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有效性vs.實踐性

2011/11/18 20:30
1,89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原文寫於2010/5/2,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chiayi13/26544178

最近幾天,寫了一個迷你方案,關於暑假活動。基金會主任看過後,建議如果方案獲得通過,可做活動的前測後測,如此,能更容易看出活動效益。嗯,很好,之前我所在的基金會,最擅長做這種事情了,精密計算效果效益。如今,換了一個基金會,感覺在工作的自由度上多了許多,然而關於「效益」的思維,似乎沒有多大差別。

 恰好,最近幾天讀了一篇文章「倫理療癒作為建構臨床心理學本土化的起點」,當中提到一個觀念:有效性不能取代實踐性。作者如此說著:「有效性的發展必須發展技藝(technology)。也就是說,為了抓緊有效性的結果與效果,人們一定會針對生活領域或知識領域進行圈圍切割,以便透過其有限性來發展技術。舉例來說,某一心理療法宣稱有效,必然已經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診斷等向度上,對病人群體進行切割圈圍,才得以在種種條件的範圍內宣稱施行此一療法技術的有效性。因此,我們所見到的有效性之發展,其實是進行一種視野與行動的收斂運動。」「『實踐性』的面向發展的是一種發散性的行動。何謂實踐性?第一,實踐牽涉到價值判斷的知識,有價值的重量;第二,實踐具有情感性;第三,實踐涉及親和力的問題。」

「有效性不能取代實踐性」使我憶起不久之前的一段思索。

大約三個月前,跟部落的志工們分享一段經驗,並告訴他們,關於我們所做的事情,我不問有效無效的問題(也就是不問效果為何的問題)。寫給志工的信,是這麼說的:

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的年度工作報告會場上,有人問三重基地的負責人,對於未來十年,有沒有什麼中程的規劃,或是二十年後,希望走到什麼境界?這個問題,問得很漂亮,我很喜歡提問者用<境界>兩字來取代<目標>。人本的代表回答,他們沒有設定什麼目標,也不會想要設定目標。因為一但在心底設了目標,給了一個對孩子的預期(期待孩子變成什麼樣子),那麼,那樣的期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孩子身上。

我好喜歡這樣的回答,勇敢又真誠的回答。喜歡,因為我偶爾也會被問到馬美活動的目標,我們的陪伴有效嗎等問題。我能說的是,我們的出現本身就有意義,出現在孩子面前,僅僅這件事情,就是意義。至於有效無效,我不太想。那不是我們可以回答的問題。

一個人的生命怎麼走,才算是有效?我們期待看到什麼,才能夠說陪伴有效?我不知道。有效無效的概念,似乎離開孩子本身的生命很遠,那是另外一個計算世界的概念。

我告訴志工<我不問有效無效的問題>,似乎也宣告了某種位置,不站在實證的世界裡。因為如果ㄧ問這個問題,就會進入評估的世界。所以我不問。

************************

「倫理療癒」那篇文章,另一段話,正好與我「不問有效無效」的位置,觀點相呼應。那段話是這樣的:「自明性的取締即是讓一個理所當然的視見,表現為有限制的範疇,讓它得以脫除思考的統治力量。當我們得以取地自明性,我們會發現,那個原本自明的東西,那個原本隨著事物的顯現而來的透明東西,其實正是一套指引聯繫系統。舉例來說,西方心理治療學的開展依賴著一套將人類受苦現象視為「病狀」的指引聯繫系統。根據傅科對精神疾病的看法,其有限的視域(horizon)就是理性,是理性克服了生活世界而使得精神異常被分類到疾病的範疇中。......使用有限視域能令人獲得必要的成果,但不可忽略的是,人活著的更寬廣視域是在生活世界中,亦即,一個更寬廣的視域更接近人存在或生物體存在的混沌領域之生活世界。」

在讀了上面的文字後,有誰可以告訴我,在方案執行前與執行後進行前後測,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