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磚」情 重寫花磚新篇章
This is a modal window.
守護花磚時代的記憶
漫步在臺灣的老巷弄,細心留意便能發現橫梁上那些逐漸褪色的老花磚。花磚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當時隨著建築技術的引進,臺灣的房屋開始廣泛運用花磚來進行設計。然而隨著老屋的拆遷,花磚逐漸失去了它的地位。爿爿花團隊眼看老花磚即將走入歷史,開始實際走訪各地,希望能將這項珍貴的文化資產保存下來。
花磚團隊製作負責人湯晴雯表示曾經這麼有代表性的老瓷磚,在臺灣這麼蓬勃發展的這個瓷磚,為什麼都停產了?在國外他們都還是有保存這樣的文化和技術,但是在臺灣幾乎就是大部分工廠都已經外移,這個技術也都沒有再繼續下去了。所以就想說,不如我們就自己來做做看。
保存記憶 傳遞美學
爿爿花團隊遊歷各處,遠至金門,近至家旁的巷弄,同時將花磚收錄成冊,製成了《爿爿花臺灣傳統瓷磚圖鑑》,書中前半部使用照片展示瓷磚的歷史發展,以及其在建築牆面的使用,後半部將100款瓷磚樣式數位化製成圖鑑,展示瓷磚的文化與藝術特色,希望以書的方式記錄著這些即將被遺忘的老瓷磚。
花磚團隊製作負責人黎世堯希望能夠在一本書裡面,可以在很快速地翻閱過程中,感受到瓷磚的不同圖樣,在不同瓷磚的類型上面有什麼樣的風格轉變。相較於像是數位的資料庫,這樣的東西去比較起來的話,第一,它會有更多觸感上面的溫度;第二,是它能夠被更快速地去瀏覽,以及去思考它可以如何去做搭配應用。
手工匠心與創新設計
爿爿花團隊不僅製作了圖鑑,更是透過手工製磚,復刻花磚老師傅的匠心匠意。
花磚團隊製作負責人黎世堯製作花磚,會將土丟到練土機裡面,剛練出來的陶板,會將有鋸齒的部分朝下,然後先用類似刮水器的東西去進行整平。使用的是3D列印製成的模具,然後變成有點類似壓餅乾模的方式,一顆一顆地將它壓出來,放置一天,讓它能夠完全乾了之後,就會進行素燒的部分。然後接下來就是將這個瓷磚從上往下去做浸釉,之後就會把它送到窯裡面。
花磚團隊製作負責人湯晴雯示範花磚製作,就照著上面的造型擺上去,用保麗龍膠上膠,全部都上好以後,最後把網子蓋上去,再蓋一層紙,再把這個木板蓋上去,然後整個翻過來。
每一塊純手工的瓷磚都能感受到黎世堯和湯晴雯的溫度。
花磚團隊製作負責人湯晴雯認為人工製作的過程難免會跟機器的有落差。人在操作的過程上,就是不管是釉的厚薄,或是就是燒製出來的效果,每一片都會蠻不一樣的。這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人工操作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這樣。所以我們的造型上也可以比較多元、然後比較自由。
爿爿花團隊更是將花磚美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花磚團隊製作負責人湯晴雯介紹最近做了一款一系列的燈具,就是利用這些老的磚去拼貼,然後重新的製作成這樣的燈具的系列。他們也有製作花器,也是運用一些老的馬賽克磚,再去重新的製作。他們也很期待未來可以跟不同的藝術家或是設計師合作,去生產屬於他們的磚。
舊時代的老花磚也許會被取代,但透過多種形式的紀錄與重現,讓花磚的故事能夠長久留存下去。
淡江新聞 陳昱靜 謝兆騏 陳威澤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