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為母雞發聲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王慧婷、鄧孟泫/新北市報導】台灣每年飼養約四千兩百萬隻蛋雞,其中百分之九十的母雞終其一生都被關在格子籠裡,被視為「產蛋機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成立友善雞蛋聯盟和母雞工會,幫助蛋農轉型,遊說企業使用非籠飼雞蛋,推動政府修法,試圖改善台灣蛋雞的飼養狀況。


籠飼雞與放牧雞待遇大不同。製圖/鄧孟泫

一輩子被囚禁在A4大小格子籠里,被逼迫不斷下蛋的母雞。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淪為「產蛋機器」的格子籠母雞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成立於一九九九年,由前關懷生命協會秘書長朱增宏創立。致力推動人與動物、環境和諧共存,關注蛋雞處境和飼養問題已有十餘年。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寸舫筑說,籠飼雞問題普遍存在於全世界已久。來源於「視母雞為商品」的工業化集約式畜牧。為了大量生產雞蛋,在最小的空間,擠進最多隻母雞,而演變出的飼養方式。吃喝拉撒都在一張A4紙大小的格子籠裡,一輩子沒有踏上過地面,不能展翅梳理羽毛,無法做任何符合天性的自然行為,被迫不斷地下蛋,這就是台灣格子籠蛋雞的處境。此外,一旦母雞產蛋量下降,還會被禁食斷水,強迫換羽,以便繼續下蛋。

動福意識抬頭 推動非籠飼雞蛋

寸舫筑說,飼養母雞需要巢箱,提供牠們產蛋時安心隱蔽的環境;需要棲架,讓牠們符合習性站在高處,保護自己不被當成獵物,腳爪握著棲架也能強化骨骼;還需要洗沙浴,把身上的髒東西、油脂、寄生蟲等都洗掉,維持健康。狹小的格子籠連轉身的空間都沒有,讓母雞們互相踩踏,根本不可能滿足母雞的天性需求。

格子籠飼養不只罔顧母雞天性,漠視母雞動物權益與福利,還會引發食品安全、公共衛生、人畜共通疾病等問題。比如,為預防母雞生病而添加的各種抗生素和環境用藥(殺蟲劑等),會導致藥殘蛋和人類的各種慢性疾病。因此,國際間開始檢討和改善這樣不人道的飼養方式。二O一二年,歐盟已全面廢除格子籠,禁止歐盟各國使用格子籠飼養蛋雞,也引起了一波「廢籠浪潮」。藉著歐盟引領的「廢籠浪潮」,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開始發起倡議行動,遊說企業和政府,推動非籠飼飼養。

企業合作 解放蛋雞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希望合作大於行動,因為合作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寸舫筑說。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家樂福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二O一八年,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開始遊說接洽家樂福,告訴他們籠飼雞蛋的問題和非籠飼雞蛋的概念,而家樂福也積極回應合作。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協助下,家樂福制定轉型計畫,並在今年宣布,從二O二五年起,所有家樂福僅販售非籠飼雞蛋。

被當作動物看待,自由享受天性,是籠飼母雞一生的夢。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母雞工會 「和母雞一起飛」

近年來,有許多台灣企業開始採用非籠飼雞蛋,但是速食業的意願和進度一直很緩慢。二O二O年,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母雞工會」的概念,向漢堡王發起解放蛋雞行動,在社群上獲得不錯的支持和反響。寸舫筑說,母雞有基本的天性需要展現,基本動物福利要被保障,這和勞工成立工會、爭取權益是一樣的概念。既然動物沒有辦法說話,那她們就為母雞發聲抗議。

今年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主要行動,是發起「和母雞一起飛」行動。此前,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已經與速食業者溝通協調過多次未果。寸舫筑說:「我們不會完全沒有接觸或溝通,就攻擊一個品牌或者抗議他。」不論是企業還是政府,一定是溝通接觸過很多次,實在無法透過溝通解決,她們才會發起行動。

