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 故我在_從走讀中略窺龜山龜崙社ㄧ二

嵌入:
文字-A A +A

 

早年的「龜崙口」,

也就是現在的龜山區,

根據文獻考證,

在漢人尚未來開墾以前,

這裡就是龜崙社族群的傳統領地,

而目前在南崁溪兩岸的下社和頂社,

仍可略見其遺址!

[專訪]導覽老師 陳進龍

以前這個路的話

是從那山上走過來的

從日本時代的地籍圖來調查的時候

這附近的話呢

這塊喔

袁家的的土地在這裡

這塊是袁家土地

這個地方

前面那個地方是倉庫

這是龜崙社的倉庫

現在已經改建成大樓了

他的公館還在

 

從新福宮沿著明成街往下走,

就是早年的下社。

現代化的建築中,

雅緻的古宅座落其中,

散發著一股寧靜的美!

[專訪]導覽老師 陳進龍

永媽隆古厝

他是個頭目

他蓋這個土厝的話

大概是一百五十年到一百三十年之間

以前是茅草

沒有師傅

又沒有材料

所以就把它蓋起來

經過繁華的街道,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往上,

來到了頂社,

超過百年歷史的三合院建築,

是早年的頭目永媽隆的古厝!

[專訪]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族群委員 陳金萬

樹底下

那個三個石頭的那個祭祝空間

其實那個是比較接近

本來這個平埔族或者說龜崙社的傳統信仰

就是祖靈崇拜的那個一個遺蹟

但是

慢慢受漢文化影響

它就會有香爐出現

後來有可能演變成石頭公

再往前行,

遠處一棵大樹下擺著三塊大石頭,

看似簡單,

實則為龜崙社人祭拜祖靈的神聖之地!

[專訪]桃園市文化創意觀光發展協會

            創會長李永進

龜山有一兩百年的人文歷史

因為我們龜山有一個三級古蹟

嶺頂觀音廟是在

1762年

那時候就有了

我想說把我們這一塊土地

應該有的文化呈現給後代的人去傳承

經過數百年來的涵化,

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

雖然都已與漢人無異的龜崙社人,

仍希望藉著尋根的過程中,

認識並尋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8

加入時間: 2023.11.15

雨田貞

加入時間: 2023.11.15
33則報導
33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33

多元運動舞出健康 自信 笑容的美好時光

2024-06-19
瀏覽:
2,314
推:
5
回應:
0
1:51

蔬食 舒食 食出健康友善的永續環境

2024-06-18
瀏覽:
2,382
推:
10
回應:
0
1:34

桃園閩南文化節_母娘護佑桃園幸福城

2024-06-13
瀏覽:
3,569
推:
5
回應:
0
1:32

無極慈聖宮 移宮弘教十年慶

2024-06-11
瀏覽:
3,971
推:
15
回應:
0
1:31

天助自助的辣個龍昇村

2024-06-06
瀏覽:
4,179
推:
4
回應:
0
2:18

傳統戲曲的殿堂_台灣戲曲中心

2024-06-03
瀏覽:
3,221
推:
18
回應:
0
1:44

只要活化 老街可以不老

2024-05-24
瀏覽:
4,799
推:
18
回應:
0
2:00

用行動表達真愛母親_石頭里的真愛母親音樂會

2024-05-22
瀏覽:
3,723
推:
2
回應:
0
1:14

心若放下 歡樂自來_陽明山上樂逍遙

2024-05-16
瀏覽:
3,046
推:
2
回應:
0
1:43

桃園軌道願景館中展望 三心六線 美好正實現

2024-05-14
瀏覽:
4,184
推:
20
回應:
0

根在 故我在_從走讀中略窺龜山龜崙社ㄧ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92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92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