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青年深耕在地 為農村注入新活力

This is a modal window.
返鄉青年深耕在地 為農村注入新活力
宜蘭社區大學校長 林庭賢說: 希望說透過我們的鏡頭能夠記錄下來,這個地方農村的比較原始的一個樣貌,同時也可以記錄起生活在這裡的人,甚至有一群年輕人,他們希望把推展友善耕作的這個事情這樣倡議啊,透過大家的鏡頭傳遞給更多的人。


2024年第一場Try拍+ ,來到宜蘭員山鄉的內城社區,這是個以農為主的村落,保留了完整的農村田野景觀。親身實踐青年返鄉的賴志政,和夥伴共同創立了內城生態學校,希望透過朝向環境友善、生態導覽及食農教育的方式,讓內城社區找到屬於自己的特色。


內城生態學校 賴志政說: 從食農教育也好,或者是從環境教育也好,或是我比較自己專業的是從戶外去探索的這樣戶外探索教育,或是體驗教育,讓大家知道認識有這塊土地,然後有這樣的生態,其實是靠眾人的,ㄧ群夥伴或ㄧ群在地的力量,才有辦法這樣的生態維持,甚至把這樣子好的農產品或是優質的東西把它推廣出去,所以我們會用農產品當媒介,讓大家來認識這塊土地。


台灣農村人口老化嚴重,近年來青年陸續返鄉,除了可以更認識家鄉這片土地,也為農村帶來截然不同的新風貌,期盼各相關單位能給予返鄉青年更多的輔導協助,讓這些青年能在農村發光,為農村注入更多的活力與希望。


八十佃穀倉返鄉青農 李玉菁說: 其實我是選擇回鄉務農之後,我才真正開始認識我的家鄉,包括我家鄉的地理環境 風土民情,還有祖先們走過的這些痕跡,才讓我更認識這塊土地,我回鄉是從務農的這個角度,再從頭認識家鄉的一切人事物。我會鼓勵如果也有心想要返鄉的朋友們,可以選定不管你的喜好是什麼,做歌 還是文化方面的,還是勞動方面的,還是任何的特色產業上,我覺得這個都是很好的切點。


公民記者 小柚子 宜蘭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