推廣軟質飲食概念,特別籌備了「香蕉煎餅DIY」的活動,教導長者如何利用簡單的食材變出新花樣。

協助建立長者自信心 找到存在價值與生命尊嚴

春姨是展齡中心裡一位半邊癱瘓長輩,雖然說話時口齒不清,溝通上彼此都需要耗費許多心力,但能感受到她積極與同儕互動、想努力融入大家的心情。某次有位志工同學相當有耐心地與春姨聊天,得知原來她過去喜歡烹飪、做糕餅,當時展齡中心的同仁就在思考該如何讓大家更認識春姨,後來便發起了「春姨DIY鳳梨酥」的活動,邀請了春姨的女兒到現場,由媽媽講解作法給女兒聽,女兒再把母親的手藝絕活傳授給現場的長輩們。

照片

春姨與女兒教大家製作好吃鳳梨酥 照片提供/北醫展齡中心

專案經理高君蓉說:「雖然春姨年邁癱瘓,但仍有技能在,而且她做的鳳梨酥非常好吃。想透過這樣子的活動,讓大家看見彼此的價值,建立起長者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的自信心,成為互相學習交流的地方。」

今年四月底舉辦的DIY包水餃活動,讓長者們將親手包製的一千顆水餃分送給需要的非營利組織及國小學童;五月初里長所舉辦的慶祝活動,中心的同仁帶著長者折造型氣球,並發送給現場的小朋友。專案經理李翊寧表示,我們想要讓長者們覺得來這邊上課並不是只為了打發時間或是跟朋友聊聊天而已,而是可以把上課所學的東西在社會上有所付出。

照片

奶奶拿著DIY的水餃 滿意的笑容 照片提供/北醫展齡中心

自然的社區生活圈 增進社區向心力的空間

專案經理高君蓉幾年來觀察到,在這裡眷村的人不會跟住在公寓的人互動,他們是分屬不同群的,但在展齡中心,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長輩們,會漸漸地有接觸甚至熟絡起來,這裡等於是幫他們建立了互動的平台,弭平了彼此存在的隔閡,增進社區的向心力。

照片

展齡中心背後默默支持的一群人(左至右)展齡中心專案經理高君蓉、陳姿妤、李翊寧 攝影/陳厚蓉

展齡中心未來更期許能成為社區生活圈的一部份,是一個年輕人與長輩可以自然互動的地方,像過去大家凝聚感情的空間就是廟旁的榕樹下,齊聚一堂泡茶聊天下棋、長輩講古、小朋友在旁邊嬉戲玩樂、長輩也有可能會在旁邊帶活動傳遞累積的寶貴智慧,高君蓉說,「我們希望未來能是這樣一個很自然、讓大家習慣的一個存在,而不是刻意的營造的。」

照片

展齡中心專案經理與社區爺爺介紹活動課程 攝影/陳厚蓉

 

延伸閱讀

大手牽小手 培育深坑食農小尖兵

走進眉溪部落 暨大拓展原勢力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