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河溪學院》河道施工對微藻棲地之短中長期影響

文字-A A +A

台灣河溪網5月21日邀請到藻田生態有限公司 周傳鈴董事至台灣河溪學院分享「河道施工對微藻棲地之短中長期影響」。

以藻類生長樣式為例,介紹溪流藻類微棲地多樣性,並且探討工程進入施作後,由藻類組成變化評估溪流生態短中長期影響。

 

由藻類群聚組成解讀生態環境特徵及變化

藻類是水體中的初級生產者,也是水生食物網的基礎。由於不同類群藻類對環境的敏感度和偏好各不同,可利用藻類群聚組成來解讀生態環境特徵及變化,包括水質是否受到汙染,水的流量、流速、濁度等物理性變化。

這裡,或許會有人想著,不認識藻類怎麼辦?傳鈴老師提到以「功能群」認識河川中最多,最容易鑑定的矽藻就能解決很多問題。矽藻以棲地功能群的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 :

(1)浮游型矽藻,型態多屬於中心型(在電子顯微鏡下的照片可以看到細胞殼面的孔紋多呈放射狀排列、無殼縫),棲息於湖泊或海洋。

(2)附生型矽藻,型態多屬於羽紋型(在電子顯微鏡下的照片可以看到細胞殼面的孔紋多兩側對稱,有殼縫或假殼縫),棲息於河流基質或水底環境。

以一條河川來說,通常上游會有較多附生型矽藻,越到下游河口,能附著基質少,浮游型藻類會越多。但是,當河川上游大排化,水深增加了,缺乏矽藻能附著基質,會使得浮游型藻類較多。同時,施工時的擾動,像是改變水量及水中含沙量,都會使藻類群聚組成產生變化。

 

工程結束後讓水回到河道生態不一定會恢復

課程最後,傳鈴老師提到:「河道工程並不是在施工完成之後,讓水回到河道,生態環境就能恢復。」因此需要透過藻類監測,了解施工前中後環境的變化,並盡量以原有藻類項為檢核基準,核心物種為當下環境條件最適應的物種,為評估環境是否回復的關鍵目標。

除此之外,就如同第二堂課嘉修老師說明河川連結性的重要性,傳鈴老師也提到需要關注河川從上游至下游連結性,維持溪流基質與流況特性;保有濱溪帶,過多石砌或水泥護岸,將造成藻類多樣性降低。

 

參考資料

書名:淡水珪藻生態図鑑 : 群集解析に基づく汚濁指数DAIpo,pH耐性能 

作者:渡辺仁治 

出版社:内田老鶴圃

----

★台灣河溪學院 系列課程全紀錄 https://www.twrna.org/minutes (一次全收看!)

(此系列13堂課程已全數開放報名,實體及線上同步進行,另提供課後2週影片回放 )

★2024/7/2 河溪網將邀請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王筱雯,來分享「河川復育入門」,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同參加。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9.03.18

SS2018

加入時間: 2019.03.18
23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能不能不要跟河川爭地?放過高灘地吧!

2024-06-14
瀏覽:
3,481
推:
2
回應:
0

《台灣河溪學院》河川生物-認識蜻蜓

2024-05-27
瀏覽:
2,157
推:
1
回應:
0

河川高灘地的悲慘命運─誰來為河溪主持公道

2024-05-13
瀏覽:
4,005
推:
1
回應:
0

《台灣河溪學院》從河川連結性認識河川生態系統

2024-05-09
瀏覽:
1,933
推:
0
回應:
0

《台灣河溪學院》臺灣河川特性

2024-05-06
瀏覽:
2,181
推:
1
回應:
0

【溪流復野】種瓜坑野溪復育工程

2023-12-04
瀏覽:
4,979
推:
0
回應:
0

《台灣河溪學院》河溪治理新觀念

2023-11-08
瀏覽:
3,485
推:
0
回應:
0

望見南澳溪的美麗與哀愁

2023-11-01
瀏覽:
5,451
推:
0
回應:
0

《台灣河溪學院》認識台灣的河川治理體系

2023-10-15
瀏覽:
3,565
推:
0
回應:
0

《台灣河溪學院》河道施工對微藻棲地之短中長期影響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9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9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