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劇團在潮間帶起舞 帶觀眾擁抱生態
【記者陳宗瑋、劉漢東/新北市三峽區報導】一片寬廣的潮間帶上,天然竹結構搭建的舞台與觀眾席宛如海洋與陸地之間的橋樑,舞者們隨著低沉的潮水聲、鳥叫聲赤腳登場,他們的腳輕輕踩進濕潤的泥灘,動作富有節奏,模仿潮水的漲跌,他們雙臂向上揚起,身體向前傾斜,像潮水湧上岸邊;另一些舞者則慢慢蹲下,模仿潮水退回時的柔和流動。這是人劇團看見灘地計畫中的場景,他們希望藉由生態表演藝術,喚起人們對人與土地的關懷,從而啟動更深層的生命探索與社會參與。
蔡旻霓是人劇團的創辦人,同時也是劇團導演,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COVID-19疫情期間,她目睹醫護人員身處第一線,直接面對疫情,拯救生命,這讓她開始反思表演藝術工作者在社會危機中能夠做些什麼,過去他的創作多在劇場內進行,觀眾互動受限於空間,但疫情封鎖讓她意識到,劇場藝術應突破空間限制,她指出:「我們還在等人來劇場嗎?還是應該主動走進人群,甚至帶來實質幫助?」這促使她轉向更具社會功能性的應用劇場,應用劇場最顯著的特點是突破傳統劇場空間限制,能在學校、社區、醫院等各種場所展演,讓戲劇藝術得以深入社會各個角落,而劇團代表作之一的《看見灘地》計畫則深入到彰化芳苑社區,親身走訪芳苑潮間帶這片自然環境。
《看見灘地》計畫的緣起
隨著經濟發展,沿海地區面臨工業開發、填海造陸等威脅,導致攤地縮減、生物多樣性減少,人類活動帶來的污染,特別是塑膠垃圾與重金屬,嚴重影響台灣各個攤地的生態平衡,氣候變遷則導致海平面上升,攤地逐漸消失。
2021年人劇團為了詮釋自然環境與人類生命的連結,選上了彰化芳苑潮間帶進行田野調查,探索當地獨特的生態與歷史背景,劇團選擇潮間帶作為主要場域,因為潮間帶是海洋與陸地交會之處,生態系統易受氣候變遷、海洋污染等影響,象徵人類與自然共存的動態關係,而在地居民的生活形態、傳統漁業文化與當地生態環境間的張力,則成為劇團創作靈感的起點,他們透過長期田野踏查與實地研究,與芳苑在地居民共同進行集體即興創作,收集當地音樂、漁歌、口說文學及傳統,搬演屬於芳苑的故事,《看見灘地》蘊含著芳苑人的悲歡離合,從人與海的連結,展現地方的歷史深度與文化特質。
劇中村長國豪召集村民開會討論光電計劃,在這個年輕人外流、農地逐漸荒廢的村落裡,能源公司提出的計劃彷彿為村子帶來一線生機,支持者阿美率先發言,她認為與其讓土地閒置,不如善用這個增加收入的機會,而年長的阿福嬸卻道出了長者的憂慮,她擔心光電板的設置會永久破壞土地的可耕性,這反映了台灣鄉村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在傳統與現代、經濟與環保之間尋求平衡點的困境與矛盾。
《看見灘地》在創作過程中,劇團還融入了生態劇場的理念,不同於傳統劇場,生態劇場的核心在於改變人類中心的視角,從其他生物的觀點探索環境,例如,劇團嘗試以彈塗魚或螃蟹的視角作為創作切入點,讓觀眾跳脫人類思維框架,更深刻地理解自然運作與生態平衡,像是在彈塗魚的段落中,舞者採用低伏的姿態,模仿彈塗魚在泥灘上滑行、跳躍的姿態。透過流暢的舞蹈動作,展現這種獨特生物在水陸之間自在游移的生存智慧,同時也暗示了牠們面對環境變遷時的無奈與調適。
而且劇團還將劇場設計與場域結合,直接以潮間帶沙地為舞台,三面式觀眾席提供了潮間帶的廣闊全景,自然光影與雲層變化則成為天然的舞台燈光與布景,營造出其他劇場無法模仿的獨特美感。
看見灘地:《芳苑,我們的故鄉》
