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裝皇后Ian 把神話和現代舞融入表演
【記者梁程穎、許幸瑜/台北市士林區報導】24歲的Ian,從設計師到變裝皇后,走出一條獨特的藝術路。這位北藝大劇場設計系畢業生,不追隨主流,而是用自己的創意語彙重新詮釋變裝藝術。從大學時期畢展詮釋童年傷痕與自我性別認同的旅程 ,到如今在亞太藝術節把亞洲神明——關公、觀音等故事打造成變裝主題結合現代舞團一同表演,Ian正用他的專業與熱情,為台灣變裝文化注入新活力。
從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畢業的Ian,在大學期間主修劇場設計的分支——服裝設計,在大四準備畢業製作的時候,希望做出有別傳統的服裝設計,希望能夠呈現不一樣且有趣的作品,因此選擇以變裝文化為主題做一個展演,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Ian在變裝皇后的領域有了更多的接觸。
Ian曾經以變裝皇后表演者的身分參加了由同志酒吧Loker Room所舉辦的「皇后更衣室All Start 全明星賽」,在比賽時選擇了較為抒情的「紅粉佳人——說好的我們呢?」這首歌作為參賽歌曲,讓他在其他選手都選擇快節奏的歌曲時脫穎而出,獲得了第一名。除此之外,Ian也曾經與現代舞團合作,並擔任造型師負責幫他們設計成變裝皇后的樣貌,讓現代舞團與變裝文化做一個不同風格的結合。
變裝表演源自16世紀末莎士比亞時代男演員扮演女性角色,這種表演形式突破性別界限,展現獨特創意。在台灣,從1960年代凌波的反串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到1990年代蔡頭的「紅頂藝人」歌舞團——他們主要是以男性反串女性的表演模式,在台灣曾紅極一時。不僅在國內造成轟動,更在國際選美賽事中嶄露頭角。和簡志澄的「白雪綜藝.劇團」——該劇團以反串精神為主軸,經常改編現代戲劇與傳統戲劇文本,夾雜歌舞劇與歌舞秀形式而成的舞台劇。甚至受邀在李登輝總統就職晚會演出。變裝文化逐漸蓬勃發展。2000年代後,隨著同志運動興起,變裝文化更成為性別平權的重要表現形式。
從劇場到舞台:一位新銳變裝藝術家的誕生
「我接觸到變裝大概是剛上大學的時候,」Ian回憶道,「那時候和室友一起在宿舍看美國的《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實境秀,該實境秀記錄了魯保羅尋找「美國下一個變裝巨星」的過程。魯保羅在這個系列賽中扮演主持人、導師和首席評審的角色,參賽者每週都會面臨不同的挑戰。Ian起初只是覺得好看。
然而,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大三,當Ian選擇主修服裝設計時。「我們服裝組要辦一場總秀,我一直在猶豫要做什麼,」Ian解釋道,「以我們那時候大三的功力,沒辦法做出真的很厲害的衣服。我就在想,要從什麼角度切入,才能做出我真正想做的有趣衣服。」
靈感閃現,Ian決定嘗試變裝設計。「我想,不如我就做變裝,把男生變成女生的樣子,然後去做變裝誇張化。這也很符合劇場的角色性,」Ian說。他找來大一時期的男室友當模特兒,開始了他的變裝實驗。「我就開始幫他做衣服、弄假髮、學化妝。那時候的技術還沒有很成熟,也不太會化妝,都是看網路上的影片自己學。」
這次經驗開啟了Ian的變裝世界。「到了大四,我有更多空閒時間,就開始在宿舍嘗試幫自己化妝、變裝,甚至自己做衣服、弄假髮,」Ian回憶道,「最後,我的畢業製作是幫自己做一個變裝的展演。那次才算是真正意義上能夠從零開始幫自己變裝。」
這段經歷不僅開啟了Ian的變裝生涯,更為他日後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從最初對變裝的好奇,到親身實踐在他的畢業製作變裝展演,畢業製作則是他的童年與家庭為發想去執行變裝,透過敢曝風格—— Camp 敢曝是一種從同志文化延伸出的美學風格,強調以誇張、獨特且華麗的方式呈現生活,將嚴肅轉化為戲劇性的表演。它追求將平凡事物轉換成非原始的姿態,在有意識的浮誇中融入幽默與天真,詮釋童年傷痕與自我性別認同的旅程,以鮮豔色彩展現多面向的自己。再到將其融入他現在的攝影工作專業,像是變裝皇后表演所需道具很多,也需要很多色彩搭配和創意,他將這樣的創意去執行在客戶拍攝時的構圖及發想。Ian的變裝之路展現了他對藝術的熱情和創新精神。這種從學習到實踐、從模仿到創新的過程,正是Ian成為一位新銳變裝藝術家的縮影。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開創變裝新風貌
