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島呼冊店 翻轉嘉義生活的行動基地

2017/06/06 20:00
3,19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陳祖晴、葉詩廷/嘉義市報導】曾是全台第一個擁有三線鐵路,台鐵、森林鐵路、台糖五分車匯集的嘉義車站,繁華一時卻隨時代沒落,老房子舊社區似乎也連同時光沉靜下來。二〇一五年,一群關注嘉義在地的年輕人組成的「翻轉嘉義工作隊」在此落腳,以友善農業豆製品結合獨立書店,催生出「島呼冊店」,成為當地社會議題的行動基地。

照片

島呼冊店保留原有老屋木材建築,暖綠色的皮膚包裹了嘉義年輕人的夢想。攝影/葉詩廷

 

聽見島嶼呼喚 翻轉在嘉生活

「島呼冊店」表層的意涵是諧音台語的豆腐書店,深層意涵則是島嶼呼喚的意思。島呼冊店負責人吳敏華說:「用台灣黃豆、辦議題講座、挑選書籍,其實都是一種我們在回應跟在連結這塊土地發生了什麼事情」,關注生活周遭,小至社區、大至嘉義甚至整個台灣。她認為,大家可以更關心自己所生活的地方,選擇食物的來源或是閱讀的書籍,就是一種價值觀的選擇。

要說島呼冊店就要從催生它的「翻轉嘉義工作隊」提起。

翻轉嘉義工作隊由一群關心嘉義在地生活、議題的年輕人組成,有的是土生土長的嘉義人、有的是從外縣市來嘉義深根的人。工作隊成員背景不同,因此關心的範疇也不同,有人關心食物跟農業,有人則關注性別、勞工議題,然而他們的共通點都是希望透過行動讓嘉義變的更好。

島呼冊店負責人林詩涵原是人民民主陣線的成員,在參加民陣的時候開始意識到過去一直在當社工,可是在做個案服務的過程中會與到許多體制上的問題,因此開始考慮自己爭取和政治的關係。二〇一四年九合一選舉時,林詩涵參選嘉義市市長,競選總部選擇分租朋友開咖啡廳的空間,此後雖未當選,工作隊成員認為,就算選舉結束,但選舉期間關心跟討論的事情在選後還是要持續的做下去,於是討論後承接下了整個空間,並轉型成常態性關注社會議題的團隊,成為現在的「島呼冊店」。

考慮到租金及成本的開銷,若只有討論議題很難支撐這個空間的運作,此時,恰巧同是嘉義翻轉工作隊的吳敏華面臨生涯轉換,她希望能有一個空間來做豆腐,萌發了豆腐坊的概念;同時林詩涵家中進行整理,屋內藏書需要有個空間再展現,而有了閱讀空間的雛形。因此,書店內近九成都是林詩涵的私人藏書,考量到成本,一開始另外一成的書都是以其他夥伴的二手書為主。現在書店每個月都會從「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進新書,二手書與新書的比例已是各半。

照片

島呼冊店負責人吳敏華(圖左)和林詩涵(圖右),一人負責豆腐坊、一人負責閱讀空間,共同開拓翻轉之路。攝影/葉詩廷

 

翻轉一:在地有機豆腐豆漿

吳敏華原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工作面板廠工作,偶然參加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的培力課程接觸到農業議題,開始關心起自己吃的食物的來源、種植方式及環境,機緣之下在台中上了一堂社區豆腐坊的豆腐課,學會了自己製作豆漿、豆腐,也在島呼冊店開展了自己的豆腐坊。

島呼冊店使用由雲嘉南地區在地友善耕作所種的黃豆,友善耕作過程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能夠以新鮮、即時的方式,將豆製品供應給附近居民。

「大家對於豆漿、豆腐的印象是什麼?」對台灣人而言,豆腐和豆漿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便宜、易取得是一般人的印象,當大家習慣一杯豆漿十五塊,為什麼這裡豆漿要賣七十元、豆腐要賣四十元?吳敏華說,基改的豆子跟台灣的豆子價格就差了十倍,製做過程和豆漿濃度都是不一樣的條件,才形成了一開始消費者接受度不高的門檻。因此,主要顧客來自原本就有有機理念的家庭,也與蔬食餐廳有固定合作。

目前,島呼冊店除了主要販售的豆腐、豆漿之外,吳敏華也積極開發了豆奶茶系列,使用店內豆漿和台灣友善耕作茶葉搭配,點心方面則有豆腐製成的湯圓供客人享用。

照片

島乎使用的黃豆皆採自台灣友善農民耕作黃豆,提供在地、天然的好味道。攝影/葉詩廷

 

翻轉二:串聯人和書之間的關係

「我希望可以透過『書』這個事情,讓過去可能不關心這個議題或沒接觸到這件事情的人,能夠透過書去思考、去了解這些事情怎麼發生的」,對於島呼冊店負責人林詩涵而言,書和人一樣是流動的,因此,書店內的書除了能夠在店內免費閱讀外,也能「借閱」出去。只要以書的原價做為押金,就可以出借閱讀,讀者可以選擇歸還與否。歸還則讓書有機會在流動到他人手中;不歸還則當做把書買走,變做自己的收藏。

