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通譯到志工 印尼媳婦陳鳳玲在台生根

2017/02/15 22:00
3,585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武敬茹、李雯瓊/新北市報導】從印尼嫁到台灣十六年,如果問陳鳳玲,覺得自己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她會告訴你,「我覺得自己更有自信了吧!更勇敢了!」學中文、考通譯、到現在當志工、到處演講……遠嫁來台的印尼媳婦不間斷地學習,在第二個家鄉,活得多姿多彩。 

 

照片

陳鳳玲開心展示她的手工作品。                                                                              攝影/李雯瓊

為愛遠嫁來台 從零開始學起

十六年前,二十八歲的陳鳳玲剛來到台灣,人生地不熟,「有人就會看我長得不一樣,就會問是從哪裡來的。」陳鳳玲模仿著那個語氣,彷彿一切歷歷在目,「啊?印尼來的啊?那來台灣……很幸運,過得很好喔?」

「拜託!你以為來台灣的人都是比較窮的嗎?台灣才多大的地方!不要因為不了解就這樣隨便歧視別人!」總是有人竊竊私語,說她是「買來的」,陳愛玲略為激動地說,「我是人!不是東西欸!」

二十八歲的陳鳳玲認識了當時去印尼觀光的丈夫,陷入熱戀後閃嫁來台;原本一句中文也不會說的她,從國小的補校開始學起,從「ㄅㄆㄇ」開始,一筆一畫地學習中文;後來到新移民會館進修中文,被介紹到花博當志工,「因為花博有很多外籍人士嘛!那時候也不算是當翻譯,就是去幫忙。」

熱心投入志工工作的陳愛玲,總是朝氣蓬勃、熱心助人,因此登上了報紙,開始有人注意到這個盡責熱心,又有雙國語言優勢的印尼媳婦;有外勞仲介公司看了報導,主動聯繫上陳愛玲,希望能雇用她,擔任公司與外勞之間的翻譯。

陳愛玲答應了,但兩年的工作經驗,卻是讓她長嘆口氣,「夾在中間,就像夾心餅乾一樣。」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夾在雇主和外勞中間讓她相當為難,「有時替勞工講話,公司就會不滿意;替公司講話,勞工又會不諒解。」離開仲介公司之後,她回到新移民會館,在善牧、賽珍珠等基金會的幫助之下,持續進修通譯的相關課程,成為一名合格的通譯。

照片

陳鳳玲(右)與女兒參觀法院                    陳鳳玲提供

苦讀當通譯 看見勞工需求

於是,陳愛玲開始有機會進出法院、移民署、警察局等地,為一些官司纏身的外勞做通譯;「有時候半夜就會被叫去警察局呢!」
當通譯的經驗,讓陳愛玲看到許多現象:有外勞因為受不了照顧對象的兒子半夜喝得醉醺醺回家,會對她毛手毛腳而半夜逃跑;有的通譯在法庭上,根本是為仲介公司說話,欺負外勞不懂中文,把證詞內容翻譯得對公司有利……
「最近,不是取消了外勞三年一到就必須回家鄉的規定?」陳愛玲說,外籍勞工們只要回家鄉再次來台,一切就必須重新開始,重新繳費、重新找雇主……不強制規定勞工三年必須回鄉再重新來台,延長了工作期限;她說,表面上對外籍勞工來說,是一大福音,但是勞工真正遇到的困境,是惡質仲介公司的剝削:勞工們來到台灣,還沒開始賺錢,就先欠仲介公司一屁股債,若是遇到惡劣的雇主、或是仲介公司不合理的扣薪,勞工們的債務只會一直惡性循環,這種情況若是不改善,再多的法律修改,都只是治標不治本。

照片

陳鳳玲(右)與女兒在高職當同學                    陳鳳玲提供

台灣是第二個家 受人點滴湧泉以報

通譯工作壓力大,陳愛玲說,法庭上的氣氛莊嚴肅穆、太過沈重,一次兩次跑法院,讓她不堪負荷,「我有能力,但是我不喜歡。」

現在的陳愛玲,更多的是在移民署當志工,或是受邀到學校演講,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台灣跟印尼之間的不同,希望自己以前所經歷過的歧視不要再發生。有時到小學裡演講,小朋友們從一開始的好奇,到演講過後的「喔!原來如此!」都讓她備感欣慰。

有時候,政府機關或是基金會、友人介紹,需要陳愛玲烹煮印尼菜餚在活動中分享,即便時間很趕、需求量大,平日繁忙的陳愛玲還是會義不容辭地幫忙。

她說,來台十六年,一路上也因為有很多人的幫助,才能走到今天。因為這些幫助,即便也曾經被歧視、被嘲笑;即便身邊的朋友來到台灣,多多少少也有過不舒服的經驗。陳愛玲還是愛著這片土地,把這裡當作第二個家,更願意相信台灣人的友善,並將受到的幫助,盡其所能地回報。

為了老公,來台十六年,原本隻身一人,現在膝下多了兩個女兒、成了一個家,再加上許多新移民、台灣朋友,「有了家,一切都不一樣了。」

她驕傲的拿出一本厚厚的資料夾,裡頭是國小、國中的畢業證書,以及各種通譯、創業研習營的結業證書,這是陳鳳玲在台灣的生活記錄,也是她一步一步,從一個人在異鄉的害怕,到現在,若是有人歧視她,「他說一句,我就回十句」的證明。

延伸閱讀

孩子的秘密基地 改善新住民家庭教育弱勢

新住民創業 金鳳美甲店成外配娘家

望見書間 東南亞移工的友善客廳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