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糖廍花香居 延平社區復興糖業

2014/06/17 11:00
2,342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吳舒涵、黃瀞嫻/台南市報導】桌上展示一包又一包的花生糖、芝麻糖、黑糖、冬瓜露,栽種到製作,最後包裝出售,從無到有,完全由社區居民親手完成,位於臺南市佳里區的延平社區,重新將祖先的製糖產業成功復興,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糖業社區。
    
延平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姚志峰說到,社區早在兩百多年前就有利用糖廍製糖的產業,直到日據時期,殖民政策搜刮產業物資,建立大型集中式明治製糖株式會社,使得砂糖成為主要經濟命脈,居民自給自足的製糖產業停擺,讓這項傳統技藝幾乎失傳。
 

延平社區純手工打造傳統花生糖、芝麻糖和黑糖。

延平社區 走出糖業復興第一步

台南市佳里區延平社區發展協會於二○○五年,開始恢復產業文化,藉由「糖香花香滿家鄉」營造計畫,使兩百多年前的「糖廍」得以恢復重現。「糖廍」是由圓錐型棚屋及熬糖屋兩部分構成,是壓榨甘蔗的地方,而孔明鼎則是煮糖的地方,另外有涼棚,以圈飼牛隻及工作人員起居處所,延平社區一步一步將原舊保甲地的閒置空間,利用竹材草寮搭建出仿古的糖廍,打製仿古榨壓糖的石硨和煮糖、煉糖、製糖的孔明鼎灶具等等,讓社區中增添了復古的環境。
 

為了重現以前的糖廍,社區也仿製古早石硨供人參觀。

姚志峰擺放了一桌的產品皆是由居民共同製作完成,社區於二○一二年成功申請到勞委會的多元就業計劃後,姚志峰開始找回社區中製糖經驗豐富的徐明理等多位師傅,教授社區志工製糖的技術與方法。另外,姚志峰等社區幹部利用社區閒置空間種植冬瓜,並製作成天然手工的冬瓜露,不僅止渴更有淡淡香味,而贏得老饕喜愛,他們也向農民租用田地種甘蔗,從栽種、採收到加工全都一手包辦。

石硨糖果罐 重現社區文化特色

社區志工們在長期訓練與學習下,慢慢地熟悉整個製作過程,一開始先在社區內試賣花生糖、芝麻糖、黑糖等產品,到了二○一四年正式通過勞動部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並以糖鄉產業重生風華再現為名,開始朝產品包裝、販售方向邁進,在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系主任、學生共同的幫助下,完成了包裝設計與社區網站的架設,將手工製作的產品從社區發展到台灣各地,透過網路,讓更多人知道延平社區的糖製產品,越來越多人也慕名前往購買,姚志峰說:「我們的花生糖、芝麻糖、黑糖使用當地原料、手工、量少、不囤貨等特色,才贏得許多消費者的喜愛,有時候觀光客在參觀製作過程後,就會直接把現成的產品,都買回家了」。

另外,社區為了讓早期軋糖用的「石硨」重現並與社區內景點相連結,透過發展協會的巧思,將其製成裝花生糖、芝蔴糖等用的糖果罐。姚志峰說:「這種新鮮且有古早味的石硨糖果罐,民眾也可以充當擺飾品,不必用完就丟,或可重覆使用,一舉數得。」這樣的設計相當成功,在台南市社區營造年會中展示,吸引不少民眾目光,不過目前糖果罐供不應求,所以還是先以塑膠紙袋包裝為主。

建造社區觀光工廠 打造社區產業

延平社區的社區產業復興之路,雖走得相當順利,但姚志峰也說到這一切其實很不容易,「我們從二○○○年開始,從最基礎的社區整潔做起,一直到現在有這樣的成果,真的要歸功於整個社區。」他表示居民的全力支持,讓社區協會做起事來,沒有分歧爭吵,他更覺得與居民妥善溝通是維持良好關係的最大關鍵。

談到未來,姚志峰表示社區的製糖產業會持續推動,但他說:「過度商業化並不太好,因為我們的目的並不是營業。」延平社區發展協會目前以非營利組織向政府登記,並計劃建造開放型的社區觀光工廠,讓社區居民能夠在較先進的機器輔助下工作,同時讓民眾看到產品的製作過程後,對產品更有信心增加購買的意願。從製糖產業復興,看到社區居民與發展協會相輔相成一同進步,如此強大的凝聚力更證明了他們的成功並非偶然。

延伸閱讀

延平社區發展協會 粉絲專頁

農村再生歷程網-延平社區

2013台南築角社區簡介-佳里延平社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