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設計 桑格設計書店
【記者李艾庭、賴容愛/台北市報導】在台北市中興大樓裡有一間歷史三十多年的桑格設計書店,位於大廈內部,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的存在,不過卻已經口耳相傳的在很多設計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桑格提供的不只是設計書籍,還有工藝、攝影、電腦書籍或是光碟,老闆施木欉也將每位客人當朋友看待,提供了免費茶飲,吸引大量對於設計有興趣的人前來參訪。
店內看書的客人。
累積人脈 擴展人生
三十年前從彰化到台北的施老闆,發覺設計在台灣並不盛行,只有傳統美工,而且專門賣設計這領域的書店很少,但他認為未來這行業在台灣會逐漸被重視,所以才在現址開了書店,引進歐美設計書給設計人或學生,提供資源或資料讓他們參考。雖然開了設計書店,但他其實並沒有特別去學設計,只是對這塊很感興趣而已,原本業務起家的他,靠的就是做業務累積經驗和人脈,擴大自己的設計圈,接觸相關的人事物。
年輕時的施老闆從沒有到有,在二十八歲時開了一間書店,即使過程中經歷虧錢,但還是不放棄,一切重新開始。sungood 是很美好的意思,音譯就是店名「桑格」,施老闆期許自己開的店能帶給人們美好、愉悅、方便。現址以前位於繁華的中興百貨的樓上,週遭有很多餐廳,本來是個住商合一的大樓,但後來因為捷運,有了微風百貨的興起,商圈轉移導致這邊逐漸沒落。即使如此,施老闆也不曾想要搬移書店,因為已經營業三十年,很多客人熟悉的位置就是在這,認識的人也都在附近,以及經濟考量,但他還是期許能有分店,只是目前還沒有規劃好。
客人就像朋友一樣
老闆女兒兼行銷的施裕方從小接觸書店到大,學校一畢業就到這,已經工作了兩年多,常跟客人聊天的她,知道客人不一定是設計師,可能只是對此有興趣的人。店內的空間設計想讓人有家的感覺,除了有書、電腦,還有許多幅畫,雖然不大卻藏書豐富。老闆認為每位來的客人都像是朋友,請朋友喝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此假日下午會提供免費的手沖咖啡,平日則是提供高山烏龍茶,店內還有一面牆貼滿便利貼,上面寫滿客人的建議或感謝。
便利貼牆的一部分。
許多客人會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將自己是受哪位設計師影響才念設計的故事告訴老闆。施郁方認為聊天就像在看別人的人生,這是一種美好過程,可以透過聊天感受到彼此想法,更加了解讀者的需求,進而推薦書籍。
提供方便 提供生活
桑格店內的藏書豐富,他們會直接跟國外出版社聯絡合作,不單只是台灣,還有世界各地,像是東南亞、美國、歐洲,若有客人找不到想要的書,他們也會幫忙訂購。原本只是間普通書店的桑格,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方便得到書籍,現在已經有了線上採購服務,推出大台北地區六小時到貨服務,偶爾還會參加國際書展或是校園書展活動,讓更多人可以更方便的接觸到書。客人朱小姐說當初就是因為學校的設計書展,才會特別來這邊看看。
店內豐富的藏書與清楚的標示。
書店剛開始以一般平面廣告、包裝類型起家,不過十年前,老闆想開設成綜合型書店,如今店內就有工藝類、建築類、醫學類、攝影及光碟等等。畢竟設計這塊很廣泛,生活就是設計,在生活中就可以找尋到很多想法,像是人體醫學類書籍中的人體構造、肌肉線條,這都是很多藝術家會去研究揣摩的一部分。
已經開店三十年的老闆,大概知道台灣人所需要的書籍是哪些,有些客人也會直接要求,所以老闆就會從出版社每一季給的目錄訂購或是直接向出版社挑選。其中施郁方偏好的是商業類型、平面廣告或包裝,以及服裝珠寶,她認為包裝很重要,設計師透過生活發想文創商品,吸引人們的第一印象,而服裝則是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衣服,現在流行什麼或是製作過程。
不只是書店 與周遭結合
二〇〇五年書店開業二十年時,施老闆想從實體轉型,找了很多人寫網路書店的程式,現在已經是第三版的網頁,剛開始只是書籍網路擺放,後來已經可以刷卡或是半天拿到書,而每本書也都有十二頁內頁的說明和介紹,讓有興趣的人可以知道大概的內容。
為了體貼客人,桑格賣出去的每一本書都會包書套,讓書比較不會壞掉受潮。老闆認為雖然電子書是現在的趨勢,但其實紙本書還是有無可取代的地方,拿在手裡是有溫度的,能夠翻閱或做筆記。獨立書店在這幾年越來越多,每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氛圍,但應該要將文創、在地發展、社區營造結合,而不只是書店、觀光地或是人文匯集地。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