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修築愛 守護家的溫度

This is a modal window.
家,應該是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但在尖石鄉,有一戶人家的情況卻不太一樣。這間兩層樓的房子曾經被大火吞噬,屋頂塌了下來。一樓走道窄小,雜物堆得到處都是。房間之間只用薄木板隔起來,廁所就在廚房旁邊,簡單搭建的灶台擠在角落,旁邊那張餐桌,是這個家唯一的桌子。看起來,這裡並不寬敞舒適,但卻是范先生一家七口的家。
回憶起那場火災,范太太說,那天早上她剛送孩子去上課,鄰居打電話來說家裡有煙冒出來。她本以為鄰居在開玩笑,回到家才發現真的著火了,二樓全燒光了,根本來不及搶救。她指著擺放雜物的地方說:「這裡原本是我們的客廳,現在變成我和我老公睡的地方。這裡是廚房,空間很小,不過我們還是會在這裡吃飯。」原本家裡沒有餐桌,是她努力整理後擺上去的,為了讓孩子們有個寫作業的地方。
屋裡的窗戶暫時拉了電線,沒有電時,風會從縫隙鑽進來,有時候還會漏水,只能用衛生紙擋著。電線雜亂交錯,這是許多自建房的寫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釀成火災。開預拌車的范先生,原本就辛苦養著一家七口,火災後的修繕費用,讓本來就不寬裕的日子雪上加霜。想到未來的修繕費,他滿是無奈。對他們來說,「有個家」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直到一群人的出現,帶來了希望。
清晨四點,天還未亮,一群人已經從北中南各地集合,搭著一輛輛車來到范先生的家。他們是寶島義工團,一個專門幫助弱勢修繕房子的志工團體。這一天,他們要來幫范先生一家圓夢。
「這個房子去年9月發生火災,重點是他們家小朋友都很小,最小的才3歲,最大也才10歲左右,」義工團總召宋子東說,「所以我們一定要來幫忙。」
他們計畫幫范家打造三個房間——兩間親子房和一間主臥。儘管大家來自不同縣市,但只要有人需要,他們便願意犧牲自己的休假日,從各地趕來,清晨7點半準時開工,分工合作,花了三個週末,完成了修繕。
寶島義工團已經成立26年,裡面有一位志工,默默無償服務了將近20年。他說:「因為感同身受吧!我們也吃過苦,覺得自己有這點力量,就想幫助他們,給他們一個家,讓他們有個能安心生活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在志工團的努力下,短短兩天,二樓的房子從一片空地慢慢有了家的雛形。
「真的很開心,真的很感謝,」范太太滿懷感激地說,「很感謝寶島義工團。」
從最初的幾十位成員,到如今超過800人的團隊,寶島義工團已經成功幫助近千戶家庭重建家園。他們用行動傳遞著愛與希望,讓一個又一個家得以重新站起來。
淡江新聞 吳秀秀 劉依淳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