選書主要以與社會議題有關的書籍,走進冊店,第一面書櫃上陳列著食農、環境、性別、台灣意識、歷史相關書籍;文學、詩集、小說則散落於冊店內藏書空間,和連鎖書店大有不同。

書店除了以書為主體,議題的討論與活動更是一大重點。林詩涵說,定期辦新書講座能讓大家走進來,吸取一些透過書籍得到的知識。現在,空間也變成一個關注不同社會議題現象的人可以共同聚集的場所,做為一個平台提供場地、設備,讓更多人在這裡有更多的討論「這是以書店為空間最能做到的一個部份」。

林詩涵說:「書店不是一個花瓶」,當書店不是一個花瓶的時候,就得花力氣讓書跟人產生連結,可能是舉辦新書發表會、講座等活動,讓書更能被人看見。她會將自己的讀後心得放上粉絲專頁,也定期做新書書摘,「推薦書這件事情不單單只是賣書,而是我們要讓不同的人,有機會透過簡單的介紹去知道這本書的存在,而且可以跟它產生一些勾連。」

翻轉三:社會行動基地

照片

「用書店進行一場文化革命」,老屋後半部的閱讀空間藏有小說及文學,直立式擺放能收納更多書籍。攝影/葉詩廷

 

「我希望自己不要跟整個社會脫節,我的每一個書籍推薦也好,是可以跟這個社會的脈動同時並進的」林詩涵說,書店裡有很多與性別有關的書籍,對於大部分的書店來說,可能不會放在最前面的書牆上,其實這些書都與生活有關,不論是食物、農業也好,或是一些社會運動、台灣的歷史發展也好,「我希望透過這些書能夠讓每個人長出一個自己的對社會的視角」。

在活動的安排上,以書為主軸的分享由林詩涵負責規劃,其他議題的討論則由嘉義翻轉工作隊負責籌策,例如整個三月將有多場與二二八事件相關的議題討論,邀請作家、教授到場分享。三月十一日採訪當天碰上《重構二二八》新書分享會,當地居民將書店一樓坐滿了,有當地高中生、南下的大學生、社會人士,還有遠從南投而來的老夫婦。作者陳翠蓮與參與者一來一往,提出、回應對二二八事件種種疑問與觀察,整間書店充滿生氣好不熱鬧,紛來沓至的參與人數展現了島呼冊店串連人和議題的成功。

照片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新書分享會,以政治、歷史、文化觀點頗析適逢七十週年的二二八事件。攝影/葉詩廷

 

翻轉四:課輔班拉起與社區的連結

從嘉義火車站走到島呼冊店的路上,可以發現後站社區的樣貌與前站熱鬧的景象不太一樣,恬靜而不寂寥。社區早期附近有火車、森林鐵路、台糖五分車,三線匯集的繁華地區,木材和糖都需要大量的搬運工,因此許多沿海、離島、南部人來這裡找工作,形成一個「移民聚落」。當時移民的生活條件不佳,直至今日後代子孫的生活條件也較複雜,吳敏華說:「我們這樣一個獨立書店,一群人在這個社區落腳的時候,我們跟在地居民要怎麼去互動,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剛好工作隊中一位夥伴是學校特殊教育老師,她觀察到這個社區有些小朋友可能有需求,因此在島呼冊店開辦課輔班,也希望藉此當做一個切入點,跟社區慢慢有一些連結。

剛開始課輔班出現時,家長抱著「有一個地方可以放小孩」的心態讓孩子來課輔班,島呼冊店變成一個讓當地居民減輕負擔的空間。有別於普通的課輔班,在島呼冊店,課輔班的重點不在於讓孩子寫功課,而聚焦於課後帶孩子做活動,希望透過活動可以建立他們的自信。

考量到社區總體文化環境,目前長期活動為音樂性的陶笛課及木箱鼓,「這邊的廟很多,小朋友從小就是參與在廟會文化裡,所以他們的音感、節奏感都滿好的,他們對於音樂性的課程就比較容易獲得成就感」,吳敏華說,學習音樂同時可以培養孩子缺乏的專注力,未來也將持續進行課輔班活動。

島呼冊店未來也將致力於將閱讀與社會行動結合,透過書籍、講座,帶動起人們對生活中議題的覺醒,進而有所行動。三月整月將以二二八事件作為活動主軸;也參與由嘉義縣市獨立書店與閱讀空間舉辦的市集「書式生活」,選書擺攤,希望透過走出自己的店面,在一個戶外的空間讓市民有機會可以認識這些地方,進而感興趣而入店內走走。

 

延伸閱讀

生態、性別、另類全球化 虎尾厝沙龍揭竿起義

朋丁 在小小巷弄 存在大大藝術天地

薄霧書店 迷霧裡發現美術博物館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