劇團於2024年推出續作《芳苑,我們的故鄉二部曲》,進一步探討在地知識與歷史文物,透過藝術形式轉化居民的生活記憶。創作過程中,劇團挖掘了許多感人的生命故事,展現當地人與自然共存的脆弱與力量,劇中人物秀秀姐分享了她成長過程中對柯農生活的矛盾情感,童年的記憶裡,永遠縈繞著清晨的忙碌,當其他孩子還在溫暖的被窩中,秀秀就得起床處理蚵仔,暑假對其他孩子來說是歡樂的日子,對秀秀而言卻是另一段沒日沒夜與蚵仔相伴的時光,不過在這些勞動的日子裡,唯一讓她感到開心的,就是能跟著家裡的小黃海牛一起去海邊載運父親撿來的蚵,正是這樣的成長經歷,造就了秀秀堅定的性格,當村裡討論光電計畫時,她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反對,在她眼中,這片土地不僅僅是討生活的場所,更承載著無數漁民家庭的故事與記憶,這些故事為作品注入複雜的情感層次。
劇場的目標是讓觀眾不僅觀看演出,更通過沉浸式體驗與自然建立深層連結。觀眾可以選擇搭車或徒步進入潮間帶,感受這片土地的魅力。演出後,劇團還帶領觀眾參與活動,如學習蚵農的工作方式,進一步深化對環境的認識與互動。
人劇團的作品實踐與挑戰
人劇團的表演實踐展現了藝術創作與社區合作的深度融合,2023年,劇團在芳苑潮間帶進行首次演出《芳苑,我們的故鄉》,2024年則參與彰化劇場藝術節,並舉辦破豆藝術季,他們的創作不僅屬於專業表演者,也融入了社區居民的參與,讓表演成為文化平權的實踐,這種形式讓藝術更貼近民眾,將社區空間轉化為多元文化表達的平台。
劇團以藝術為媒介,通過潮間帶演出引領觀眾走進自然,喚起環保意識。他們與居民共同探索永續發展,倡導不掠奪自然的生活方式,並促使人們重新認識地方資源與文化,而2024年破豆藝術季活動吸引了外界對芳苑的關注,透過破豆比賽(剝花生)吸引大批社區民眾與遊客參與,參賽者需在限時3分鐘內徒手剝花生,以剝下的花生重量決勝負,每組由4到6人組成,共同體驗農家破豆文化的挑戰與樂趣,隨著哨音響起,參賽者專注迅速的動作與反應,詮釋了破豆的精湛技藝,整個活動不僅促進了地方的凝聚力,也讓更多人了解了芳苑的農業文化,是對芳苑傳統農業技藝的致敬。
劇團在實現這些影響的過程中,面臨諸多技術與社區合作的挑戰,例如:潮間帶演出的搭建需精準計算潮汐,並兼顧自然環境保護,他們採用傳統竹材的柯棚技術,在舞台穩定性與環保之間找到平衡,針對高鹽分環境對設備造成的損耗,劇團則不斷改進設施方案並縮短施工時間,以降低設備損壞風險。
然而,劇團需要在社區內凝聚共識,因芳苑地處彰化西部濱海,不僅以漁業和水產養殖聞名,農業也同樣發達,尤其是花生成為當地最重要的雜糧特產,許多家庭依賴種植花生維持生計,花生因此深深融入了芳苑人的生活記憶,所以他們通過共創的方式舉辦藝術季,讓更多人理解並參與文化傳承與永續發展的實踐。
從永續實踐到社會關懷——人劇團核心價值的延續
人劇團以永續發展與社區參與為核心,展現了藝術實踐的可能性,而面對未來,他們的目標不僅延續環境保護的行動,還將觸及更多社會議題。例如,2025年,劇團將與兩廳院合作,推出一場以失智議題為主題的遊走式演出《夜路,不怕黑》,此計畫源於劇團對超高齡社會現象的關注,希望透過劇場藝術,探討失智症與長者生活相關的議題,並為此尋找創新的表達與解決方式。
此外,蔡旻霓表示,劇團在新北市三峽立案,起初只是行政程序,但這片土地早已成為劇團的根據地,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在此進行創作與排練。所以劇團計劃持續深耕三峽這片土地,將此據點轉化為社區的文化凝聚中心,他們已開始為長者開設固定課程,並利用戲劇的方式,促進親子共同參與與對話,增進家庭連結。他們希望透過這些扎根的行動,實現「為生命現場帶來更多創意與影響力」的目標。
未來,劇團還計劃與自然場域中的社區交流經驗,例如將潮間帶的劇場模式推廣到其他社區,探索更多可能的合作形式。他們的核心價值——以藝術為基礎,關注人與社會的深層連結,將持續驅動著他們在文化創新與公共議題中的實踐,成為改變社會的重要力量。
採訪側記:
人劇團導演兼創辦人蔡旻霓,將劇場帶入社會,探索更具深度的生命教育與社會關懷,在採訪的過程中,可以感受的到創辦人對生態環境等公益活動的投入以及熱忱,是一個非常難忘的採訪體驗。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