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自然巧匠 刻出健康人生自然巧匠 用廢棄木刻出健康人生

2016/12/22 20:00
2,922次瀏覽 ・ 2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記者林哲瑄、鄭筑勻/台北市報導】一塊不起眼的檜木,如何敲打出美麗的工藝品呢?自然巧匠工作室創辦人廖建宏,秉持永續環境理念,運用廢棄木,製作刀叉、湯匙、筆等木製品,再次賦予它們新的生命。

照片

廖建宏拿著一片蘋果狀的木製品,向學員介紹木工。        攝影/林哲瑄

妻子離世 他重新思考生命意義

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系,曾任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不管課業或工作,看似一路順遂的廖建宏,三十多歲的時候,妻子因病離世。治療期間,他看到妻子為病所苦,極其難受,每一幕都深烙於心。

妻子走得太快,孩子一個才滿周歲,另一個不過四歲,廖建宏父兼母職,請了育嬰假帶小孩。「如果不能在這時候陪伴他們,未來我會很後悔。」經歷生死離別,他重新思考生命真正想追尋的是什麼。他不想要後悔,育嬰假結束後,毅然決然辭去顧問公司的工作,當起全職爸爸。儘管只能依賴保險給付維生,也在所不惜,因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從前廖建宏會到大賣場購買便宜的肉或青菜,或到速食店解決好幾餐,直到妻子罹病患大腸癌過世後,才發現健康的重要,他自此開始注重食材的選購,「我想幫助我的家人、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能夠吃到安全健康、環保的東西。」基於此理念,他加入了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不以營利為目的,供給社員環保、自然、安全的食品,社員入社前需參加說明會,了解整個組織的運作和理念,每位社員都是合作社的一份子,也是合作社的頭家。社員出資、利用、參與,以計畫性消費及合理價格給予生產者支持,實踐綠色生活,讓人與土地都健康。

整修門市計畫

加入合作社的這段時間,廖建宏不僅擔任社員代表,還把所有門市都重新整修一遍,經過三年的規劃,五年的實踐,重整了主婦聯盟全台五十餘家門市、辦公室及物流廠房。整修後的門市統稱「站所」,不再只是販賣商品,社員們更可以在此交流、分享理念、烹飪等等,有如第二個家。

重整期間,廖建宏會到各個站所監督工程,並學做木工,偶爾看工班怎麼做,一起討論工程內容,以耗用環境資源最少為原則,盡量不破壞原有的環境,達到環保節能。

他也常使用廢棄木做傢俱,儘管花費的時間比用一般木頭長,但他覺得丟掉廢棄木很可惜, 廢棄木表面雖然沒有一般木頭漂亮,但只需要再加以填補修改,就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二〇一四年整修站所結束後,他想透過木工來傳達永續環境的價值,便辭去了主婦聯盟的工作,創辦自然巧匠工作室,全心投入在製作各種木製品。

照片

化腐朽為神奇,手工木製品再現生命力。              攝影/鄭筑勻

手作木食器 實踐環保綠生活

今年九月,配合文山社區大學系列課程,廖建宏星期一固定到景美國中教授手作木食器,分享手作食器理念,學生多為社會人士。他強調,食安問題不能只針對食物來源做管理,使用的食器也很重要,如果一直使用化學染劑做的餐具吃飯,身體健康一樣也會有問題。

照片

學員專注地觀察木頭紋理,仔細雕刻。             攝影/鄭筑勻

文山社大學員林靜君表示,手作木食器既安全又環保,它不像外面銷售的餐具,有些會塗上有毒染劑,讓餐具看起來更加美觀,因為木頭本身就很有質感,不需要再多加裝飾。

手作木食器是將回收木料、修枝或颱風路倒的樹木、漂流木或傢俱廠剩下的邊料再利用,它對環境的破壞最少,因為取材容易,生長期間又能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在自然環境中分解,相較於鋼鐵、陶瓷、塑膠等,最能固碳、淨化環境。

「現在的環境被破壞得太快,其實從這樣一個小小的過程當中,可以引發出來背後的想法是很多的,是可以讓很多人去深刻思考的一些問題。」手作班學員黃正治表示,透過手作課程,與木頭頻繁互動,不知不覺會產生依賴情感,帶入生活中,使用自己做的木食器,就不會想再使用免洗餐具了。

在這個大量耗能資源浪費的時代,廖建宏藉由手作木食器課程,串起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進而影響周遭的人,一起友善環境,保護家園。

 

延伸閱讀

木材二次使用 打造環保社區

湯姆的商店 拼接原木的色彩

木匠的家 為老舊物品注入新生命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