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別再叫里長伯!里長年輕化 基層選舉大車拚

2022/10/16 20:00
5,04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NS:吳庭岳拜票

      標1:青年望從政 里長選舉年輕化

      OS:一個人從白天走到黑夜,這是基層選舉的拜票日常,那大眾印象中的村里長又是幾歲呢

       

      BITE:

      民眾

      (印象中)里長年紀大概是

      40到60歲之間吧

      5 60(歲)

       

      OS:

      不過,里長可不只有阿伯阿姊

      CGIN

      根據中選會資料,近兩屆村里長選舉,23歲到39歲的參選人數多超過一百人,平均年齡,經過四年,只有成長一歲,代表村里長的選舉正在年輕化

      CGOUT

       

      BITE: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王業立

      從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之後

      很多年輕人開始對於公共事務

      開始有了高度的興趣

       

      NS:江承翰造勢

       

      OS:

      像是畫面中高喊凍蒜的江承翰,只有23歲,才剛滿被選舉人年齡,就投入里長選戰

       

      BITE:

      新北市瑞芳區龍興里參選人 江承翰

      我希望可以傳承爺爺

      (為社區服務)的精神啦還有熱血

       

      標2:盼實踐理想 繁忙事務成考驗

       

      NS:

      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里長 郭書成

      就是這一整段(路)

       

      OS:

      道路坑坑巴巴,里長也要使命必達

      但是面對瑣碎的工作項目,可能會消磨青年的理想抱負

       

      BITE:

      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里長 郭書成

      百分之九十都是在做里民的陳情

      比較少時間可以做長遠的

      社區規劃的東西

       

      標3:青年盼合作 兼顧服務與理想

       

      OS:

      里長指揮,里民幫忙,從熱心的民眾到鄰長都可以變成服務社區的好夥伴。

       

      BITE:

      新北市淡水區崁頂里里長參選人 吳庭岳

      里長如果在推派鄰長的時候

      他可以去找一些真正有公共服務動機的(鄰長)

       

      OS:

      當選後,如何在日常問題和政見取得平衡,將是青年里長的一大考驗。

       

      記者 陳盈臻 劉庭宇 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1:14
      ▶︎ 01:40
      ▶︎ 02:45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