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天使之家 給孤殘棄嬰媽媽的愛

2013/10/14 10:00
1,429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唐夢維、潘映寒/北京市報導】二〇〇八年四月,來自山西的黨曉英由於先天性肛門閉鎖,一出生即被親生父母遺棄,山西當地民政部門把她交給了當地一個已寄養了十六個孩子的家庭。因為孩子多,寄養家庭生活本就拮據,根本拿不出給曉英看病的錢;而她則因為沒有得到適時的治療,導致營養極度不良,一歲半時候體重只有不到五公斤。這時,寄養家庭想到了「天使之家」。

 

求助電話催生「天使之家」

寄養家庭與天使之家取得聯繫後,當年十一月,天使之家志願者把黨曉英帶回北京,送往八一醫院進行緊急治療。出院後,曉英就留下來在天使之家生活。在保育員姐姐的照料之下,曉英的身體恢復得很快。隔年,曉英被一對加拿大華僑夫婦領養,回歸家庭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天使之家發起人鄧志新說,天使之家最初由育兒經驗交流論壇「搖籃網」的幾個愛心媽媽組成, 剛開始是以個人身份在搖籃網做貧困家庭兒童大病個案救助。直到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底的一個晚上,一個來自河南地區四姐妹的求助電話催生出了今天的「天使之家」。

電話中四姐妹稱當地福利院有幾個患有唇齶裂和心臟病的孤兒,由於得不到及時治療,已經情況危急了,不知道幾位愛心媽媽是否可以幫忙。鄧志新和北京市的幾個愛心媽媽一商議,決定把孩子接到北京來治療,大家湊錢在天通苑小區租了房子,並在搖籃網發帖子,徵集傢具和嬰兒用品,「天使之家」孤兒寄養點就這樣成立了。

 

照片

天使之家孩子與志願者的互動

 

 

困難重重 澆不熄媽媽的愛

經過六年多的努力,「天使之家」到二〇一三年九月二日為止共救助過約一百四十名孩子,最大的八歲,最小的幾天,這些孩子均患有先天性疾病,有心臟病、唇齶裂、肛門閉鎖、腸梗阻、脊膜膨出、腦積水、馬蹄足內翻、大皰性表皮鬆解症、腦癱和唐氏綜合症等。

這些病幾乎樣樣都需要手術且及早治療,但在「天使之家」成立的頭三年,資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開始知道的人不多,也不是很信任,不願意捐款,資金就成了很大的問題,」鄧志新回憶道,「常常是孩子需要手術,我們卻拿不出錢。二〇〇九、二〇一〇年有幾個嚴重心臟病的孩子,沒能等到籌款就夭折了。」這種情況在二〇一一年開始改變,那一年媒體的目光開始漸漸轉向她們。幾次報導之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募款順利了許多,但「身份」又成了新的問題。

最初「天使之家」只是民間慈善團體,並未獲得政府的正式批准,但由於「天使之家」的存在彌補了官方慈善團體的不足,政府也就沒有予以取締。二〇一一年,兒童發展基金會主動提出,想將「天使之家」收編為基金會下屬專項基金。這一行為雖然幫助「天使之家」合法化,但舉辦活動需向上申請等規定,無形中卻又形成了重重阻礙。

此外,天使媽媽還遭到過一些人的質疑,有人懷疑她們想借此炒作出名,有人認為她們打著慈善的旗號掙不義之財。對此,鄧志新表示並不在乎。她說:「質疑很正常,只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會有人質疑 。」

儘管困難層出不窮,天使媽媽們從未想過要放棄。鄧志新說:「因為我們是媽媽,我們想讓每一個孩子得到媽媽的愛。」

放飛天使 愛心媽媽淡泊名利

救助過的一百四十多名孩子中,有六十多人已被家庭收養,十幾人回到當初的福利院,仍有七十餘位孩子在尋找他們的家。尋找收養家庭的途徑依國內收養和涉外收養的不同有所區分,國內收養主要是多在網站做宣傳,讓有意願的家庭主動上門,雙方彼此瞭解情況;涉外收養一般是國家與國家間的往來,「天使之家」參與不了太多,最多是幫忙做好體檢及成長報告等。

每送走一位孩子,保育員和志願者的心裡有不捨,但更多的還是由衷地開心。鄧志新認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最佳環境,為每一位回歸家庭的孩子感到開心,同時也在努力為其他孩子找到幸福的歸宿。」在「天使之家」長期擔任義工的白春梅表示,在她們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該擁有幸福的家庭,「在這裡待久了,以前對於名利金錢的追求就變淡了,會覺得可以幫助到別人是最快樂的事,掙錢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對未來,「天使媽媽」團隊並沒有期許太多,她們不想把救助孩子當成任務去完成,而是希望「天使之家」的存在不僅能幫到孩子,也成為一個促進社會大眾對慈善的認識和參與的一個窗口。此外,她們也希望天使之家越走越平穩,政府的層面能給予更多的認可。

延伸閱讀

屢遭停水停電 「天使之家」再尋新家

天使之家搬新家近百名志願者參與 急需保育員

關於天使之家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