Ian的創新不僅體現在表演風格上,更反映在他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合上。受到知名變裝皇后尼菲亞的啟發,Ian開始思考如何將台灣本土文化元素融入變裝藝術中。「妮菲亞做的變裝是結合亞洲傳統文化,就有影響到我,」Ian說,「可以把台灣的元素放進變裝裡面,它會變出一個新的樣子。」這種創新精神在Ian最近參與的一個跨界合作項目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亞太傳統藝術節中,Ian與現代舞者和泰國傳統舞蹈團合作,將變裝元素與傳統漢族神明故事相結合,像是觀音、關公等等,創造出一場前所未有的表演。「我們把傳統的東西和變裝放在一起,」Ian描述道,「你會發現觀眾的反應很不一樣,很有趣。」
十月初期在宜蘭傳統藝術中心舉行的亞太傳統藝術節的「諸神的聚會」由驫舞劇場藝術總監陳武康擔任總導演,以印度光明節做為創作的靈感發想,打造來自亞洲各地神祇的眾神慶典。他在今年初對變裝產生了興趣,並通過Ian的北藝老師聯繫到了Ian。
「這位舞者老師想要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Ian解釋道,「現代舞和傳統戲曲的東西大家都做過了,所以他想要加入變裝元素,讓整個表演變得與眾不同。」
這場名為「諸神的聚會」的表演融合了現代舞、變裝藝術和傳統神話故事。三位現代舞舞者和三位變裝皇后各自選擇了一個傳統神話或民間故事中的神明角色,如觀音、媽祖或關聖帝君,並探索這些角色與自身的關係。
「比如說,關聖帝君本來就是關照大家的角色。」Ian舉例說,「但如果回歸到變裝的角度,我們可能會將其詮釋為關愛自己。我們就基於這層關係去做造型和表演的發想。」
為了這次表演,參與者還特別創作了原創歌曲,並錄製音樂來配合對嘴表演。Ian負責指導現代舞舞者進行化妝。
最令Ian印象深刻的是,這場表演還加入了泰國皮歇.克朗淳舞團的演出。「他們表演的是泰國傳統的神話故事,也會戴面具」Ian說,「我們把他們的表演和變裝放在同一個舞台上,產生了有趣的對比。當傳統表演進行時,觀眾都很正經地觀看,但當現代舞者和變裝皇后出場時,整個氛圍就變得輕鬆活潑起來。」
這種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神聖與世俗的碰撞,不僅展現了變裝藝術的包容性和創新性,也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Ian認為,這種跨界合作為台灣的表演藝術開闢了新的可能性,也讓變裝藝術在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找到了新的生長點。
挑戰與展望:為台灣變裝文化注入新活力
然而,Ian的藝術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參加由locker room舉辦的變裝比賽「皇后更衣室」,「皇后更衣室」是台灣近年頗具規模的變裝比賽,2021至2023年已舉辦約莫十五場賽事,三年下來已促成近五十位新興皇后登台。22年參加比賽獲得冠軍後的他,他曾因服兵役而中斷演出,回歸後發現自己面臨新的變化。「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接到表演工作,」Ian坦言,「但現在我的心態變了,把變裝當成純創作,有想要做什麼表演、想要拍什麼東西,就透過變裝去做呈現。」以前的他可能會想要靠變裝增加表演機會和收入,但現在就只想做純粹的創作,展現他想展現的自我。
對於年輕的變裝表演者,Ian提出了中肯的建議:「現在剛出來的年輕人,都太急於去表現自己、模仿國外的皇后。但我覺得變裝有一件事情蠻重要的,是回歸在自己身上。」他強調,找到自己的變裝輪廓和風格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想要呈現的東西」是最重要的。
Ian相信台灣的變裝文化將繼續蓬勃發展,並對整個表演藝術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我覺得表演藝術產業會更多元,」他預測道,「表演的形式會更開放。變裝本身就是一個沒有框架的表演形式,它一定會影響其他領域,帶動表演藝術產業到一個不同的方向。」
採訪側記:
在台北藝術大學攻讀劇場設計時,Ian意外與變裝文化相遇。受到妮菲亞等變裝皇后的啟發,他開始探索台灣本土變裝文化的獨特,逐步發展出自己的藝術風格。
近期,Ian在亞太傳統藝術節上與泰國舞團及現代舞者合作,將變裝藝術與神話故事結合展現出令人驚艷的張力。為變裝藝術突破了傳統表演的界限,為舞台帶來無限可能。
Ian的作品展現出獨特的文化交融視角,像一座連接不同文化的橋樑,為台灣變裝文化開創新的可能性。透過創新與突破,他正為台灣表演藝術注入更多元的未來想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