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邁向專精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讀後
天使--「邁向專精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讀後
當米蘭昆德拉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曾翻閱專給孩子們看的那種《舊約全書》。書上有插圖:上帝站在雲端,是個有鼻子有眼睛還有長鬍鬚的老人。昆德拉總是想,如果上帝有嘴巴,就得吃東西,如果吃東西,就得有腸子。這種想法讓小小昆德拉感到害怕。如果上帝有腸子,祂就會排泄,這樣的念頭無啻於褻瀆上帝。儘管如此,小男孩仍然繼續想著,人真的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嗎?如果是,上帝就得有腸子,如果上帝沒有腸子,人就不是依上帝的形象造的。
台灣大學社工系林萬億老師在「邁向專精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可點選)文末,如此寫道:「社會工作者要隨時記得自己要做個忠實的天使。」「忠實的天使」一詞對比於Specht和Courtney兩位學者提出的「不忠實的天使」。他們認為「為了爭取專業地位,社會工作者熱衷於參與心理治療活動,多於關切人們社會問題的解決。」因而忘了「為案主的權益著想」這份初衷。社會工作者從而成為放棄其使命的「不忠實的天使」。
我不像昆德拉那樣會問腸子的問題,可不論是「忠實的天使」或「不忠實的天使」,都不禁想著:天使有眼淚嗎?天使跌倒會不會痛?天使考試會準備小抄嗎?它需要「天使證照」驗其身分嗎?天使戀愛嗎?當天使為人們捎來「生離」(相對於「死別」)的命運指示時,它會為了人們的不捨別離而感到不忍嗎? 天使會不會偏心?天使喜歡杜老爺冰淇淋和秋天的楓紅嗎?天使會陷落莫名的憂鬱裡嗎?一句話,那些可以隨時騰空飛起的天使,能不能深切明白人間的各種滋味?究竟能不能?
仔細看看這幅圖,裏頭藏有一隻天使。關於這隻天使,本雅明這樣說道: 天使凝視著前方,它的嘴微張,張開翅膀。它的臉朝著「過去」。在我們認為是一連串事件的地方,它看到的是一場單一的災難。這場災難堆積著屍骸,屍骸就在天使的面前。天使想停下來喚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補完整。可就在那時,從天堂吹來了一陣風暴,猛烈地吹擊著天使的翅膀,以致它再也無法收攏翅膀,並且把天使刮向它背對著的「未來」,而它面前的殘垣斷壁卻越堆越高直逼天際。本雅明說,這場風暴就是我們所稱的進步。
「邁向專精之路」一文中,林老師試著從美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歷史,探看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下一步可能軌跡。我在其字裡行間,看見畫中那隻想要喚醒死者的歷史天使,及其無能為力。
面對風暴無能為力的天使,是忠實的?還是不忠的?無能為力的天使,依舊是天使。我不會問天使有沒有腸子的問題,然而我真心想知道,當天使看見堆積如山的屍骸,會不會驚恐?會不會流淚?
原文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swntpu/2008030(「返回‧教育」部落格)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