今年八月,母雞工會前往台灣四大速食業者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和摩斯漢堡門市門口,穿著母雞裝跳健康操,以有趣又不失力道的方式表達訴求,邀請企業提出使用非籠飼雞蛋承諾和制定期程,呼籲大家要讓母雞活得更健康快樂。在此行動下,漢堡王和肯德基回應,將在二O三O年前全面使用非籠飼雞蛋,然而,摩斯漢堡和麥當勞卻至今未有任何非籠飼雞蛋政策。

寸舫筑認為,以台灣非籠飼雞蛋的量能來說,要在二O二五年全面使用非籠飼雞蛋絕對達得到,而且漢堡王和肯德基在全球多數門市訂定的期程分別是二O二五年和二O二六年,他們在台灣的期程制定還是偏保守。她說,雖然沒有達到一百分,但只要企業有改善和轉型承諾,幾乎就算完成目標了。對於麥當勞和摩斯漢堡完全沒有任何改善政策,其實不意外,與他們接觸那麼久了,知道這將是個長期戰。她希望讓麥當勞和摩斯漢堡知道,她們從來沒有放棄,而且隨著其他速食業同業都已經改善,麥當勞和摩斯漢堡更應該做出改變,不要再一直裝傻、蒙混過關。

八月二十六日,母雞工會出任務,邀請四大速食業改用非籠飼雞蛋。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友善雞蛋聯盟 提升蛋雞動福標準

除了遊說企業,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一直與政府做法規方面的溝通,希望能推動政府制定法律制度層面的「廢除格子籠」禁令。寸舫筑說,如果沒有從背後做改革的話,進展會更慢,或者是沒有成效。

二O一六年,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推動下,農委會以較為寬鬆的動物福利標準,制定了「雞蛋友善生產定義與指南」。二O二O年,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繼續推動農委會修訂,提出多項修正建議,幫助與國際專業飼養標準接軌。雖然政府支持友善畜牧,但是作法趨於保守,這個法條只是鼓勵蛋農友善畜牧,不像很多國家是強迫性質。「韓國的每個經濟動物都有牠最低動物福利標準,而台灣是沒有的。」友善雞蛋聯盟執行秘書彭莉萍說,「最低的動物福利應該要被訂定,而且是強制性的。」

「雞蛋友善生產定義與指南」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蛋農要如何轉型,如何投入到友善畜牧的系統裡。「雞蛋友善生產定義與指南」只有平飼和放牧養雞的粗略規範,沒有實際投入生產系統的很多細節。因此,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協助想要改善飼養方式的蛋農轉型,在輔導蛋農的過程中,友善雞蛋聯盟漸漸成立,也制定了友善雞蛋聯盟的蛋雞動物福利標準。

高於政府的蛋雞福利標準

友善雞蛋聯盟的蛋雞動物福利標準參考國際規範,比台灣政府的標準更嚴謹、要求更高,包括飼養密度、棲架形式、墊料等細節。彭莉萍說:「我們希望政府至少要訂出最低的動物福利標準,那我們民間動物團體就持續地努力來提高動物福利。」比如,政府規定飼養密度為每平方公尺十隻,友善雞蛋聯盟規定的飼養密度則為每平方公尺九隻。

必須符合友善雞蛋聯盟的蛋雞動物福利標準(如飲水、食物、環境設備、放牧土地的管理、蛋雞健康管理、屠宰、運送)的牧場,才能加入友善雞蛋聯盟。友善雞蛋聯盟也作為一個蛋農和通路之間的公證第三方,每年都會稽查聯盟成員,如果通過稽查,牧場不用支付任何授權費就能使用友善雞蛋聯盟的認證標章。彭莉萍說,其實台灣已經有滿多蛋農開始投入友善飼養的行動。目前友善雞蛋聯盟的成員有四十多個大大小小的牧場,並且在持續增加中。

