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地方連結~後山埤尪公遶境的歷史與傳承

南港後山埤 保儀大夫尪公遶境活動行之有年,是地方上的重要盛事。 3月29日早上11點,北興宮尪公準時起駕出巡,繞行後山埤8個里,為地方居民消災驅疫、祈福納祥,祈求社區安康、 風調雨順。

玉成里里長 黃聰智說: 過去這個長輩竟然有告知說後山埤是一條溪水,灌溉我們周邊八個里的農田,然後一直延傳下來,所以都有尪公遶境,我們八個里輪流來奉祀,輪流來做爐主。從小就感染這個尪公遶境,後來有一段時間就慢慢就轉換,遶境沒有了,就變成各里輪值,最後還甚至都不見了。後來北興宮的宮主,她蠻有熱誠的,他就來找我,跟我們所有的幾個八個里的里長,重啟這個尪公遶境,那果然大概在四五年前,果然剛好那時候有碰到Covid 19的疫情,我自己都有感受到我們周邊,所有八個里的那個確診率非常之低,表示尪公真的有在守護庇護我們整個社區,所以是變成有這個祈安的遶境很好的一個活動。

北興宮宮主 吳淑君: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保儀大夫尪公祖來遶境出巡,因爲這是我們北興宮是延續這個傳統,每年的春天都會在我們後山埤來出巡遶境,為地方來掃除千災、保庇大家,闔家平安、事業順遂、 財源廣進。

木柵忠順廟董事長陳欽賜: 我們這邊當初有農作物,我們保儀大夫尪公早期保護我們農民農作物豐收,這個信仰一直在台北市內一直發揚,我們後山埤的信眾也有去請我們忠順廟的保儀大夫,來到後山埤,我剛才有說這個信仰已經要百年了,包括我們這邊包括中埤、三張犁 六張犁 松山那整片都是,都是我們保儀大夫尪公信仰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發揚的地方。


南港社區大學講師潘文彬 : 我們從北興宮出發之後,然後沿著仁福里,然後一直進入到那個聯成里的時候,你有發現到 我們是在一個埤塘的環境,我們沿著聯成里往下走的時候,其實一路走到玉成里這邊來,然後大家剛剛走到了中坡北路,其實是三張犁截水區,然後這個代表說明什麼,我們是沿著從埤塘,然後埤糖的出水口沿著水圳,然後一路灌溉基隆河的旁邊的水田,當時候我們在後山埤庄,就有尪公來巡水田,讓我們的水田不會受到蝗蟲的傷害,現在目前這些水田已經沒有了,但是尪公還是按照我們之前後山埤庄的範圍,然後來巡視。我們現在的後山埤四分區八加一個里,然後來讓我們這邊合境平安,讓尪公所踏巡的土地上面,有一個富足安康的一個環境。

尪公繞境的傳統延續多年,已成為後山埤地區的重要文化資產,不僅凝聚地方情感,也讓民眾感受信仰的力量與民俗文化的魅力,實為世代傳承的珍貴資產。

公民記者 小柚子/葉淑蓮 台北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