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越韓三國出版明鄉新書 提倡華鄉人及越鄉人新概念
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近日出版三本關於越南明鄉人及華人的新書並分別在台北及台南辦理新書發表座談會。座談會吸引越南、韓國及台灣之學者專家及民眾參與,出席來賓包含統統府資政姚嘉文、師大台史所教授康培德、台灣教授協會秘書長許文堂、台大日文系退休教授趙順文、許建榮博士、越鄉人第一代陳氏蘭副教授及三本新書之作者等。
台南場新書發表暨座談(下圖)。
台北場新書發表暨座談(下圖)。
這三本新書分別為《唐山過越南:越南明鄉人的認同轉變與在地化研究》(台、中雙語版蔣為文著),《明鄉人的在地化研究:越南、韓國與台灣之比較》(台、中雙語版,越、韓、台三國學者多人合著,蔣為文編 ) 及《越南胡志明市「福鄉人」的族語使用與活力之研究》(中文版,范玉翠薇著)。
這三本書結合越南、韓國及台灣三國學者的最新研究,超越傳統研究觀點,從東亞及東南亞宏觀的視野下探討大明國的遺臣及軍民遷移到越南、韓國(朝鮮)及台灣之後與當地人的文化接觸並朝在地化落地生根方向發展之異同。
成大台灣文學系教授兼越南研究中心主任蔣為文表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這句台語不僅源自台灣,也適用在越南的明鄉人! 大約在鄭成功家族統治台灣的末期,鄭成功的舊屬高雷廉總兵「陳上川」率兵三千餘人投靠當時越南的阮氏政權(廣南國)。阮主授予陳上川等人官職並令其負責往南方開墾,包含現今越南南部的「嘉定」、「定祥」、「邊和」等地。由於陳上川協助阮主從柬埔寨手中搶得土地以拓展南邊疆域,故深受後來的阮朝皇帝明命、紹治、嗣德等肯定而受封為「上等神」。這些不願被滿清統治的明朝遺民最後落腳越南,大多數均與當地越南女子通婚而逐漸在地化(本土化),形成目前通稱的「明鄉人」(người Minh Hương)。越南明鄉人就如同明鄭時期流亡到台灣的唐人一樣,經由通婚及各式本土化過程,已建立起強烈的越南在地認同。基本上,明鄉人均使用越南語且完全融入越南當地文化,其身分證件的民族類別也登記為「京族」 (Kinh越南主體民族,也就是越族)。
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左三)與作者及來賓合影(下圖)。
台灣於1945年二次大戰終戰後也遭遇以蔣介石為首的俗稱「外省人」的百萬中國軍民陸續遷徙入台。戰後來台的中國人及其後代大致可分為二大類: 第一,堅持認同中國為祖國的中國人,譬如郝柏村、馬英九、韓國瑜等。這些人因心向中國,無法融入台灣,才會引發台灣的政治混亂,導致國家不安定。第二,認同台灣為新祖國的新台灣人。這些新台灣人就如同越南的明鄉人那樣開始在地化、本土化而成為台灣在地社會的一份子,譬如鄭南榕、陳師孟、吳欣岱等。這些新台灣人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傳統台灣人有異,新書作者參考越南的作法稱之為「華鄉人」,意即「以文化中華為祖先的故鄉的新台灣人」。蔣為文表示,用華鄉人新詞取代外省人舊詞才能凸顯台灣的主權,顯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個省分。從越南明鄉的成功案例來看,「落地生根」才是雙贏的做法,也是移民社會該有的政策。
高雄大學越南研究中心主任陳氏蘭副教授致詞(下圖)。
台灣近三十年來也有跨國婚姻移民,大約有50萬原籍來自中國或東南亞的人民因與台灣人通婚而移居台灣。其中大約11萬多人來自越南,蔣為文建議稱之為「越鄉人」(người Việt Hương),而非使用當前政府常用的「新住民」詞彙。新住民一詞過於攏統,不適合做為單一族群的名稱。越鄉人專指原籍越南,但已拿到台灣國籍的新台灣人。越南人則指仍具有越南國籍的短期滯留台灣的越南移工或越南的國民。同理類推,若來自泰國則稱之為「泰鄉人」,來自印尼則稱之為「印鄉人」。「越鄉人」是參考明鄉人而創立的中性詞彙,具有原籍越南但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之意。高雄大學越南研究中心主任陳氏蘭副教授表示,她本身出生於越南但已定居台灣,很樂意接受且見到有越鄉人一詞的出現。
對於該新書有興趣的民眾可參閱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官網的新書介紹 < https://cvs.twl.ncku.edu.tw/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pageinfo&id=367&index=1 >。
韓國學者孫惠莉線上致詞(下圖)。
韓國學者禹景燮線上致詞(下圖)。
越南學者段黎江線上致詞(下圖)。
越南學者阮玉詩線上致詞(下圖)。
越南學者范玉翠薇線上致詞(下圖)。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