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文化轉型 劇場演出結合3D動畫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賴旻旻、施芸/高雄市報導】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團長陳皇寶,七歲學會操偶,十七歲會寫劇本,二十二歲放棄進入職棒機會,全心投入布袋戲劇團。為了推廣布袋戲,他將傳統野台戲轉型,推行至室內劇場,也結合了3D動畫、聲光效果,讓觀眾耳目一下。他也將布袋戲結合台語教學推入校園,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這項傳統文化。

職棒和劇團的抉擇

陳皇寶是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團長,金鷹閣是高雄在地劇團,於一九七〇年創立至今,陳皇寶是第三代團長,第一代創辦是他的爺爺陳老笑,當時名為金鷹閣掌中班,多為在戶外表演的野台戲;第二代團長是陳寶皇的爸爸陳錦海,更名為金鷹閣掌中劇團;第三代由陳皇寶接手後,由於科技的改變、電視的興起,陳皇寶便將原本約四十公分的金光戲偶加大為六十公分,方便在電視上面演出,並正式更名為「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

↑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第三代團長陳皇寶。攝影/施芸

陳皇寶在接任劇團前,其實是名棒球選手,當時甚至已經有職棒球團的球探看上他,並且都擬定合約了,陳寶皇在自己的興趣中與家族的事業中掙扎,最後因為父親的一句「棒球可能不缺你一個,但是我們劇團缺你一個」毅然決然放棄了成為職棒選手的機會,全心全意投入劇團工作,為了發揚布袋戲,他也將布袋戲搬入室內劇場並且加入現代科技元素。

↑團長陳皇寶示範木偶操控。攝影/施芸

獨特變臉戲偶及3D動畫

在二〇〇二年,陳皇寶有了想轉型的念頭,當時他看了一綜藝節目,演出了一齣變臉表演,於是他就想,變臉是不是也能運用到木偶身上,成為布袋戲表演的亮點,不過變臉表演方法其實是不外傳的,於是他就將變臉的片段錄下,反覆觀看後,自己去研究變臉表演的原理,設計出了獨特可以變臉的木偶,並將其搬到布袋戲的舞台上,變臉木偶有分為女旦及武旦,依據不同劇本,在服裝上變化以刻畫角色,後來也受到宜蘭傳藝中心的青睞,邀請他們過去駐園表演一個月。

除了變臉外,陳寶皇也將動畫運用到了布袋戲上,一開始他將布袋戲推入劇場後,他發現劇場跟傳統戶外的野台戲不一樣,室內的表演空間大很多,布景變成了一個難題,於是他便想可以用投影的方式來輔助背景,於是就先有了2D投影技術融入表演中,再後來陳寶皇從周杰倫的演唱會中,也得到了3D動畫的靈感。

以金鷹閣經典大戲《玉筆鈴聲之魔鬼空門》為例,二〇〇九年時,陳皇寶和其團隊,就利用2D投影去切換不同的佈景,以影像去襯托不同的場景,到了二〇一二年,金鷹閣升級推出《玉筆鈴聲之魔鬼空門》魔幻3D版,利用3D浮空螢幕前後投影各種特效,像是打鬥時的武器飛箭,讓觀眾更能沉浸在劇情之中。

一開始他們都是請外面的廠商製作動畫,但成本過高,後來陳寶皇就和團隊努力研究,自己設計演出的動畫,像是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劇本中,他們會去模擬觀眾的視角,金箍棒怎樣移動才會像是被拿出來的樣子,演出的動畫都是由團隊內自己設計,為此陳皇寶砸下了二十多萬添購硬體設備。首先團長陳皇寶會提出構想,再由他女兒及團隊小編用電腦畫出,從設計到繪製,都是金鷹閣團隊獨立完成,因此3D動畫也是金鷹閣的一大特色。

↑金鷹閣布袋戲在室內劇場演出,搭配3D投影背景。圖片提供/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

布袋戲結合台語推廣至校園

除了劇團的演出外,陳寶皇還嘗試著將布袋戲推廣至校園,布袋戲除了本身既有的藝術文化價值外,用台語演出也是一大特色。在二〇〇六年金鷹閣獲得高雄市文化局傑出演藝團隊後,便透由文化局轉介教育局,向地方學校推薦,陳皇寶認為如果要學校單獨創一個布袋戲社團,比較不容易,於是他將語言及布袋戲結合推廣至校園。課程安排方面,他會找一些代表性的節目,如西遊記,讓學生用布袋戲去演,因為布袋戲本身是用台語去演,而且分有生、旦、淨、末、丑等角色,每個角色的語調和聲線都不一樣,所以當學生在演的過程時,可以從口白中學習到台語,肢體上又可以操控木偶,將布袋戲和語言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本土語言中又可以認識到布袋戲,進而推廣這項文化。

↑陳皇寶至校園推廣布袋戲。圖片提供/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

推行室內劇場 經營社群平台

室內劇場布袋戲的表演,都是一場表演完整演出一個故事,不像傳統野台戲會一集一集,如連續劇般演出,欣賞室內劇場表演就像欣賞一部電影一樣,是單元劇完整有頭有尾的劇本。二〇〇七年,金鷹閣首度進入室內劇場演出,在高雄文化中心的至德堂,與薪傳打擊樂團合作,演出西洋布袋戲音樂劇《當卡們遇見士兵》,以西洋音樂結合傳統布袋戲,陳皇寶表示,當時相當流行跨領域的演出,因此和薪傳合作,由薪傳演奏音樂卡門,而布袋戲則是用台語搭配中文的口白進行演出。而這次的演出也是金鷹閣的一大突破,劇中要求布袋戲偶要有更細膩的動作,像是拉小提琴;在服裝方面為了讓戲偶呈現西方文化,因此陳皇寶也設計了士兵服飾、蓬蓬裙等,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體驗。

陳皇寶表示,希望能讓觀眾對於布袋戲有「使用者付費」的想法,打破以前野台戲的傳統,在廟口外經過就可以觀看,將布袋戲帶入室內劇場,可以像歌仔戲一樣售票演出,這也是目前劇團持續努力的目標。

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相當重視網路社群的經營,舉凡Facebook、Youtube、Instagram、Twitter、Line,都能看見他們的帳號,負責經營社群的是金鷹閣的行政助理劉敬恩,他從小就是金鷹閣的戲迷,在美術系畢業後,便來到金鷹閣團隊。在金鷹閣的貼文中,不乏一些結合時事的創意文案,劉敬恩表示團長陳皇寶給他很大的空間,讓他在設計上自由發揮,許多創意點子都是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布袋戲,藉此推廣及保存布袋戲文化。

採訪側記

這次採訪金鷹閣木偶劇團真的是個有趣的經驗,採訪結束後也體驗了操作木偶,木偶的身上的衣服非常華麗,訪談間得知原來是團長親手做的,手藝令人佩服,此外工作室內也擺放了了許多精緻的木偶。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6則報導
2,261則影音
70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1,307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3,300
推:
1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2,913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5,727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6,953
推:
1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283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7,988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2,830
推:
2
回應:
0
3:11

戲劇治療 接住高危家庭的少年

2024-02-21
瀏覽:
13,848
推:
3
回應:
0
2:04

開放市民種植的麗山農場 種出有機綠竹筍

2024-02-19
瀏覽:
8,183
推:
2
回應:
0

布袋戲文化轉型 劇場演出結合3D動畫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06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06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