難以克服的消費者冷感

除了有的企業不理會倡議和呼籲外,消費者對於經濟動物處境的冷感也是推動非籠飼運動特別辛苦的原因。對於動保團體向企業施壓和抗議,民眾有時候會不理解和不支持。因為經濟動物的現況都被隱晦地遮蔽住,動物們可能被養在工廠、封閉的空間或者很鄉下的地方。經濟動物的處境蒙上了一層紗,消費者看不到,也無法想像。

彭莉萍說,在台灣,很多人不願意面對經濟動物的處境,也不太希望那層紗被揭開。消費者不知道吃下去的雞蛋和肉,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被飼養、運送和屠宰。當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那顆雞蛋就只是一個雞蛋,那塊肉只是一塊肉,不是一個動物,也不是一個生命,那麼這個生命如何被對待都不重要。

彭莉萍說,她們就是要把這片紗揭開,告訴消費者,那些生命值得更好的對待,透過要求生產者、販賣的通路、提供餐點的餐廳重視動物福利。自然而然,整個產業鏈就可以改變,動物的處境也可以被改變。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動物保護的內容和經濟動物的議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辦了台灣動物保護學院,舉辦課程,進行教育推廣。

除了舉辦課程,讓民眾更認識動物保護內容,瞭解經濟動物議題。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會透過合作企業做倡議。比如,合作企業家樂福就會在門市開設消費者講座,透過促銷活動介紹非籠飼雞蛋的產品和特色。另外,對企業施壓而舉行的記者會,也是一種透過輿論,把資訊傳播給消費者的方式。

民眾 企業 政府 三方需同時推進

推動動物福利是一個不斷提升和改變的過程,如果目前只能提升到某個階段,那就在改善了這個階段的處境後,再拉高標準往下一個階段。友善雞蛋聯盟的終極目標是讓台灣像歐盟一樣,制定「廢除格子籠」的條款。

要推動非籠飼和廢籠禁令,消費者、企業和政府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當市場往非籠飼傾斜時,才有機會撼動法規的改變。彭莉萍說:「我們現在做的這一切,都是對社會、企業和消費者溝通的過程,只有消費者跟企業在乎,生產者才會願意改變。」

在遊說政府修訂廢籠法時,政府往往會說消費者還沒有動福意識,或說市場不接受。寸舫筑說,「我們要同時督促市場,做消費者教育,又要督促政府。這三個力量都要一起往前,最後台灣才有可能廢籠。」

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友善雞蛋聯盟會持續積極地遊說大小企業,協助蛋農轉型邁向非籠飼,教育消費者認識動福概念。也希望消費者未來在購買雞蛋時,可以認明友善雞蛋聯盟的標章,幫助母雞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和母雞一起飛。

採訪側記

經濟動物的議題較少被大眾接觸和知曉,大部分人只顧大快朵頤,從未想過經濟動物是否被壓榨剝削、牠們的生存環境是否能發揮自然習性、前往屠宰場時被驅趕的心情、是否是接受人道屠宰。非常感動也很敬佩,有這樣一群人,堅持著讓所有生命都值得好的對待,二十幾年來一直重視動物權益,遊說倡議,為動物發聲。

延伸閱讀

食安問題不再有 苗栗農二代「蛋」生奇蹟

人道飼養不壓迫 有機農法來養雞

蛋求自然 找回記憶中一口咬下的原味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6則報導
2,261則影音
70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1,204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3,300
推:
1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2,913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5,696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6,953
推:
1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283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7,947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2,830
推:
2
回應:
0
3:11

戲劇治療 接住高危家庭的少年

2024-02-21
瀏覽:
13,848
推:
3
回應:
0
2:04

開放市民種植的麗山農場 種出有機綠竹筍

2024-02-19
瀏覽:
8,183
推:
2
回應:
0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為母雞發聲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00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00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