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見證百年的彩繪玻璃故事 不只是藝術品 更是信仰的真諦

2024/06/02 22:44
7,524次瀏覽 ・ 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標題一:聖家堂彩繪玻璃 重現百年光彩

OS:踏入台北聖家堂,兩排栩栩如生的人物彩繪玻璃映入眼簾。十八幅彩繪玻璃,在一百五十年前於比利時建構完成,2000年運送來台。當時的彩繪玻璃有些因長年曝曬而褪色,有些則因風化出現裂痕,好在經過新竹清泉教堂的丁松青神父與彩繪玻璃修復家雅威的細心修復,才讓十八幅彩繪玻璃重現昔日光彩。

BITE:清泉天主教堂神父 丁松青:「看到他們最大的需要就是,環境越來越糟糕,我後來想,這也是我的家,不只是他們的,我住在這裡那麼久,我不能不做點什麼。」

 

標題二:新竹清泉教堂 藝術復興的起點

OS:1969年,丁松青初次來到清泉教堂,看到老舊的教堂及毫無生命力的壓克力玻璃,讓他非常難過,下定決心將藝術的美注入清泉教堂和部落環境。清泉教堂旁的馬賽克壁畫,是雅威的第一件作品,當時還是計程車司機的雅威,沒有接觸過藝術,更對彩繪玻璃一竅不通,丁神父的邀請成為改變他一生的轉捩點。

BITE:彩繪鑲嵌玻璃修復家 雅威:「我跟神父打電話說,我要回去蘭嶼定居了,要跟你說再見,他說你可以來清泉幫我一個忙嗎?我說什麼忙?做馬賽克,我甚至沒聽過什麼叫做賽克。」

 

標題三: 點亮藝術人生 彩繪玻璃修復之旅

OS:在完成馬賽克壁畫後,雅威花了三年的時間學習彩繪玻璃的修復技巧。修復彩繪玻璃,如同點亮一幅失色的畫作,也點亮雅威的人生之路。三十多年來,雅威和丁松青神父走遍台灣各地天主教教堂,藝術家出身的丁松青負責設計繪畫,而雅威則負責切割鑲嵌,他們就像魔術師般,從細節處理到玻璃銜接,將失色的藝術品重然其獨特的光彩。

BITE:彩繪鑲嵌玻璃修復家 雅威:「二十多年前,神父有引進了,比利時天主堂的鑲嵌玻璃,哇我第一個我想到是工程真的很浩大,第二個我說一百年的歷史,我們是不是可以保存它,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去維修跟清潔的工作。」

 

標題四:傳承藝術之光 江博田接下衣缽

OS:新竹天使教堂是雅威和丁松青神父的最後一次合作,今年邁入七十九歲的丁神父,將彩繪玻璃的繪畫及修復技術傳承給當時還是建築師的江博田,他將破碎及老舊的玻璃重新注入生命,將它們重新上色和修補,使他們煥發出色彩鮮豔的新生。

BITE:彩繪玻璃藝術家 江博田:「拿到彩繪的地方,我們就開始拿顏料上顏色,上完一次顏色,我們就把玻璃拿到窯裡面燒,大概六七百度之間,那平均下來一片玻璃大概,彩繪部分大概五到六次,最多是七次,所以他的重複修復的動作非常的多。」

 

標題五:修復工程繁瑣 耐心恢復玻璃之美

OS:江博田運用先進的器具搭配傳統的窯燒工藝,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的藝術價值和美感,修復內容包括清潔表面、修補上色、填補裂痕以及將舊的鉛條換新。每一幅彩繪玻璃的裂痕成度不盡相同,江博田一片一片耐心修復,一幅彩繪玻璃至少要花上半年或是以上的時間才可以修復完成。

BITE:彩繪玻璃藝術家 江博田:「我們為什麼會做彩繪玻璃,在以前的教宗,他們天主教很早以前,他們是沒有聖經給教友們讀的,所以他唯一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聖經的故事放在窗戶上,讓人家看圖說故事,就認識那個聖經的故事了。」

 

標題六:信仰的象徵 藝術的光輝

OS:江博田在向丁神父學習的七年中,臨摹了許多作品,直至今日已然可以精準掌握各種人物的肖像,繪畫技術也越來越越精湛。彩繪玻璃不僅是百年來的藝術結晶,更是信仰的象徵。透過江博田的巧手,在彩繪玻璃上繪畫人物圖像,將信仰的智慧與溫柔傳遞給更多人。

BITE:清泉天主教堂神父 丁松青:「彩繪玻璃是alive,活著的,早上中午晚上看的不一樣,他的光線不一樣,二十歲以後,我沒有看到甚麼我喜歡的彩繪玻璃,我來台灣也沒有看到一個,都是不好看的,有的還是用壓克力做的,怎麼沒有氣氛。

 

OS: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灑進教堂,人物的輪廓清晰可見。丁松青將一輩子奉獻給清泉部落,傳遞天主的恩惠,他不僅是位神父,更是位藝術家,他對美的追求以及對信仰的虔誠,將藝術的魅力帶給更多人。正如彩繪玻璃透過陽光綻放色彩,丁神父也藉由美的力量,讓信仰的種子在美麗的環境中生根發芽。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