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雅媛
在嘉義的小巷子裡,有家五十三年的繡學號老店。老師父簡鎔勳年輕時是黑手,但因工作環境空氣污染嚴重使得他有想換工作的念頭。簡鎔勳的太太素蘭的工作是幫人訂做衣服,簡鎔勳接受舅舅的建議去學繡學號,讓夫妻之間在工作上也能互相幫助。
簡鎔勳繡學號的技術完全是自學的。他偷偷去看別人如何繡,回家練習,就這樣一繡就是五十三個年頭。這麼多年來,他堅持純手工繡字,因為他相信,手工繡出的字較為活潑,不像印刷體死板板的。
繡學號至今已漸漸沒落了,簡鎔勳認為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是政府,因為若政府將某些原有的標誌取消,他們就沒錢可賺;還有一點是沒有年輕人傳承,因為繡學號的利潤很低。簡鎔勳表示,大家的口耳相傳,使得很多店家、醫生都會把衣服送來給他繡,使他不至於過了開學那段時間後就沒錢可賺。
簡鎔勳覺得繡學號是一項藝術、一項工夫,能用針寫字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工作了這麼多年,他對自己的堅持從未改變,不管客人是誰,他都會仔細的把每一件衣服繡好,收錢也要公道,至始至終都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