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衛生所大改造 彈性因應各種需求

2022/09/18 20:00
4,73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李佳芸、陳文亭/新北市報導】全台衛生所的通病為各類疫苗、疾病知識海報貼滿佈告欄,顯得繁雜而無重點,且內部擺設許多不必要的物品阻礙動線,服務動線不友善。針對這些問題改造重點側重於空間的安排,並透過重新改良動線、使用流動式和懸掛式指標牌的方式,讓民眾可以清楚看懂標示,衛生所也能根據需要隨時改動標示牌的擺放,增加機動性。台灣設計研究院和新北市衛生局合作推行「衛生所再造計畫」,由「坐設計」和「選選研」兩個設計團隊負責翻新汐止衛生所與鶯歌衛生所,作為示範參考。

照片

↑翻新後的汐止衛生所。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參加社研院「衛生所再設計」計畫 改造老舊衛生所

台灣設計研究院發現,衛生所內部服務動線迂迴,民眾常常找不到服務櫃檯或是業務辦理窗口而在衛生所遊走,衛生所須提供多項業務辦理,以滿足民眾公衛需求,如預防針施打、門診、健檢等等,但不同資訊的海報張貼在一塊、指標不清,醫療相關資訊量過於繁雜,必須仰賴工作人員的指引。因此台灣設計研究院提出「衛生所再設計」計畫,透過「改造模組」提升各地衛生所一致性,並由「坐設計」和「選選研」兩個設計團隊個別負責空間和視覺規劃,進行籌組翻新。

「坐設計」事務所以建築室內整合個案、住宅設計為主,創辦人陳羿冲大學時就讀建築系,而後前往日本安藤忠雄建築事務所實習,目前同時主持台港兩地事務所。他在訪談中提到:「提升整體民眾生活美學最好的方式,就是由下一代會接觸到的公共空間來做改變。」所以才會接下由社研院提出公衛空間改造的專案,藉由融入社會設計來實際翻新衛生所的方式,解決民眾對公共空間標示不清、空間老舊的困擾。「衛生所再設計」計畫也在二〇二一年受到金點設計獎評審好評,榮獲社會設計年度特別獎。

汐止衛生所的變身

陳羿冲在計畫開始前田野調查過兩次,後來更在設計過程實地探訪五次,了解到目前衛生所面臨的問題,他說:「現今衛生所最大的問題就是建築老舊和醫療資訊量過於繁雜,場域分佈、服務動線不明確。」

衛生所場域提供多項服務像是施打預防針、健檢、門診諮詢等等,且為了因應各種臨時場景,例如流感季節的人潮、疫情下的政策更新,有限的場域必須有多變的用途。但老舊衛生所多項服務皆在同一場域,區分模糊,標示也不清楚,許多醫療海報、路標充滿在指示牌和公告欄上,過多資訊混在一起民眾反而不易快速找到臨辦櫃檯,整體動線不明確。而「坐設計」主要負責計畫中空間規劃的部分,將零碎的空間配置改為系統性、機動性的場域分配,並且改善服務動向節省不必要的人力浪費。翻新後的衛生所採用高齡友善、容易搬運的活動桌椅,建立可拆組的模組系統,可以隨時移動桌椅的擺放,配合衛生政策隨時改變場域使用。

汐止衛生所的再設計,採用暖白色牆面、大地色系地板,且內部裝修使的油漆及美耐板皆為環保材質,在視覺引導上,為方便民眾辨識,他們重新爬梳、彙整並簡化資訊內容,將原本龐雜的醫療資訊像是貼滿各類疫苗的佈告欄、問診時間表簡化成方便拆遷的流動式資訊指標牌及「懸掛式」的指標模組。在改造汐止衛生所時就在看診流程上標明抽號、填表、掛號分別要到哪邊辦理,並透過清楚顯目的告示牌,讓民眾可以快速找到號碼機、填寫區、掛號台去臨辦流程。且衛生所也可以根據當下辦理的業務像是健檢、預防針施打,來更換場域佈置和標示牌擺放,增加機動性。

溝通增加改造實施效率

全台共有三百多家衛生所,陳羿冲說:「衛生所最大的問題是進去之後卻很難知道這是什麼空間。」空間定位不明、找不到辦理業務櫃檯等等問題,讓他接下這個新北市衛生局和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的「衛生所再造計畫」,將第一步改造的汐止和鶯歌衛生所當作典範,讓各鄉鎮衛生所去參考執行,增加衛生所統一性,民眾也可以對衛生所這個空間有更明確的解讀。

在改造過程中,陳羿冲提到花費最多時間成本在「溝通」,因為社研院代表使用方立場,必須督促預算的控制、色彩搭配、建材的選用。像是此翻新會當作「示範設計說明書」讓各衛生所依不同的需求去做改造,但不同的衛生所因地區性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問題,若在範本的翻新花費過高成本,後續各衛生所根據此範例去改造時的功效可能因預算不足而大打折扣,因此從源頭開始就必須控管預算,讓這個計畫可以成功套用在各衛生所。

衛生所裡的民眾大多是有醫療需求,或是須定期回診的銀髮族、慢性病患者,所以衛生所改用暖白色的牆面和大地色的地板,給人穩定、溫暖的感覺,改善衛生所既定的嚴肅印象,讓全台衛生所可以增加統一性,且在建材的選擇也是以身作則採用環保材質,呼籲環保愛地球。所以即使社研院很尊重設計團隊的想法和構思,基於身為實踐和把關者的角度,仍有許多細節需要密切討論,希望讓成品更精緻,在設計執行上可以有更明顯的成效。

陳羿冲也提到設計上最大的困難,在於與衛生所溝通如何活用改造後的空間,不僅僅是美化外觀,而是實際改良動線的安排、製作清楚可移動式的指標牌,並將桌椅改成加裝輪子的機動性模組桌椅,可以根據桌椅擺放位置的不同有更多種用途,讓有限空間去彈性使用。

未來展望

衛生所改造前後最大差異在於,視覺清晰度和整體空間感的舒適度和動線安排的改善,民眾在實際使用改造的衛生所後的回饋也都是正面的。目前新北市已在二〇二一年初完成汐止、鶯歌衛生所的改造,陳羿冲說:「坐設計將衛生所的空間規範和指標統整出來後,會由社研院針對需要翻新的衛生提供資訊和模組系統讓其自行去採購進行改造。」他們將此改造作為範例,後期依照實際使用經驗和各地區的經費預算和需求,去採購模組桌椅和改造內裝。比起一次一間衛生所的改造,秉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方式,將「示範設計說明書」交給各衛生所自行改革,大量更新下才能真正達到推廣之目的。

陳羿冲相信透過社會設計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且透露日後不排斥參與公共設施翻新專案的可能性。他認為像捷運站、火車站這些公共空間是人們常接觸、停留的地方,使用頻率和程度都很高,因此可以將一些細節和問題,像是廁所的數量、垃圾桶、加值機、服務台等等的擺設都可以去做改良、優化,提升居民的使用品質。

採訪側記

原先以為只是普通的翻新衛生所而已,但融入社會設計的重整讓原本老舊的衛生所煥然一新,且將標示、動線化繁為簡,讓民眾更清楚的閱讀。整體空間改用暖色系牆面,加上大地色系地板鋪設,內部桌椅改用高齡友善且容易搬運桌椅為主,隨時可以依照空間用途轉換而移動,貼合居民需要。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